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打造優質“川米” 全省優質稻發展暨“稻香杯”品種展示觀摩會舉行

打造優質“川米” 全省優質稻發展暨“稻香杯”品種展示觀摩會舉行

全省優質稻發展暨“稻香杯”品種展示觀摩會在廣漢舉行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28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道)“這個米確實又香又糯,好吃!”8月28日上午,在全省優質稻發展暨“稻香杯”品種展示觀摩會現場,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品嚐了廣漢市“稻香杯”優質稻品種,對於獲獎稻米的品質嘖嘖稱讚。

打造优质“川米” 全省优质稻发展暨“稻香杯”品种展示观摩会举行

全省優質稻發展暨“稻香杯”品種展示觀摩會在廣漢舉行

好米四川產 二級優質稻種植面積佔比突破20%

水稻是四川省第一大作物,也是人民消費的主食,常年種植面積3000萬畝,總產1500萬噸,面積和總產約佔全省糧食的30%和45%。

近年來,四川省大力推進優質稻產業化開發,優質稻品種選育有了新進展,成功選育出川優6203、宜香2115、德優4727等一批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有效地緩解了四川省中高檔優質稻品種缺乏的矛盾。同時,優質稻面積也有了新突破,2017年全省國標三級以上的優質稻面積達到1840萬畝,佔全省水稻面積的61.4%,其中,國標二級以上優質稻達到772.4萬畝,佔全省水稻面積的25.8%。

“從四川省的現狀來看,就是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優質川米供給數量、質量不平衡的矛盾。”四川省委農工委常務副主任、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楊秀彬認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食品質量要求的提高,人們對安全、優質、營養的高端大米的需求還將持續增長。只有大力發展優質水稻,提高全省優質大米供給數量和質量,才能滿足人民的消費升級的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記者瞭解到,目前全省各地圍繞龍頭建基地,依託企業抓訂單,大力推行“公司+基地(體系)+農戶”產業化開發模式,積極推進“大園區、小業主”全程託管、土地股份合作社等適度規模經營模式,不僅讓農戶分享了各環節增值收益,也為優質稻生產注入了新活力。

打破發展制約 探索區域特色優質稻米品牌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雖然四川省優質稻品種選育、生產與開發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臨一些問題,集中體現在稻米種植集約化程度不高,產業化開發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種植積極性不高等四個方面。

“下一步,四川省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優品種、建基地、搞加工、強服務、創品牌、促融合,打造一批中、高檔優質稻優勢產業帶和區域特色優質稻米品牌,促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楊秀彬表示,力爭到2022年,全省優質稻面積達到80%以上,其中國標二級以上優質稻面積1200萬畝,發展優質稻訂單生產基地800萬畝,打造全國知名稻米品牌1-2個。

記者同時在會上了解到,2019年四川省將舉辦第六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從今年年底將開始優質稻品種徵集工作,爭取設立“稻香杯”獎勵專項,在每年農民豐收節上以省政府名義,獎勵為糧食生產做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楊秀彬表示,接下來,四川省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以優質水稻產業為抓手,增強水稻產業競爭力,實現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把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擦亮,為推進四川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