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結束後的1月17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的福建廳會見了五位老工商業者,主要商談中國未來經濟走向,會談進行到了午飯時間,於是,鄧小平就邀請五位工商業人士吃了頓北京涮羊肉,因而這次會談後來又被稱作為“五老火鍋宴”。

這一頓“一隻火鍋,一臺大戲”的“五老火鍋宴”,對未來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具有著深遠的歷史影響,可以看作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書寫新歷史的開始,至此之後,中國經濟開始騰飛,深深觸及到了中華大地上的每一個人。

宴席上的五位老工商業者,在當時的工商業界也可以說是聞名遐邇,曾經也是商場上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對當時中國的經濟有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之後的經濟改革中也是發揮貢獻出了重要力量。

古耕虞(1905-2000)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古耕虞,譜名古大田,字“耕虞”,祖籍廣東,客家人後裔,出生於重慶,民國時期知名實業家,愛國企業家。

古耕虞家世較為顯赫,他家本來就是知名的山貨業世家,祖父是手藝人,父親創辦了“古青記”山貨行當,成為當地知名的富商。古耕虞當然也不只是滿足於眼前,止步不前,早年曾就讀於自傢俬塾,後又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期間,展露出絕佳的交際才能,曾被推選為學校的交誼堂四川同學會會長。

古耕虞21歲時就繼承了家族企業,古青記山貨。古耕虞十分擅長經商,只是幾年時間,就將家族的山貨事業發展到鼎盛,當時重慶的山貨業有一半都是出自他的企業,他山貨還遠銷歐美等地,被譽為是“山貨出口大王”。

1925年,古耕虞壟斷了四川豬鬃出口業,創立“虎牌”豬鬃,與美國公司合作,出口到美國市場。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為便於統一管理豬鬃的出口,成立了四川畜產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古耕虞被任命為總經理。戰亂中,他利用豬鬃出口,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和軍用物資。

抗戰勝利後,古耕虞又將事務推向全國,全國豬鬃出口總量的80%以上都為他所壟斷,他還在美國註冊了“海洋公司”,1946至1948年三年中,他所經營的公司,每年營業額1000多萬美元,輸出的豬鬃,已佔中國輸美豬鬃的70%,他也因此被稱作為“豬鬃大王”。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新中國成立以後,古耕虞將所有家產以及“虎牌”商標免費交給了國家使用,他受命全權掌管中國豬鬃公司,他還積極參政議政,加入到新中國建設中。1950年,古耕虞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了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二次全體會議,受政府安排赴美推銷豬鬃。

1955年後,古耕虞又出任了中國畜產公司總經理、中國土畜產公司顧問、對外經濟貿易部特邀顧問、財經委副主任等職,於2000年因病去世。

胡子昂(1897-1991)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胡子昂,曾用名胡鶴如,四川巴縣人,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之一,愛國民主人士,知名實業家,政治活動家。

胡子昂早年在巴縣中學就讀,受辛亥革命影響,積極參與各種宣傳革命思想的活動。1919年,他考入北京農業專科學校,期間積極參與五四運動。1923年,胡子昂畢業回到老家,出任了巴縣中學教員、校長、巴縣農會會長、重慶市教育局局長等職務。

這一系列文職似乎不能滿足於胡子昂的抱負,1926年他又開始加入到軍界,出任了劉文輝軍隊的政務委員會建設股主任,之後,他又出任了成都川康邊防督辦公署邊務處長、江西農業學院技師兼總務長等職務,這一期間還頗有政績。

1933年開始,胡子昂將事業重心投入到商界,他與人合辦了重慶華西興業公司,出任總經理,主要經營承建各項工程。1935年後,他的公司又承建了四川水泥廠、電力廠、銀行、學校、倉庫、辦公民用房、成渝鐵路等工程,他也因此成為西南地區工商界的知名人物。

1939年,胡子昂與孔祥熙合作組建了官商合辦的中國興業公司,經過經營後,將其發展成為抗戰後方民營鋼鐵廠中最大的鋼鐵企業,為抗戰提供了大量的鋼鐵和各種器材。1942年,胡子昂出任了四川省建設廳廳長,後又創辦了華康錢莊。1944年,華康錢莊改組為華康銀行,成為當地知名的銀行。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1945年,中國興業公司倒閉,胡子昂轉而開展愛國民主運動,先後出任了重慶中華職業教育社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立法委員等職。1949年,胡子昂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還出席了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以後,胡子昂將自己經營公司的全部股票和房產無償交給了國家,出任了西南財經委員會委員、民建總會西南辦事處主任、重慶市副市長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主席、名譽主席等職務,於1991年在北京去世。

