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如懿傳》近日首播,觀眾對於這部大戲寄予厚望,播出後迴響褒貶不一,演員雖表現亮眼,但被批

節奏過慢、廣告霸屏、周迅聲音與少女扮相讓人出戏、服化道質感差。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如懿傳》海報被指抄襲

根據最新出爐的骨朵連續劇排行數據顯示,《如懿》昨日在中國播放量為1.6億,豆瓣評分6.7,累積播放量為1.8億,是網劇第2名;而《延禧》昨日播放量則為6.1億,豆瓣評分7.1,累積播放量為97.8億,是網劇第1名。

從宣佈開拍到前期宣傳,聲勢浩大的《如懿傳》剛開播,卻被很多人預言要撲街,前三集趕客式的觀看體驗簡直在考驗觀眾的忍耐度,但看到現在,我覺得,它也許還是能搶救一下。

《如懿傳》真有那麼糟嗎?

《延禧攻略》播出在先,以文青感灰色調的“莫蘭迪色”大受好評,搭以考究史實的咬唇妝、一耳三鉗與通草絨花頭飾等,讓觀眾對於該劇的“服化道”(服裝、化妝、道具)讚譽有加。

《如懿》則被評色調太過鮮豔明麗,於正更曾在受訪狠酸“服裝像青樓”,青櫻洞房夜的喜服,頭上頂著大紅蝴蝶結,俗氣到觀眾不禁倒吸一口氣。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如懿傳》劇照

此外,眼尖網友還發現鄔君梅的耳朵上戴的疑似是米老鼠頭飾墜子,吐槽說:“劇組應該是把錢都花在演員上了的感覺……服化道老師有毒……我是不是看《延禧》看得太久了,真的覺得《如懿》的畫風有點神奇,請問米老鼠耳墜是認真的嗎?”

除了戲劇本身,連廣告也跑來搗亂,播出時畫面下方的“飛鶴奶粉”廣告遮擋字幕搞得怨聲載道,騰訊則回應是系統bug,甚至為此發文致歉,已逐步修正,但仍被抱怨廣告太多。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從《如懿傳》開播時間不早不晚被卡在《延禧攻略》開播過半的時候開始,就已經註定逃不開比較,更糟糕的是,對於習慣先入為主的觀眾來說,看《如懿傳》不僅有了種二婚的感覺,更意味著必須接受類似董潔版黑化富察皇后這樣的設定。

當然,讓觀眾接受無能的還有硬要扮演少女的周迅。如果說當年的《紅高粱》讓大家感受到40歲的周迅出演少不更事的少女仍能讓人驚喜。那《如懿傳》裡,周迅的少女感就完全不靈了,甚至還被打入到了“丫頭教”的隊伍裡。

少女青櫻的出場,是一個尷尬的開端,她和少年弘曆的青梅竹馬的美好回憶,因與個人形象相差甚遠成了被群嘲的畫面。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少女青櫻和少年弘曆的開場被認為強行裝嫩

年輕時的周迅憑藉小太平和杜心雨這兩個少女感十足的角色,打動過人的心。4年前的《紅高粱》,周迅憑藉著滿滿的少女感讓人驚歎。可是《如懿傳》開局,她流失的不只是臉上的膠原蛋白,而是不復存在的少女感,甚至還有觀眾對她顏值的質疑。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誰更優?

不得不說,於正很會營銷,他很懂得女性的心態,在越來越強調女性意識的今天,他一改傳統,所以才有了魏瓔珞這樣一個敢愛敢恨的“黑化”女主。但無論劇本如何,他都無法否認的是,這是一個披著宮鬥劇外衣的古裝偶像劇。

《延禧攻略》中的人物,雖然有著不同的愛恨情仇,但人物性格始終都很單薄。善良美好的皇后、奸詐惡毒的爾晴、痴心的傅恆、這些臉譜化的角色和女主打怪的“爽感”使得她們對這部劇欲罷不能。觀眾們一邊吐槽老一套的偶像劇,卻一邊對新型的偶像劇樂此不疲。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延禧攻略》的內核是一部古裝偶像劇

而於正就聰明多了,這樣的劇好嗎,相比較起那些靠摳圖、流量撐起的劇,它無疑能擔得上優秀二字。

《延禧攻略》的宮鬥始於聲音和畫面,《如懿傳》的宮鬥藏於無聲之間。周迅雖然沒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樣在戲中再度煥發自己的少女感,但她的演技仍然可以稱為典範。這讓人可以原諒她。

《如懿傳》究竟要講什麼?

曾經拍出過《蒼穹之昂》的汪俊,當然不只是要拍一部宮鬥劇那麼簡單。《如懿傳》卻在貌似後宮爭鬥中,從皇城深宮的人性困境入手,完成了一出善良人性敗於命運的史詩。

這樣的劇,人物註定被塑造得更加複雜。何況《如懿傳》裡埋著的,是數十個性格命運各異的人物和命運,汪俊說:《如懿傳》更多是對人性的深入挖掘,探討人性的各種可能。不能用簡單的好和壞、善與惡來評價,還有更多複雜的東西。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如懿傳》的好看,不僅在這些紫禁城女人們的宮鬥對決,更在於描出一幅現成的宮廷女子浮世繪。有人要權,有人要活,有人要愛。然而女人之間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背後,依然是“最是無情帝王家”的不變法則。

比起爽劇中所有女配都成為女主登頂之前的對手,《如懿傳》要的卻是一種後宮中命運身不由己、天地不仁的宿命感。

如果說爽劇要的是打怪過關的怪,《如懿傳》要的卻是有情有欲的人。在這,還必須糾正一點——《如懿傳》不是宮鬥劇,是人性劇。這兩者的區別,一句話說出來就是:宮鬥為了贏,如懿卻是為了輸。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汪俊在拍攝的過程中幾次三番從窗紗裡拍到劇裡的人物,是想將觀眾從自我代入中抽離出來;喝茶的皇上被太后提點,手上動作驟然停止,是為隱喻不滿;為了突出這寧靜祥和下波濤湧動而用到的鮮明色調。這樣緩慢的節奏,當然無法像爽劇一樣刺激到觀眾的觀看欲,卻能感受到導演的堅持和用心。

《如懿傳》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宮鬥劇,它是一曲“封建女性的輓歌”。無望的深宮、雲波詭譎的權謀……個人的命運在歷史裹挾之中,無處突圍。

《如懿傳》被指撲街,但它比《延禧攻略》好看太多

正如故事最後,如懿發出的那句嘆息:這一切好像都沒發生過。人生的起落分和,故事的開頭結尾,似乎都只能都歸為這一句淒涼的感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