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世界上所有文明發展到最後都認可黃金?

蒼狼銀狐


紙醉金迷,人人都愛黃金,這個和黃金自身獨特的性質密不可分的。

黃金價值高,易於攜帶,是人們轉移財富的最佳形式,所謂盛世藏古董,亂世買黃金。

黃金具有穩定的物理 化學性質

首先,黃金是具有穩定物理化學性質的金屬之一。黃金通過以單質形式存在,常溫下與氧氣不反應,也只能溶於王水這些極少數的強腐蝕性溶液。黃金有超強的延展性,易於鍛造成形。黃金也具有很好的導電性,所以內存條上所謂的金手指,就是綜合了黃金的耐氧化性和良好導電性的選擇。

黃金的來源 - 宇宙中超新星的爆發

黃金的產生是來源於宇宙中星體的劇烈活動,比如超新星的爆發,中子星的合併。這些特殊的條件產生的高溫高壓,使得原子序數較小的元素能夠聚變成黃金,並隨著劇烈的星體活動,釋放到宇宙空間中去。宇宙中雖然不斷有劇烈的中子星合併這樣的活動,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有黃金來到地球上。所以黃金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地球上儲量有限,永遠是稀缺的。

黃金作為貨幣的使用

由於黃金的穩定和延展性,特別是絢麗的金黃色澤,在遠古時代,人們已經開始應用黃金來做製造各種飾品。直到人類社會發展到有市場的概念,人們開始以物換物,最終出現了等價貨幣,黃金天生不是貨幣,但確實最好的貨幣形式,穩定的結構,煥麗的顏色,固定的價值,都要比其他例如貝殼之類更容易讓人接受。

量子實驗室,專注趣味科學,歡迎評論和關注。


量子實驗室


本問題的實質就是黃金是如何成為一般等價物的,或者通俗點說,就是黃金是如何成為世界通用貨幣的。

“貨幣天然是黃金,但黃金並非天然就是貨幣”——事實上,雖然人類很早就發現了黃金,並且經過若干時代的積累,可以從礦物中提煉生產黃金了,但是黃金並不是最早就成為貨幣工具的,也不是唯一的貨幣工具。比如,人類早期就用貝殼當做錢,後面又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冶煉技術的進步,才開始使用金屬作為貨幣,如鐵、銅都是我國古代的錢幣用材,然後白銀更是作為使用量最大的錢幣種類在我國曆史上的使用時間長達上千年;而世界各國也紛紛接受白銀的硬通貨地位,比如,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後的一系列賠款中,都是採用白銀來賠款。白銀作為最主要的使用交易工具,一直到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實行金本位制,將法幣和金圓券與黃金掛鉤,黃金才開始在我國確立貨幣基礎的法統地位的。

世界上其他地區和國家也紛紛經歷了這樣類似的過程,究其原因就是隨著人類生產性活動和貿易性活動的大量開展,尤其是資本主義的迅猛擴張後,大量的貿易活動需要一種全人類公認的貨幣工具來承擔“一般等價物”的功能。於是,人們在頻繁的交換活動中,通過對不同貨幣工具進行大量的比對後,發現黃金具有性質穩定、不易腐蝕耐磨損,因而價值不易損失,而且黃金的開採和冶煉工藝比較難,很難為一般人所獲得,所謂“物以稀為貴”,黃金自古以來就是貴金屬的代表;此外由於黃金光澤好,製作成工藝品還具有裝飾功能,因而極為受達官貴人的喜愛。從而使得黃金不僅具有價值,而且具有使用價值。

