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吃什麼能增加母乳量?

j江麗


產後則要增加營養,尤其要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新鮮蔬菜;若是為了鈣的補給,最好多吃些連骨一起的小魚,及吃些芝麻豆腐、芝麻拌菜,用油以植物油較理想。中藥中具有通乳作用的藥物有下面幾種:

1、冬葵子:下乳滑胎,可治產後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難、乳房脹痛。

2、通草:用於產婦乳汁少,為下乳常用藥。

3、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綱目》;煮赤小豆汁飲,可下乳汁,出自《產書方》。

4、白鵓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禁忌: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食療:

燉豬蹄湯

豬蹄湯對氣血虛弱、乳汁不足的產婦有下奶的功效。


撩139260475


寶媽要做到讓寶寶多吸允。奶水不足時不要急著加奶粉,也不要讓寶寶喝水,要讓寶寶多吸允,刺激乳汁分泌。另外餵奶之前用毛巾熱敷、按摩,有助於打開乳腺管。

說一些我吃過的下奶食物。

1、絲瓜肉沫雞蛋湯

用料:絲瓜、豬肉、雞蛋、木耳

做法:鍋中放些花生油燒熱,下入豬肉沫炒至變色,在放入絲瓜片、木耳,稍微炒一下,鍋中加入水,燒開後,打入雞蛋,開鍋後調味。

說明:絲瓜有通乳作用,這道湯包含了肉蛋菜,營養很全面。絲瓜性寒,吃多了寶寶可能會拉肚子,一週吃三次就可以了。


2、蘑菇萵筍蛋湯

用料:蘑菇、萵筍、雞蛋

做法:鍋中加油燒熱,下入萵筍炒至稍微變色,加水燒開,下入蘑菇,煮開,打入蛋花,煮開加鹽調味。

說明:萵筍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萵筍也可以炒著吃,如萵筍炒蝦仁,萵筍炒肉絲。

3、鯉魚豆腐湯

用料:鯽魚、豆腐

做法:鍋中加油燒熱,放入收拾好的鯽魚,煎至兩面變色,倒入開水,放入豆腐,再放幾片姜和蔥,燉15分鐘。

說明:鯽魚和豆腐都有下奶的功效,並且營養豐富。但鯽魚是發物,寶寶或媽媽有溼疹就暫且不要吃了。

4、花生蓮藕豬腳湯

用料:花生、蓮藕、豬蹄

做法:先將切好的豬蹄入開水焯幾分鐘撈出,在燉鍋中放入豬蹄、泡好的花生、洗淨的蓮藕塊,再放入幾片蔥和姜,大火燒開轉中火,燉煮一個小時以上,開鍋後加鹽調味。

說明:花生、蓮藕、豬蹄都有催乳作用,清燉的做法不會太油膩。豬蹄也可換成排骨。

5、香菇雞湯

用料:香菇、雞

做法:先將切好的雞塊入開水焯幾分鐘撈出,在燉鍋中放入雞塊、泡好的香菇,再放入幾片蔥和姜,大火燒開轉中火,燉煮一個小時以上,開鍋後加鹽調味。

說明:雞肉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營養豐富。如果燉出來油比較多,可以將浮油撇去。


做菜的時候千萬不要放花椒,花椒是回奶的。


瑤妹0501


我一胎的時候產前喝了人參水,生完後也虛弱沒及時餵奶,進行過一段痛苦的追奶過程。我試過很多的追奶秘方,吃什麼和你分享一下,不過我們這臨海,魚會吃得多。

1.鯽魚骨頭燉通草,我那會通草量是隨便抓的,你去藥店買通草時可以讓店員分好每次的量,二胎我自己準備的,生之前抓了三次的量,趁熱喝湯,如果湯上面油,要去掉油,不要吃太油膩。(配合清洗好乳頭,揉一揉,會增加泌乳量的)

2.每天都吃新鮮的魚,煮的時候比平時多點湯,下得淡一點,不要放太多鹽,我經常下西紅柿,吃的時候湯也喝了,有時胃口不好魚肉都沒吃,但湯一定有吃拌飯裡。(這樣吃的母乳營養好,產乳多)

