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缺證明跑6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8月2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黨組會議,針對國務院第二十四督察組發現的貴州新農合省內異地就醫報銷政策不落實問題,將督促貴州抓緊進行事件的調查處理,並通知各地醫保部門開展醫保領域工作作風、業務開展和政策落實情況的自查自糾。(8月27日,人民日報)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5月30日到6月3日,李先生的妻子張女士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因生育孩子住院,花了8300多元。出院以後,他們便拿著醫院收費單據、出院小結等到張女士的參保地普定縣白巖鎮去報銷。第一次的時候,負責醫保經辦的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告訴他們,需要先辦一張新農合的存摺。辦好存摺後,第二次去又說缺一張張女士的證件照。照片弄好後,第三次去因為前兩次辦事的工作人員不在,值班的工作人員說她不管這事,沒有接收材料。第四次去雖然材料被接收了,但又告知他們缺一個就醫醫院是醫保定點的證明。不過這個證明沒開著,又去了第五次。這一次,又新增要求開一個就醫醫院是三甲醫院的證明。

可以說,明明是一件簡單的報銷事件,明明是可以讓人民群眾高興的事情,卻要求老百姓跑來跑去,足足跑了6趟還沒有解決,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到相關機構去辦事情,第一次是去諮詢,究竟需要哪些手續,然後自己記錄下來,回去準備各種資料,將資料和證明帶齊後,第二次去就辦成。如果第二次去遇到了無法辦的原因,心中可能有很多窩火,不過還能夠壓抑。如果第三次去還沒法辦,那可能很多人就要發怒了。是的,如果換作是你,跑了一次又一次,還沒有辦成事情,誰不“窩火”?玩兒我呢?

然而,這位貴州的患者,卻因為就醫缺證明,跑6趟還沒報銷成,其根本原因是異地就醫程序繁瑣,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對業務不精,對程序不熟,而且並沒有把群眾的困難看在眼裡,沒有履行一次性告知義務,這次告訴你缺一個證明,下次又告訴你缺另一個證明,如此循環往復,讓人民群眾跑出了怨氣,跑出了憤怒。

可喜的是,由於國家醫保局強力介入,明確要求當地優化異地就醫報銷流程、精簡工作環節、改進工作作風,要求當地提出有效工作措施,確保將異地就醫費用結算工作好事辦好。我們相信,“缺證明跑6趟”這樣的體驗會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