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今日,祁连机场竣工通航

青海新闻网讯 今天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好日子,我省第七座民用机场——祁连机场正式竣工通航。这座空中桥梁的搭建,将使得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祁连县更加畅达。

祁连机场位于祁连县峨堡镇,距离县城38公里,海拔3163米,为国内4C级高高原机场,项目总投资为11.73亿元,航站区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吨的目标设计。这是国家民航局、我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于2014年8月获得国务院立项批复,2016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26个月坚苦卓绝的努力,建设者们克服了有效施工期短、雨雪天气多、土方量大、高差大等困难,建成了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新颖的新机场。今年3月,机场成功试飞。

机场通航后,西宁至祁连“通廉”航空票价定为100元(不含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是我省民航支线机场历史上的最低票价,旅客可预订9月1日以后的机票。

9月飞往祁连,“东方小瑞士”不会让你失望。这个季节的祁连,草原开始变黄,格桑花随风摇曳,层林尽染……这是祁连色彩最为丰富的季节,有人夸赞它是一幅最唯美、厚重的印象派画卷。

在这幅印象派画卷中,祁连机场尤为大气、壮丽。机场候机楼造型似“机翼”,又像一只雄鹰。其流线式的造型,似风吹过冰雪雕琢而成,灵感来源于祁连县的自然奇观八一冰川,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元素,有利于降低风荷载,也预示着空中通道畅通后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将如雄鹰般一飞冲天、展翅翱翔。

海北州拥有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67%。祁连县平均海拔3500米,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雪山纵横,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风格;拥有草原1764万亩,有藏系羊、牦牛、阿柔马等各类牲畜百万头,年产牛羊肉1万余吨、祁连大白毛1300余吨,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矿产资源多样,号称“中国的乌拉尔”,是全省资源开发重点县。

过去,进出祁连县仅有公路一种方式。从西宁市出发,开车前往祁连县需要五个多小时,一旦遇到积雪,情况会更糟糕。可以说,祁连机场竣工通航,为当地群众就医、就业、求学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而“通廉”航空的低廉票价,将实现交通促扶贫、增强当地群众幸福感的目标,从而更好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同时,提高当地减灾防灾能力,有力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为完善我省航空网络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祁连机场竣工通航,我省“一主八辅”的机场建设运营格局只差最后拼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