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劉備是不大可能統一三國的,不但劉備不可能,孫權也不可能。三國之中,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什麼呢?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劉備劇照

我們看一下劉備。首先,劉備的基礎太差了,他本身家裡不是豪強,是一個賣草鞋的,這樣的話,就得不到豪強的支持。沒有豪強的支持,是不可能在三國取得成就的。

這跟西漢開國不同,西漢開國,那真的是天下寧有種乎,秦國無貴種,天下皆亡人,秦國一亡,無論草根貴族都可以爭天下,因為秦國把天下掃平了,地方上沒有任何的勢力,等於出現了權力真空,誰去就能佔有一方。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但東漢末年不同,東漢未年地方豪族勢力很強,手裡有大量的土地,有經濟力,手上還有私兵,還能建塢堡,等於地方上的權力原本就掌握在豪強的手裡,一個人要想在三國建功立業,看的就是他有沒有爭取到地方豪強的支持,比如袁紹,他就是因為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所以第一桶金是韓馥白送的。這種機會,不要說劉備別想了,就是曹操也沒有的。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沒有豪強,劉備最先爭取到的一些人,不過是他差不多的小地主比如張飛,無業流民比如關羽,最多就是一些大商人的風投。他要拿著這些東西去在東漢找立足太難了。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曹操劇照

打來打去,都處在四處漂泊的地步,就連陶謙讓徐州,那其實也是假的,因為徐州不是陶謙可以讓的,陶謙本身就沒有得到徐州豪強的支持,所以他才最苦逼,手下都約束不住,手下跑去搶曹操的父親,曹操打過來,陶謙因為沒有地方勢力的支持,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陶謙讓給劉備的只是一個虛名,而不是真正的有根基的地方,所以劉備在徐州也沒有站穩腳跟,被呂布輕鬆就奪走了。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後面劉備去了荊州,也是掛靠,曹操這時在整理北方,劉備只有陪劉表喝酒擼串吹牛逼的份,眼睜睜看著亂世要結束了,自己還沒有建功立業,這才看著大腿的肉徒悲傷。

他的轉折來自危機,來自曹操打過來。曹操不打過來,就算劉表死了,荊州也不會是劉備的。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因為荊州豪強不認劉備,像劉表,就是打死不鳥劉備,曹操打過來,把劉表嚇死,劉表家收編了,荊州出現了權力真空,而靠著東吳擊退了曹操,孫權又把荊州借給了劉備,劉備才有了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地盤。

但這個時候,他還是最弱的,而且年紀也不小了,拿下益州之後,又跟東吳起糾紛,最重要的是,他的敵人永遠都那麼強大。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我們講,不勝在已,勝在彼。就是你能掌控的只是自己不敗而已,能不能勝,要靠別人,這跟足球理論一樣,你只能保證自己不失球,而進球要靠對方出現漏洞,那孫權比他年輕,明顯要比他活得長,他打孫權的主意沒戲,曹操也沒有掉鏈子,他也找不到機會,能夠在蜀地稱帝,那已經是他創業的天花板了。

劉備善用人才,但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何?

反觀曹操倒是錯失了兩次機會,一次是赤壁之戰,他跟袁紹一樣,犯了冒進的錯誤,如果不急於進攻,而是忽悠住東吳,那劉備就只有遠走交趾,曹操可以騰出手,拿下劉璋,得到蜀地,東吳不用攻,自個就會降。另一次機會,是劉備跟孫權開戰的時候,他沒有趁機進攻劉備,奪下益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