縱觀歷史來看,上層階級認可的東西就易被中下層階級認可,先進文明所使用的東西就易被那些尚不發達的文明所接受。因此黃金就這麼被全世界接受了。


獨孤求白先森


說起來有點逗,黃金最開始被看重且做為貨幣,就因為它顏色好看且獨一無二。黃色的黃金,被視為高貴的象徵,而且黃色易於發現,容易被人識別和開採出來。



貴金屬不止有黃金,還有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7種金屬元素。因為它們的含量都極少,所以都有做為貨幣的潛力。例如鉑族元素鉑金(pt)、鈀金(pd)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貴金屬。這些鉑族貴金屬也具有像黃金一樣的極強化學穩定性(抗氧化、耐腐蝕、以單質形態存在)。所以, 鈀金與鉑金、黃金、銀同為國際貴金屬現貨、期貨的交易品種,且歷史上曾一度比鉑金價格還高。故而,可不是隻有黃金一種元素作為貨幣被認可,這些貴金屬都是寶貝,都是錢。



只是除了金和銀外,鉑族元素多分在礦石中,很難以開採。所以直到18世紀左右,才依靠化學反應把這些鉑族貴金屬分離開來,成為我們的貴金屬一員。而黃金,沙子中就存在,且有時候還會聚集成團,外加顏色金黃,所以很早就被人們開發了出來,慢慢由裝飾品變成了貨幣。就連馬克思都說過:“黃金天然不是貨幣,但是貨幣天然是黃金”。

黃金也確實具有作為貨幣的資本:化學穩定性強、儲量少而有限且不可再生(超新星爆炸或者中子星合併等大型宇宙事件才會產生黃金),具有多種特殊用途。因此,這種稀少的寶貝自然而然就被人們認可了。即便到了現在,都在作為“貨幣”使用。當然,鉑族元素也是如此,只是鉑族元素的年產量實在太少,用的地方又太多(例如化學催化劑、電器接觸部件等),不可能像黃金一樣被大肆儲備。距有關數據報道,有些鉑族元素的年產量不及黃金的8%,而黃金在科技領域一年的需求量就在300多噸(精密電器連接部分需要黃金,生物醫藥納米金也是需求量與日俱增),可謂天文數字啊。



所以,不論從黃金的稀少程度還是用途來講,黃金被人們看重認可都是理所當然的。

關注一下吧,總有你想要的~


科學探秘頻道


為什麼都認可黃金,其實是有原因的。

主要從下面幾個因素分析。

第一,黃金是稀有的,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這個是真理,你到哪個國家都一樣,世界上不管哪個文明,黃金都是作為稀有物存在的,所以被認可就不例外了。

第二,從化學的角度來分析,黃金是耐腐蝕、耐風化等最好的金屬元素,即使像硫酸、鹽酸等強性酸都不能將其溶解,正是由於這一點,黃金更易於保存,這一點作為硬通貨尤為重要。長時間的保存不會造成多大的損耗。

第三,從物理角度來分析,黃金的比重應該是天然金屬裡面最大的,這樣相同的體積就會有更大的質量,這從主觀角度來說,也會更被人認可,作為硬通貨儲存。

第四,從觀感上,黃金更給人一種富貴的感覺,擁有黃金是一種富有的象徵。

總之,黃金作為硬通貨,有其稀有性,還有其耐腐蝕等特性,使它被所有文明都認可。


老陳論股經


黃金作為世界上比較貴的一種金屬,在歷史中一直都扮演著很多角色;據說黃金符號Au來源於個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的名字,寓意為閃耀的黎明。古今中外,凡是能夠開採出金礦的地方,各個國家必定會去爭奪開採權,黃金除了具有柔軟,抗腐蝕(王水除外),易加工,延展性強,難分解,等比較良好的化學性質外;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已經具有很多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下面就來一一來了解。

1權利的象徵

在中國古代,黃色是作為一種統治者權利的象徵的顏色,在佛教中也可以看出那些修行比較高的高僧,在死後都是以金黃色塑真身,這也說明,黃色在人們心中早就成了一種信仰的顏色,這種顏色恰好和黃金的顏色一樣。因為黃金擁有一種純正且正義的特性,能夠代表統治者的身份與地位。

