08.27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電視劇60講<<<

>>>第16集<<<

⬇️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https://v.qq.com/x/page/w0768m1tavu.html

下為文稿: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電視劇60講》,我是主講人李星文。

今天我要說的是一部28年前的電視劇。可能有人一聽這個久遠的年代,就要關閉頁面。請您稍安勿躁,雖然這部劇算得上年代久遠,但它和互聯網時代在精神趣味上十分投契。在網上發言,越是毒舌,聽的人越多。而這部電視劇和它依託的小說,堪稱是真正的毒舌,穿越了時光的毒舌。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沒錯,我說的是錢鍾書原著,黃蜀芹導演的電視劇《圍城》。《圍城》的敘事風格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刺破一切矯情和虛妄。這是錢鍾書年輕時代的風格,也是《圍城》經久不衰的緣由。這種風格啟發了80後的韓寒,在他的小說和電影處處可見相似的幽默和刻薄。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圍城》是在1990年播出的。那一年,我離開家鄉來北京上大學。那一年,社會上的“毛澤東熱”發展到了高潮。那一年,最具經典品質的電視劇有兩部,一部是創造了空前絕後收視率的《渴望》,一部是創造了“文人劇”典範的《圍城》。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十集的《圍城》,光劇本就準備了三年,實拍又花了三個多月。主要角色都做到了形似神似,演技上佳。配角也個個大有來頭,所謂72賢人共同鑄就了《圍城》。

《圍城》創作於1946年,小說中對四十年代的知識分子極盡諷刺漫畫式描寫。新中國成立以後,這部小說塵封30年,直到1980年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發行。隨著革命文學退潮,學者文學升溫,加上海外學者夏志清的鼎力推薦,這部小說逐漸被讀者認可、喜愛,掀起一股“《圍城》熱”。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在拍過電影《青春萬歲》《人·鬼·情》之後,導演黃蜀芹與《圍城》結緣。黃蜀芹回憶說:“當時我在陝北的延河邊上拍電影《童年的朋友》,編劇孫雄飛在上海給我打長途電話說,下一部我們來拍《圍城》好了。我電話裡說,啊,又是打仗的?他說,不是的,你趕緊去弄本小說來看看。我說好。”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黃蜀芹導演

當天因為天氣不好,攝製組沒出工。黃蜀芹就坐車跑到延安的新華書店,買了兩本《圍城》回來,躺在炕上看這本小說。她這才知道,這本書跟打仗毫無關係。可見,《圍城》當時並不廣為人知。

黃蜀芹是海派戲劇家黃佐臨的女兒。跟錢鍾書夫婦一樣,黃佐臨也有留學英國的經歷,回國以後的經歷跟《圍城》的描寫也有相似之處。更重要的是,兩家大有淵源,楊絳先生創作的第一部喜劇的上演,就是黃佐臨促成的。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黃佐臨先生

黃蜀芹看完書,有了自己的判斷:有的小說是不可拍的,但這本小說沒有不可拍。它的行動,它的語言,都是場面。就決定做。但是後來看到編劇已經開始寫的劇本,習慣性地往革命化上弄,有地下工作者了,她趕緊叫停,讓全按小說來。

1989年9月,導演黃蜀芹和編劇孫雄飛專程從上海趕到北京拜會錢鍾書。錢鍾書說,小說我是作者,電視劇你們是作者。等於是說,自由改編的授權給了劇組。在談到《圍城》主題時,楊絳寫下了一段話:“圍在城裡的想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後來,這段話被設計到片頭裡面,由畢克在每集開始前念一遍。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錢鍾書是大學者,寫小說只是副業。《圍城》不以故事見長,說起來就是一個失意“海歸”的流水帳。《圍城》裡方鴻漸和唐曉芙的戀情是真摯、美好的,但也是剋制、單薄的。《圍城》真正強悍的地方在於,錢鍾書把他的人生心得用很俏皮的方式寫進去了。錢鍾書具有“憤青”的氣質,他對醜陋的人物和現象是“零容忍”的。錢鍾書具有智者的洞察力和概括力,他能看穿世上的虛情假意、矯情誇飾、口蜜腹劍,然後非常生動幽默地寫出來。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對於《圍城》的改編,錢鍾書的立場是“不支持,不反對”,換句話說,就是“眼不見、心不煩”。黃蜀芹和兩位編劇最初打的也是大刀闊斧的主意,後來發現此路不通,又回到了忠於原著的路線。他們不再添油加醋,只是刪掉枝節,合併同類項,補足模糊地帶,就得到了一個被錢鍾書和楊絳認可的劇本。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劇本落定以後,就進入選角階段。黃蜀芹說,這部劇只有陳道明、英達、呂麗萍、李媛媛、史蘭芽這5個人經常出來,其他的人只有幾分鐘時間。我們一共才十集,有72個人物,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特點。上海人藝、上影、北京人藝的很多演技派,都在《圍城》裡演了小角色。