3.不要口渴才喝水,你需要補充水份,有人說喝紅糖水好,但我就喝白開水,稍熱一點,喝了身體暖,月子哺乳期都不好吃太涼寒的東西。

4.豬蹄花生湯,紅皮花生為佳,快好下四五個紅棗,千萬要撇油,真的很油,吃了下奶,但很膩,我每次都喝不多,雖然好喝。


5.木瓜燉牛奶,本身這兩種東西都下奶,味道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像我就不喜歡。然後我是分開吃,直接衝孕期的牛奶喝,反而意外覺得喝了牛奶後母乳多了。

6.木瓜就單獨煮了,木瓜炒肉片,木瓜煮章魚,下蔥,下蔥是亮點,反正我媽是這樣強調的。

7.煮酒蛋,就雞蛋紅糖糯米酒,一般是早上中午前吃的。

差不多就這幾種比較有效,不多說了,總結下,要想母乳多,勤喂,多休息,多吃營養的,多補水,少鹽,保持心情愉快,千萬不要因為餵奶的事急躁會惡循環的間接導致產奶量少,還有不要吃太油膩,湯水太油一定要撇油,油膩吃了產婦寶寶都不好,寶寶腸胃消化不了會拉肚子多,產婦太油也不利恢復,有的也會拉肚子。


燕媽小窩


我母乳餵養到孩子2歲,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自己以前看過的一些書,談談我的看法。

按照老說法,鯽魚湯啊豬蹄湯啊米酒醪糟啊是幫助下奶的,但都是因人而異。能不能下奶效果不好說,但魚湯肉湯的營養成分其實沒多少有價值的,而且是真的難喝啊。

我坐月子的時候,有個論壇叫“母乳大本營”,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裡邊有很多的精華文章,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給了我母乳餵養的信心和勇氣。

我本身就有點胖,月子裡沒有喝過所謂的下奶湯。

正常的飲食,大量的喝水,多攝入優質蛋白,身體需要的物質能量就足夠了。

母乳怎麼會變多呢?最關鍵的訣竅是讓孩子多吃,如果孩子配合度不高的話,可以藉助吸奶器。

千萬別怕奶越吃越少,也別想著把奶存著,讓孩子一次吃個飽。

人的身體並不是母乳的儲存裝備,而是生產裝備。有需求,才會有供給。所以,讓孩子多吃,多吸,奶才會越來越多。

另外,就是要保持心情愉悅,休息好。

相信自己能夠實現母乳餵養,多吃優質蛋白,多喝水,多讓孩子吸,奶會越來越多的。


媽媽充電屋


哺乳期的媽媽不是一個“吃什麼漏什麼的漏篩子”



魚湯,雞湯,豬蹄湯可以下奶嗎?

魚湯、雞湯、豬蹄湯……很多人認為哺乳期媽媽要多吃肉蛋奶就會更好。哺乳期的媽媽不是一個“吃什麼漏什麼的漏篩子”。母乳分泌依靠生物學機制,形成穩定的泌乳過程,有其自身的規律,不會因一天飲食的變化,乳汁就會發生急劇的變化。因為乳母首先是動用身體裡面的營養儲備,來維持乳汁的分泌。



哺乳期媽媽對微量營養素的需求更高,建議葷素搭配,平和膳食

現實中可能有很多人由於工作、生活的原因,不能保持一個均衡的膳食。如果擔心自己的膳食不能夠做到特別完善,可以選擇營養補充劑來補充一些微量營養素,這當中包括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和一些重要的脂肪酸。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維生素C等)以及n-3系列脂肪酸等。

維生素補充過多是否會中毒?