2財富的象徵

在經濟學中,很多與經濟相關的商業性活動,在宣傳時,很多海報都使用黃色來做背景色,並配上黃金的圖片。而且作為一種流通的貨幣,曾在中國古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較大的買賣基本上都是用黃金交換。但在現代社會,由於觀念的改變,金首飾開始出現在個人身上,這就是一種尊貴與愛美表現。

3科學技術中的廣泛運用

由於黃金具有許多優良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對電子器件中導線的電阻大小要求越來越高;由於黃金的導電性比銀還要強,因此在許多精密的器件或者設備中,導線都採用金;但是金的價格非常昂貴,目前大約一盎司1300美元,約合人名幣8710元,為了減少成本,用銀來做導線就成了比較經濟的選擇。在目前看來,黃金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畢竟是人類發展中的一個文化共識。

如有不足,請補充。


恆星之力



哥倫布開闢新航線的初衷是為了黃金;馬克思也曾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時至今日,人們也會用“是金子總會發光”來鼓勵讚許他人……可見,黃金的地位不言而喻。


(黃金)


黃金的歷史,文明與野蠻


追溯到人類最初的文明開始,黃金就已經被認知且高度重視。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就已經有了金的描述。作為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它主要用於裝飾及重要儀式上。


當時的世界各地貨幣還是五花八門,任何東西都可以充當,一隻羊,一把斧頭,一些貝殼……但這些東西不僅不方便攜帶還不容易保值,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又找了很多金屬來固定的充當這個一般等價物。


(金的相關圖譜)


從公元前6世紀起,黃金開始被作為貨幣的形式使用。古中國,白銀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時,黃金依然在食物鏈的頂端;古埃及,黃金不僅用於流通,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古希臘,金幣制作的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除此之外,對黃金的掠奪和佔有也成為了古代戰爭的驅動力之一。波斯的居魯士大帝征服呂底亞帝國(最早使用金作貨幣的國家),掠奪了該國的所有黃金;亞歷山大大帝也以復仇的名義,掠奪了小亞細亞的黃金;到了古羅馬時期,羅馬人更是把這種掠奪發揮到了極致……


(呂底亞早期發行的金幣)


黃金的屬性,必然的結果


說到底,黃金不過是一種貴金屬,地球上的金屬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黃金呢?而且這不是哪一次國際會議上投票通過的,而是由黃金的特有屬性決定的,歷史自然演化的結果。


其實打開元素週期表,不難看出,排除氣體和過於活潑的金屬外,留下的只有過渡金屬和後過渡金屬。作為貨幣來說,金、銀、銅脫穎而出。


1.延性和展性最高

金是延性及展性最高的金屬。一克金可以打成一平方米薄片或拉長成4000米的細絲,人們可以根據需要把它分割成任意體積。不僅可以改變價值大小,也方便攜帶。


(金箔)


2.耐侵蝕

純金是無味道的,而且化學性質十分穩定,非常耐侵蝕。它一般不與氣體物質發生反應,不像鐵會生鏽或變質。也就是說,你現在的大金鍊子,幾百年後,基本上會是完好如初,當傳家寶都行。


3.儲量有限

自古以來,物以稀為貴,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地球上的儲量十分有限。


因此,化學性質穩定,延展性高,容易攜帶,無毒,還非常稀有,可以說黃金完美碾壓了所有金屬。因其數量不多和開產技術的不成熟,銀和銅,作為“候補”,也一度充當著貨幣角色。


(世界十大黃金產國)


金本位制度,社會的進階


新航路的開闢,整個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雖然此時各國已經有了自己的貨幣,但是讓別國承認很難,所以世界認可的金銀依然充當著媒介。


隨著貿易的大量增加,金銀交易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大量的黃金,不僅不方便攜帶,還增加了運輸成本。於是,當時貿易總額世界第一的英國發明瞭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的誕生,為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打下了基礎。19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有了穩定且信賴的貨幣體系,開始蓬勃發展。人類也從此進入了更高級的文明階段。


(約翰·羅)


在此期間,人們不止一次試圖建立脫離貴金屬的紙幣體系,但幾乎都以破產告終。法國路易十五時期,法蘭西銀行創建者約翰·羅說服王室採用紙幣,後紙幣增發氾濫成災,市場陷入混亂。人們對紙幣失去信心,又紛紛回頭兌換黃金。


如今,儘管黃金已經和各國的貨幣沒有直接聯繫了,但人們對黃金的偏愛並沒有減退,大媽瘋狂搶購黃金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關注“全歷史”

在這裡

文明脈絡隨心玩轉,關係圖譜任你來盤

世有萬象,史有千面

換個角度看世界!!!