電視劇把小說的九章改為十集,幾乎用上了小說中的一切情節和人物,儘可能忠於原著。但信息折損仍然在所難免。比如小說裡蘇文紈的自我定位是:“豔如桃李,冷若冰霜,讓方鴻漸卑遜地仰慕,而後屈服地求愛”。但這份“豔若桃李,冷若冰霜”的描述太主觀了,很難拿捏。李媛媛很有親和力,輕嗔薄怒是有的,冷若冰霜就出不來。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再比如說,方鴻漸過河那段,明明是自己膽小,跟著孫柔嘉勉強過去。趙辛楣笑著問:“孫小姐,是你在前面領著他,還是他在後面照顧你?”方鴻漸搶著說:“是孫小姐領我過橋的。”在旁人聽來,好像是他在打趣。孫小姐笑了笑,沒說什麼。電視劇中照搬了這個過程,但顯得很平淡,沒讀過原著的觀眾,肯定看不出他們的心思。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小說中真的是妙語頗多,編劇和導演下了大功夫,加以表現。比如說作者把穿著暴露的鮑小姐比喻成“熟肉鋪子”和“局部真理”。因為真理是赤裸裸的,而鮑小姐只是局部裸露。電視劇借幾個打麻將的留學生之口,說出了這番刻薄的話。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再比如說,方鴻漸在吉米張家打麻將贏了錢,雖然相親失敗,卻買了皮大衣,旁白交代:“他記得《三國演義》裡的名言:妻子如衣服,當然衣服也就等於妻子。他現在新添了皮外套,損失個把老婆才不放心上呢”。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每到潛臺詞蓬勃的時刻,旁白就會響起。方鴻漸被高校長欺負,就說他“老實人吃虧和騙子被拆穿的兩種相反的處境,他一個人全得到了”。高校長被汪太太訓斥,就說他“猴子一旦爬到高處,就露出了尾巴和紅屁股。”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還有些矯情人,是自己主動暴露的。王爾愷“為文紈小姐錄舊作”,連誰的舊作都搞不清楚,被方鴻漸好一通嘲笑。方鴻漸的老父親方豚翁,說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古訓,從小說《鏡花緣》裡抄方子,準備編成書奉為藥典。等等吧。

《圍城》雖是小說家言,其實是有著清晰的歷史座標的。方鴻漸回國沒多久,就趕上了日軍在1937年揮師南下,先後佔領上海和南京。方老先生躲避戰亂,帶著一家人住進了上海的租界。方鴻漸一行5人去湖南平城當教授,又趕上了日本人兵困長沙。其實,平城就是長沙,他們要去的三閭大學的原型就是錢鍾書待過的西南聯大(也有一說三閭大學原型是錢鍾書父子都任教過的、位於湖南的藍田國立師範學院)。在三閭大學教書期間,方鴻漸又在報紙上讀到日本人進攻武漢,那是武漢保衛戰的時刻。

陳道明主演的《圍城》,在互聯網時代毫不過時|電視劇60講(16)

我們不能說《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自傳體小說,但方鴻漸看人時的冷眼,修辭時的犀利,那絕對是來自作者本主。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謝謝收看。下一期,我們聊《圍城》的黃金演員陣容。

主講人| 李星文

編 導 | 許明華

攝 影 | 許德彪、阿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