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我每天睡兩覺,這種生活是不是很美好?


我每天睡兩覺,這種生活是不是很美好?

“ 如果我把上下班花的3個小時縮短到1個小時,空出來的2個小時就可以用來趕PPT,不必每天熬到深更半夜了!”

車上人擠人、路上車堵車,已成了上班族每天必須經歷的頭痛事,除此之外,每天的交通費一年算下來也是個不小的數字,每天上下班路上奔波4小時,還不是因為中心地帶房租太貴,為了生活別無選擇!只有無數次在心裡默唸,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可是上班之路道阻且長,敢問詩和遠方,又在何方?

英國有一項關於通勤時間調查。

結果顯示人們在上下班的路上每多花一分鐘,都會降低對工作和休閒時間的滿意度。當通勤時間增加20分鐘,人們的感覺如同降薪19%一樣。換句話就是上班路上花的時間越長,人們越不喜歡上班。過長的通勤時間一方面會讓人們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另一方面也會降低人們在休閒時間和學習時間上的支出。

清晨6點,天微微亮,這些長距離的上班族便起床忙碌起來,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匆匆洗漱帶上早餐,可能還有午餐出門,步履不停的跑到家門口的公交站或是地鐵站,開始排長隊過安檢上車。他們的生活跟別人沒什麼不一樣,就是上班時間比別人早一個小時,晚上比別人晚一個小時回到家!

大藍,26歲,湖北人,來寧2年多,職業銷售

“我住在南京牛首山,卻在下關上班。每天通勤要花3個小時。”

沒錯,我就是住在山裡的,每天出個門可想而知有多難,上班都是倒幾趟公交才能到公司,男朋友一直就住在這邊,風景環境都特別好,主要是租房很便宜,一室一廳才800塊,生活成本很低。

小林,25歲,廣西人,來寧2年,職業攝影師

“我住在仙林,在浦口上班,每天通勤要花4個小時,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的路上。”

大學一畢業就來了南京,在這裡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同時也是一份自己十分喜愛的攝影,因為事業,我開始了長距離的通勤生活。讓愛好成為自己的工作,到目前我都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老金35歲,湖南人,來寧10年多,職業設計師

“我住在橋北,在新街口上班,經常堵車,我每天往返要花2.5個小時。”

每天6點起床,自己開車到新街口,來回往返要2個多小時,開車有時會堵車,但是早點出門也就還好。是會有一點點累,但每天回家看到寶寶,一切不好都會瞬間治癒。

有時候也許我們都在想:每天長途跋涉,到底為了什麼呢?是否會感到疲憊?

有的人會說,已經習慣了,在地鐵上看看手機、處理一些工作,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在座位上坐著睡一覺,時間很快也就就過去了。

也有的人會說,為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覺得一切都值得。

時間成本與夢想的實現從來都是正比的關係,在一件事情上你付出的時間越多,就越有可能達到事情的本質。我們自身的努力比家的遠近更加具有決定作用。

我每天睡兩覺,這種生活是不是很美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起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除去工作和睡覺,2017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為2.27小時,較三年前(2.55小時)有所減少。

相比而言,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國民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約為5小時,為中國人的兩倍以上。

此外,大城市居民每天休閒時間更少,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閒時間分別是1.94、2.04、2.14和2.25小時。

曾經聽說過日本的上班族都會在地鐵上睡覺,因為通勤距離太遠,有的人甚至要提前3個小時出門上班。如今,越來越多中國人也會加入“長途上班”大軍,背後付出的艱辛體現在了每個人疲倦的面容上,也體現在了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

都說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消散,而是換了一種形式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曾經是滴入泥土的涔涔汗水,現在或許是上班族地鐵小憩中每一次疲憊卻堅定的呼吸。

犧牲的休閒時間換來了物質的豐厚,換來了個人理想的實現,換來了許多家庭的富足,也換來了飛速發展愈發強大的中國。沒有一個成功人士天賦異稟、沒有一個國家生來強大。有每天只睡4個小時的企業家、有每天“睡兩覺”的中國中堅一族、還有無數辛勤勞動為國家默默奉獻的人,又何愁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動中國”,也無需畏懼任何一方政府蓄謀的“各種戰”。

我每天睡兩覺,一覺在床上,一覺在地鐵上。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國的我!

湯溝酒業湯溝國藏為每一位中國上班族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