全歷史


學過《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的諸葛小村姑來解答:老馬的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就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就是金銀!以下是我的《貨幣通俗演義》的一部分描述:

俺們不得不從貨幣的誕生談起: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烈日炎炎,風吹草低,動物也是遍地可尋,看你有否本事抓到了。一群上古野人在黃帝軒轅大哥的帶領下,在大地上時而匍匐前進,時而呼叫奔馳,驅趕並追捕一群野生畜群,長矛,石塊並舉,圍而攻之,頓時獵殺野牛一,黃羊二,野兔五,今天黃帝人品大爆發,運氣出奇地好。一番宰割,哼著小曲,滿載而歸。回到營地,婦女小孩們則拿出就近採摘的野果,穀物,菌類相迎,接過男人們帶回來的肉食,獸皮,蹄角骨等,偶爾,有些浪漫的男生也會帶回來一些漂亮的石子、貝殼討女人小孩的歡心,大家圍坐在篝火旁,炙烤野味,大塊朵頤,大聲歡笑。但這只是部落內的物品交換,蠻荒時代,大自然的饋贈很少,狩獵工具極為原始,每天都要狩獵,採擷,根本沒有結餘,還要常常捱餓,此時部落裡的每個人結成利益共同體,還沒有產生商品交換。臨近神農部落,燧人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也是如此。

自然饋贈是不均勻的,不平衡產生稀缺美。經濟學上稱作:資源的稀缺性。

神農氏部落由於長期處於平原地帶,水源較好,氣候溫和,發現秋天散落的穀物種子在來年,會繼續萌發,產生更多新的穀物,因此著意於此,每年穀物都有盈餘,農業產生了;黃帝部落毗鄰草原,擅長狩獵,兔子,野豬等吃不完,因此養著當寵物玩,形成畜牧業;燧人氏部落,發現火可以鍛鍊金屬、陶器,比石塊管用,冶煉、陶器業出現了;炎帝部落,善於製造,比如各式農具,時尚獸皮衣服等,手工業興盛了;蚩尤氏則不然,發現自己基因特別好,孔武有力,喜歡搶劫,強盜業蓬勃發展。

在長期的生活發展中,大家發現,自己的物品有了點結餘,用不掉很快就壞掉了,而臨近部落有自己缺少的東東,可以互通有無,比如黃帝天天吃肉,膽固醇高,很想用兔子交換神農氏的穀物,改善口味,與燧人氏交換金屬用來改善矛尖,陶器,可以儲存食品或者煮熟食物,滋味更佳;燧人氏發現金屬可以與黃帝換取裘皮,與神農換茶葉;蚩尤氏覺得搶來的肉類,不吃就爛掉,卻可以換取時尚獸皮衣服,顯得更酷,因此幾個部落都自發地定期到一個高崗之上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各部落其樂融融,並給這個高崗起名曰:市。