胡厥文(1895-1989)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胡厥文,又名胡保祥,上海嘉定人,愛國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知名實業家。

胡厥文出身於上海開明紳士家庭,1914年考入北京高等工業專門學校,期間,積極參與了各種愛國活動,受“實業救國”思想,決心創辦實業以挽救國家。1918年,胡厥文從學校畢業以後,進入漢陽鐵廠工作。

從學徒做起的胡厥文在漢陽鐵廠積累起不少的經驗,1921年,他自己創辦了上海新民機器廠,主要生產紗廠機器零件和承接紗廠機器的維修,並還生產彩色油墨機。因為擅長經營,他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之後,他又創辦了合作五金公司、長城機制磚瓦公司、大中機器廠,效益都是不錯。

1927年,上海商民協會機器同業公會成立,胡厥文被推選為同業公會主任委員。1931年,日軍大舉侵佔中國東北,胡厥文積極參與到了抗日救亡活動中去。1932年淞滬會戰時,他向十九路軍提供了不少的援助。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胡厥文又帶頭拆廠內遷,在重慶等地創辦機器廠,出任任中南區機器工業協會理事長、遷川工廠聯合會理事長。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再次出任新民機器廠總經理,並且投入到民主運動總去。

1949年,胡厥文受邀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以後,胡厥文全心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不予餘力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先後出任了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聯副主任委員、上海機器工業同業公會主任委員、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總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於1989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榮毅仁(1916-2005)

榮毅仁,江蘇無錫人,知名實業家、愛國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榮毅仁出身於民國時期的工商業世家,家庭條件較為優越,父親榮德生、伯父榮宗敬曾創辦多家知名企業,被譽為是民國時期的“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毅仁早年接受了良好的中西文化教育,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在自家的無錫茂新麵粉公司任職助理經理。

老一輩逝世以後,榮毅仁挑起家庭重擔,出任了上海合豐企業公司董事、上海三新銀行董事、無錫茂新麵粉公司經理、申新紡織公司總管理處總經理、恆大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成為榮氏家族二十多個企業的主要掌控人。期間,他還什麼關心社會事務,出任了上海市面粉工業同業公會主委、華東行政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

上海快要解放時,榮氏家族中的許多成員以及一些上海的資本家都紛紛撤離,或是前往臺灣,或是移居海外,榮毅仁卻是堅定的留了下來。1956年,榮毅仁無私地將他的所有資產以及經營的公司全都無償交給了國家,以支持新中國的建設事業。

1957年,榮毅仁還當選為了上海市副市長,之後又出任了紡織工業部副部長。1979年,中國經濟正式起步後,成立了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榮毅仁被聘任為首任總裁。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在榮毅仁的管理下,取得了很是不錯的業績,為世界所矚目。

之後,榮毅仁還出任了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全國工商聯第六屆執委會主席、海協會名譽會長、國家副主席等職務,於2005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周叔弢(1891-1984)

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工商業“五老”

周叔弢,原名暹,字叔弢,安徽省建德人,政治活動家、知名實業家、文物鑑藏家。

周叔弢出身於封建官宦家庭,幼年時期居住在揚州,後移居到青島。他早年跟隨著曾任職過袁世凱政府財政總長的叔父周學熙在青島創辦華新紗廠,在紗廠中屢任要職,之後,他又出任了唐山華新紗廠、天津華新紗廠、啟新洋灰公司金立,具有著豐富的經營經驗,是當時中國北方民族工業的代表人物。

抗日戰爭時期,周叔弢表現出該有的民族氣節,恥於和日本人合作而去職。期間,周叔弢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思想,傾向於和平民主的建國方針。解放戰爭時期,在地下黨的安排下,周叔弢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為天津解放做好準備,他還應邀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新中國成立以後,周叔弢又積極投入到新中國經濟建設中,他將將所經營的企業實行公私合營,還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物無償捐獻給國家。之後,他還出任了啟新洋灰公司董事長、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委員、天津市副市長、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天津市工商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於1984年因病在天津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盡在夜狼文史工作室歷史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