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合肥發佈60餘起網約車違規案件

合肥發佈60餘起網約車違規案件

近日,一則“浙江溫州一女乘客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的消息引發人們廣泛關注。其實三個月前,在河南鄭州,已有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時隔之短,兩起事件,令人震驚。8月26日,滴滴出行發佈公告稱,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為了方便,也會選擇“滴滴出行”,因此和快車、順風車“打交道”的機會都不少。網約車及司機是否規範?乘客安全有保障嗎?昨日,幾位市民向記者講述了她們親身經歷的網約車亂象。 記者 徐越薔

下車不到五分鐘 就收到露骨短信

“上了車,他就一直跟我聊天,問單位地址、家庭住址。”去年6月,合肥市民汪女士通過滴滴平臺,約了一輛順風車,從公司到合肥西站附近。不料想,到達目的地後不到五分鐘,司機就發來比較露骨的消息,希望晚上一起度過,明早送汪女士回家。

出於安全考慮,汪女士立即聯繫滴滴平臺反映情況。然而汪女士得到的回覆卻是,平臺已把該司機加入個人“黑名單”。“司機這種行為會給女乘客帶來極大困擾。”汪女士對記者說,“司機無法再接我的單,那如果對其他乘客也有這種舉動呢?誰負責?”

無獨有偶,今年7月,胡女士從瑤海區乘滴滴順風車前往經開區。行程結束後,軟件對話框彈出司機的消息:下班沒?給你帶回家。“假設有個陌生人要把你帶回家,你願意嗎?”胡女士認為,“和以賺錢為主的快車專車相比,順風車社會性太複雜,目的也不明確,儘量少坐。”

平臺顯示的是寶馬 來的卻是吉利

上週,蔡女士通過滴滴順風車想要從合肥市黃山路前往外地,司機接單後,手機界面便顯示前來接客的是皖***0Z7白色寶馬。“我當時還覺得運氣挺好,順風車可以打到一輛寶馬。”在超出時間點後,司機又打來電話,稱“開過頭了”,讓蔡女士前往西二環一偏僻拐角乘車。令蔡女士驚訝的是,來接自己的是一輛紅色吉利。

按照司機的說法,那輛寶馬車在維修,因此開了另一輛車過來。“車上坐了三個男的,司機說副駕駛是他的朋友,後面的是乘客。”但當蔡女士打開軟件核實時,發現另一位乘客並未上車。“副駕駛還遞來了一瓶礦泉水,讓人生疑。當時我就取消了這筆訂單。”

蔡女士說,現在打開當時司機的頭像,還能看到車輛認證又變成了皖C****4。“如果我看到車輛後拒絕乘車,再去約車就很耽誤時間。舉報都有風險,如果涉事車主被罰來報復,後果不堪設想。”

以平臺抽成高為由 提議線下交易

日前,嚴女士打滴滴快車從蚌埠到鳳陽。司機接單趕來後,一個勁地表示滴滴平臺抽成太高,導致司機掙錢太少,希望嚴女士幫忙取消平臺訂單,私下議價。

猶豫中,嚴女士還是幫忙了,不過一路上總是提心吊膽的,“訂單關閉了,就和坐黑車一樣。要真是被這車拉的不知去向,找都找不到。”

記者通過體驗和查詢發現,使用滴滴平臺遇上司機請幫忙的情況不在少數。另外還有市民爆料,明明預約好了順風車司機,但是在距離出發時間不多久,才發現自己的訂單已經被司機擅自取消。

合肥發佈60餘起網約車違規案件

作為新興業態,網約車為市民出行帶來了便捷,但市場秩序卻有待加強。8月21日,合肥市集中公佈了一批行政處罰文書,涉及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和60餘名網約車司機。在此次公佈的案件中,主要涉及三個方面違規行為:車輛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駕駛員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滴滴公司線上提供服務駕駛員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駕駛員不一致。

例如,7月11日,合肥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工作人員在合肥汽車站附近執法檢查時發現當事人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滴滴出行APP軟件派單給駕駛員唐某某,駕駛員方某某接單後駕駛皖AU**02起亞轎車,搭載乘客從金源海鮮酒樓到合肥汽車站,被查時滴滴軟件顯示本次行程車費為17.66元。經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線上提供服務駕駛員為唐某某,線下實際提供服務駕駛員方某某,二者不一致。依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決定給予罰款伍仟元整的行政處罰。

“廣大市民尤其是女性,更需要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技巧,特別是深夜乘車出行的女性儘量選擇結伴而行,避免獨自乘車。上車的時候儘量選擇後排入座,要時刻關注司機有沒有按照正常的方向行駛去到目的地,如果發現司機有偏離行駛方向的行為,這個時候就要提高警惕。”警方表示,目前在安徽地區,只要市民安裝“皖警便民服務e網通”APP,點擊“安徽110”,就可進入報警平臺。打開“我要報警”,即可進入與民警“聊天”的界面,進行實時報警,可以發送文字、語音、視頻和位置等。此外,通過“安徽110”公眾號也可直接與110情指中心進行實時互動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