6個月齡之內,媽媽乳汁當中更容易缺乏維生素A。很多人擔心攝入過多維生素A會引起中毒,中毒劑量和補充劑量之間有很大差異。由於公眾對維生素A補充認識不足,導致了很多孕期的女性不願意補充含有維生素A的補充劑,導致整個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的維生素A攝入不足。維生素A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蛋黃、奶油、肝臟等,但對有人來說,可能由於口味原因,這類食物吃得並不多,可以通過補充劑補充。



營養百事通


推薦3款不油膩的下奶菜,很多媽媽為了下奶每天大魚大肉,油膩到不行,體重直線飆升,其實清單的菜也可以下奶。

1.黃花菜

功效: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溼、消食明目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

以前我真不信黃花菜能下奶,月子期間父母喊我吃,我還半信半疑,特意做了功課,諮詢了做醫生的朋友,才敢放心大膽的吃。吃完後確實下奶,幫助分泌乳汁,不堵塞。

推薦食譜:豬蹄黃花菜湯、土雞黃花菜湯、清炒黃花菜、黃花菜焯水等。

2.小米粥

功效: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用於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腸胃欠佳者進補,適於媽媽乳少、產後虛損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飲食不香等。

小米好消化好吸收,北方許多媽媽生育後就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身體。朵媽的閨蜜便是如此,所以我也借鑑了,效果頗佳。在此推薦給大家,可用做早餐,或餓了隨時食用。

推薦食譜:小米粥、小米大米粥、小米枸杞紅棗粥等。

3.絲瓜絡

功效:絲瓜絡對於通經活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等具有特殊的效果。乳汁分泌不暢時,可用其燉湯,加速分泌。

不少哺乳期媽媽遭受過乳腺發炎或乳房腫等症狀,這時可用絲瓜絡煮水喝或將絲瓜絡放在高湯內燉煮,再配以絲瓜絡煎水外擦,內外結合。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絲瓜絡,以便通絡催乳。

推薦食譜:絲瓜絡燉鯽魚、絲瓜絡燉豬蹄、絲瓜絡煮水等。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大寶在月子月子裡母乳不夠吃,因為坐月子時婆婆總是東說西說,我心情不好,休息不夠,奶水就不夠寶寶吃了。42天后她就回老家了。她一回去,我自己去買蝦回來煮湯來喝,第二天馬上夠給寶寶吃,可能是那時年輕,吃五花肉奶水都多(月子裡五花肉婆婆是不給吃的,還有糯米,青菜,水果),現在二寶有經驗了婆婆的那套全都不聽,而且現在網絡發達,有什疑問的馬上百度。二寶剛出生那會也是奶水不夠各種湯喝了不少,花生豬腳,豬腳煲通草,鯽魚木瓜湯,排骨湯等,雖然也夠寶寶吃,但是讓母乳最的就是我喝了高鈣奶,沒次喝這個,母乳都吃不完


三人禾294


我今年2月底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從此家裡如同開了兒童樂園,值得慶幸的是,從寶寶們出生至今一直在全母乳餵養(除了剛生產時帶去的試用裝奶粉),目前還有冷藏和冷凍(冷凍層放的是6月至今的,放不下了,剛下單了小冰箱,專門凍母乳)


嘚瑟了這麼多,言歸正傳,正式答題,我從時間的維度來回答。

1、產後第一週,飲食應少吃多餐,吃一些鬆軟、可口且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生、冷、硬的食物。母乳需要水分多,多吃流質食物或者湯粥類是很好的。如果是剖腹產,建議新媽媽們多吃米湯、蛋湯、蘿蔔湯等有利於排氣的食物,強烈推薦小米粥,小米粥口感好,富含維生素B族,有利於新媽媽腸道蠕動,增加食慾,小米也是很好的催乳食物,至今也是我必備早餐之一(今天做的小米粥比較稀,如果你喜歡粘稠點,可以加一些糯米)

PS:產後一週千萬不要大補,或者吃開奶效果好的食物,因為寶寶們此刻需要的並不多,消化系統也未發育完全,如果產後立即吃豬腳湯等開奶食物,極易造成媽媽奶漲形成奶塊,更嚴重的會患上乳腺炎,影響後期的奶水分泌或回奶。產後一週恢復媽媽的體力,讓寶寶多吮吸,葷素搭配,多補充營養和鈣質是最重要的。