話說神農氏換回來20只兔子,由於飼養管理不善,死掉17只,他大為懊喪,下次黃帝發邀請函約神農交換的時候,神農說:小弟一直羨慕黃帝大哥脖子上面掛的那一串很酷的貝殼(貝殼在黃土高原腹地可是稀罕物件,那是地殼運動千百萬年才搬運過來的。),咱們老交情了,我暫時不想得到那麼多兔子,因為養不活,也沒有冰箱,不如你將項鍊上的一個紅色貝殼給我玩幾天,代表我給了你三鬥麥子,到時候,我還給你紅色貝殼,你再給我三隻兔子,如何?黃帝一聽,曰:然,心想:我這玩意兒雖然好看稀有,但是掛在身上也是累贅,奔跑狩獵,叮噹作響,嚇跑不少野獸,反正我現在沒有那麼多兔子交換呢,大群孩子嗷嗷待哺,先換了麥子再說。於是,神農氏得到了貝殼,交出穀子,黃帝得到穀子,餵養孩子,承諾將來用兔子歸還就可以了,雙方滿意而散。這樣子,契約關係形成了,貝殼無意間就成了交易的見證,還暫時有實物儲存功能。神農又想得到燧人氏的金屬,改進農具,但是暫時沒有穀子換,再說,燧人氏此時也不想要穀子。神農於是說:黃帝欠我三隻兔子,你先給我金屬耒,到時候你憑藉這個貝殼向黃帝換回三隻兔子不就可以了麼?燧人氏打電話給黃帝,證實確有此事,覺得可行,於是就答應了。貝殼又一次充當了交易信物。由此,貨幣的代表物產生了,那就是貝幣,上古人氏守信,一年也就交換幾次,黃帝項鍊上的十幾個貝殼就可以算得過來,這一用就是數千年,貝殼充當了交易媒介和價值度量。不過從此埋下了貨幣危機的根。

蚩尤氏這傢伙很不老實,整天東遊西蕩,總想吃白食,有一次,他在海邊泡妞,偶然發現海灘上有幾個貝殼與神農氏手上持有的貝殼一模一樣,竊喜,這東西在黃土高原非常稀罕,百來年也搞不到一個,這裡卻是唾手可得。這樣子,我可以用這些貝殼,換取燧人氏的金屬了,反正他也不知道這個貝殼是哪裡來的,比搶劫容易多了,嘿嘿嘿。於是他用海灘撿到的貝殼,換取了燧人氏的三把板斧,燧人氏經常用貝殼交易,也沒有懷疑,等燧人氏拿著貝殼向黃帝索要兔子的時候,黃帝一臉錯愕,但為了守信,還是交換了,越想越不對勁,隨後找到神農氏,燧人氏,炎帝,互相查證交易記錄,發現不那麼簡單,於是逼問燧人氏貝殼的來源,最後發現蚩尤氏搞鬼,就聯合炎帝等部落等,將蚩尤氏幹掉了,暫時平息了交易紛爭,但是貝殼萬萬是不能夠用了,因為海灘上到處都是。有一種大鳥身上的羽毛很稀罕,築巢在萬丈懸崖頂端,飛行在千米以上,非常不容易捕捉,每年抖落羽毛兩三根而已,那麼,大家都用那種鳥的羽毛作為交易見證,相安了數千年。其後,有個帥哥叫做后羿的發明了弓箭,一天就射落九隻鳥,得到大量羽毛,羽毛也失去了交易信任。此後大家陸續採用雨花石,熊牙等等,都相繼失敗了,反正總有人可以偶然發現很多。大家困惑了幾千年,互相言語不和,大打出手,這可能就是歷史上最早的貨幣戰爭。(以上摘自諸葛小村姑的《貨幣通俗演義》)

話到如此,大家就知道了,用普通物品充當交易媒介,面臨的風險就是突然增多和仿冒的危險,這樣子,在歷史的長河中,大家將財富的注意力逐步集中到金屬上面,一開始是銅,銅易腐蝕,較硬,切割不方便,後來是白銀,隨後是黃金,稀缺性和攜帶便利性讓和兩種金屬脫穎而出,成為財富的代理。


謝謝閱讀!