2、產後第二週至第三週,可以逐步開始嘗試一些開奶的食物,如果擔心奶漲,可以從玉米排骨湯、鯽魚通草湯這些溫和少油膩的食物開始。玉米營養豐富,有益於腸道消化,防止便秘,且味道清甜,與排骨搭配很棒。

鯽魚通草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裡單獨說下通草,通草分為大通草(下圖一)和小通草(下圖二),鯽魚湯搭配大通草效果更好,小通草可以煮水喝,有利於乳腺通暢不堵塞。


3、產後第三週之後,此刻傳說中效果很好的花生豬蹄湯、黃豆豬蹄湯等湯水可以陸續登場啦,你不必擔心長胖,因為餵養寶寶的辛苦會很快將脂肪消耗掉。我孕前104,現在100。

公雞湯也有很好的催奶效果,是我目前覺得發奶效果最好的,但效果實在太好,如果不及時吮吸,極容易堵奶,所以現在不敢輕易嘗試。

個人覺得把排骨湯、鯽魚湯和豬蹄湯換著喝就行喲~


也許有媽媽會說,天天只有這幾樣很乏味吧,其實除了湯水,有些蔬菜、水果也有發奶的效果,常常吃點,可以讓哺乳期的胃口更好、營養更豐富。

它們是:木瓜、花生、紅豆、黑芝麻、蓮藕、金針菇、萵苣、豆腐、海帶、豆漿、豆芽、黑豆

木瓜是我經常吃的,可以直接切塊吃,或者木瓜燉牛奶,乳白色牛奶點綴著黃燦燦的木瓜,清甜可口,晚上喝有助於睡眠,而良好的睡眠有助於母乳分泌。

紅豆煮水,喝完水可以把紅豆吃完,催奶效果很好。

熟的黑芝麻每天早晚吃上幾口,除了發奶外還可以給媽媽提供豐富的鈣質,提高母乳質量。

堅果類,譬如核桃、腰果等,可以作為零食喲~

絲瓜要常吃喲,想要好奶水,一要奶水多,二要乳腺通,絲瓜就起到了通的作用。絲瓜蛋湯,清炒絲瓜等都可以常吃。另外,絲瓜絡是中藥材,可以在煨湯的時候加點,有疏通乳腺的作用。


其他的譬如豆腐煮黃鱔魚、海帶排骨湯,清炒蓮藕,清炒萵苣等等,也是家裡餐桌上的常菜,就不一一贅述啦,連同上述的各種催奶湯配著吃就可以啦~

除了食物,喝水也是母乳餵養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觀察冷藏的母乳,會發現水幾乎佔據了70%左右, 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要常常喝。如果你不好把握,可以在餵奶前喝一杯水,餵奶後再喝一杯,加上日常的飲水,基本上可以滿足母乳水分的要求。

最後強調下心情,哺乳期是寶貝和媽媽最親密的時間,帶著美麗心情珍惜這段時光吧!

一篇文章因為海爾兄弟的餵養和其他家事中斷了好幾次,居然寫了兩天,哈哈,大家勉強看看吧,目前想到的就是這麼多,後面再補充!

當媽不易,歡迎大家多評論,多討論,我們共同進步!


母乳餵養,熱愛生活,智慧育兒,歡迎關注海爾兄弟媽!


海爾兄弟媽媽


我自己的體驗是,吃什麼母乳會多,更多的是向外求,不如向內求,也就是身體本身來求。關鍵的幾點是:

1.開奶時要禁得住考驗

這個考驗是來自自己的母愛,來自家人的擔心顧慮。我兒出生時,我媽媽照顧我,她是最看不得孩子哭的,孩子一哭,馬上就給孩子上奶粉奶瓶,合著我這個本來合格的“奶媽”就那麼被浪費了。

當時我感覺自己奶少,醫生檢查了一下,說,很好啊,開奶不錯呢。當時身體也是疼痛,孩子也有點顧不上,媽媽用奶粉給兒子也沒多想。

等到回家才發現,這小子適應了這麼順暢的喝奶體驗,根本不願意費勁吸吮“奶媽”的奶了。所以開奶時即便孩子可能有點鬧,一定要堅守住,讓孩子多吸吮自己的奶,千萬不要圖省事,直接上奶瓶。

2.多吸吮多吸吮多吸吮

先當幾天“後媽”,順利開奶後,一定要讓孩子多吸吮,千萬不要擔心,孩子其實那時候奶量還小,不至於餓壞了,讓孩子適應他自己去喝奶,去吸吮你,奶是越吸吮越多的。

3.如果因為身體原因,奶量總是不多,可以找催乳師,按摩胸部。

催乳師需要找有朋友介紹的,口碑好的,找的不好再按摩不好,自己還受罪。

我對催乳師還是比較信任的,因為和讓孩子多吸吮一個道理,刺激乳房,刺激人體本身來產奶。

這是自己的切身體驗,希望對寶媽有所幫助。

其他的比如鯽魚湯,豬蹄湯,我當時也是喝了不少的,感覺還是起到輔助作用,關鍵的關鍵,還是孩子要願意並配合多吸吮。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在育兒路上不斷學習修行,聽說關注我的都是長得好看的。來,一起修行吧。全部是原創,字字都是自己的實踐經驗。

jason媽咪有辦法


寶寶今天滿四個月,一直純母乳,這點讓我覺得還挺有成就感😁,爭取純母乳餵養六個月。下面我來說說我個人的一些經驗。

少油

起初我也遇到像寶媽這樣的問題,在月子裡婆婆的傳統觀念覺得要多喝湯,而且是把油也要喝了才好,幸虧半個月的時候社區醫生家訪告知,要少油,這才讓我免了喝油湯。社區醫生簡直是我的救星啊,哈哈。

保持好心情,無論是寶寶還是寶媽

曾經也會出現一到下午就頻繁吸奶,我仔細想了想,跟我寶寶吃飽就喜歡睡覺有關,我婆婆每每吃完奶就爭著要抱,有時候還抱到她房間睡覺,不一會兒又說寶寶哭了,肯定沒吃夠,其實不是沒吃夠,是寶寶剛出生,只有在媽媽身邊才有安全感,所以就哭了,哭了就要吸奶,但是奶水才吃,沒有下這麼快,寶寶吸的就生氣了,如此惡性循環。滿月後就讓婆婆回老家,我自己帶,問題就解決了。

有信心,家人配合

還有就是要有信心,因為上面的原因,我真的一度以為我自己的奶水不夠,婆婆和老公還勸說喂點奶粉算了,但是幸虧我堅持下來了,後來我跟老公說,假如再遇到奶水不足,一定要阻止我餵奶粉,一定要將純母乳餵養堅持到六個月。

餵養方法不對

因為沒奶水又老是吸,乳頭很痛,感覺皮都破了。我上網查了下,一方面是奶水不足,另一方面應該是吸的方法不對,以前餵奶只要不會堵著寶寶鼻子,我的手是沒有捏住乳頭的,後來才知道,需要把整個乳暈也要含著,經過調整,後來感覺奶水也多些,也不痛了( ̄∀ ̄)。

適當的食補

寶寶的生長是有一定週期性的,有時候吃的多有時候吃的少,而奶水的分泌又和寶寶的吸奶次數有關,所以有時候會出現奶水不足,這時候我通常會用食補來下奶,如木瓜牛奶、木瓜排骨湯,鯽魚豆腐湯,鯽魚蘿蔔絲湯等,還有羊肉湯,感覺特別好,現在這個季節喝最合適不過了😄。現在我的飲食和孕前沒什麼差別了,不過一直保持著社區醫生教的,每天至少兩個蛋,牛奶和肉,其他的如果沒有煲湯就多喝水。

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願我們的寶貝都健康平安(ღ˘⌣˘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