諸葛小村姑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楚黃金是什麼?黃金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注意,是貴金屬,也就可想而知,為何我們都認可黃金了,黃金是比較稀有的,十分珍貴,所以是被人看重的貴重金屬。

既然所有文明都認可黃金,那就說明黃金有它的金貴之處。在古代,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把黃金視為貴重物品,黃金就發展成了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來進行交換商品,以滿足自身的需要。所以每當他們出門,都會攜帶黃金作為盤纏。甚至到2015年,黃金仍然是世界通行的貨幣。



黃金具有很強的延展性,它易於鑄造;具有可鍛性;它的硬度很高,熔點高達1064.4℃,所以說“真金不怕火煉”,而且它還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所以也易於長久存放,再加上它很好的化學穩定性,不容易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也不會變質等發生化學變化。所以這也是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的原因。


但黃金一開始你被人們發現時,也並不是貨幣,當人類發現黃金具有價值後,就開始把它作為了一般等價物——貨幣,然後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發現黃金的貴重,越來越開始重視黃金,所以就開始珍藏黃金。

總之還是物以稀為貴的原因,人們才那麼喜愛黃金。


時間史


並非是說文明發展到最後都認可黃金,只能說文明發展到現在認可黃金而已。

黃金目前的低位,是無法用其他物體所替代的,這主要是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黃金的稀缺性,另一方面是黃金的物理性讓其在使用上唯他不可。

先說下黃金的儲量。有相關報道,目前全球所有黃金儲量大概在3噸左右,這個儲量相對在地球上其他礦物儲量來說是非常低的。這就造成了物以稀為貴人類的價值認識,使得黃金不會因為儲量高而使得自身價值波動。

物理性上有它其他物體無法代替的作用。物理性質特殊具有延展性、可鍛性、耐腐蝕性、熔點高等物理屬性,同時還兼備一些特殊的化學屬性,與其他金屬可以融為一體形成金合體,能夠變成比較強大的金屬屬性。黃金的特殊物理性及化學性質使得黃金在航天、醫用、科學技術、芯片等領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運用方面,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替代品,使得黃金的價值更加穩固。

目前,人類的發展階段,黃金不管從用途還是儲量上,都有其價值體現的一面。地球上黃金儲量少,人類對於黃金的認識重視。除非將來有黃金隕石墜落地球,使得地球上黃金的儲量增加,可能會改變人類對於黃金的認知。目前來看,人類文明發展,除了糧食能夠與其抗爭,黃金的低位很難再短時間內改變!


股期江湖君


縱覽元素週期表,發現金子最適合,除去那些有放射性的、有毒的、不穩定的、不好看的、不稀有的就只剩下黃金了。

但是古代人可不知道元素週期表啊,為何黃金就被歷朝歷代選作為硬通貨呢,況且是世界上大部分的文明都是這樣,不約而同的選擇黃金呢?

黃金的可塑性很強,有較強的延展性,而且在空氣中很穩定,黃金的熔點是1064攝氏度,古代人在開採到伴金礦時,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淘洗,去掉表面的雜質,然後磨成細小的顆粒再次淘洗,去掉不含礦的部分,這時候剩下的就是精礦粉了,當然還是含有其它雜質的,比如銀也混在其中。

之後就是火煉了,古代的方士們掌握了不少的金屬冶煉工藝,如果耐心的話,是可以提煉出純度還可以的黃金的。

古人一看金燦燦的非常喜歡,而且開採難度又不大,有時候甚至在河流旁邊,或者是山崖兩旁就可以見到這種礦石,加上其金燦燦的光華以及沉重的手感,逐漸就成為了古代人喜歡的華貴商品了。

其它文明也是這樣,埃及法老墓中也有著大量的金銀器具,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因為金礦在地球分佈廣泛,且深度較淺,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樣,有時候在山崖沙岸兩旁就可以踢出來一塊狗頭金,你可以想象這樣的畫面,一位古代人行走在路上,突然腳踢到了一塊沉甸甸的物體,裡面夾雜著金燦燦的物質,他能不好奇嘛?

正是因為分佈廣泛這個原因,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文明才不約而同的認識到了黃金,而同樣的,同為人類自然都對其比較喜歡,正如同我們都喜歡看美麗的事物一樣。

古代人可不知道其中有著那麼多的化學知識,只是覺得好看,擱著很久還是金燦燦的,於是就選擇了它。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