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爱人卧病在床,自己也患眼疾,交大85岁教授却将毕生心血捐给科研

有的人轻如鸿毛,有的人重如泰山。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创造的,创造的不光光是财富,更多的是“精神养料”。西安交通大学就有一位老师,他把自己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支援大西北和科学研究。

人物名片

爱人卧病在床,自己也患眼疾,交大85岁教授却将毕生心血捐给科研

俞茂宏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材料强度理论和结构强度理论的研究者

俞茂宏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大西北

1958年,24岁的俞茂宏面临着人生中一场重要的抉择。

毕业分配至交通大学后,俞茂宏因为身体羸弱,组织上考虑他不必西迁。但凭着支援西部的热情和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俞茂宏依然选择随交通大学西迁。

爱人卧病在床,自己也患眼疾,交大85岁教授却将毕生心血捐给科研

马路不平,电灯不明,夏无大树遮阳,冬无暖气御寒。但随性的俞茂宏却觉得初来西安的生活“蛮不错”。

“西安没有黄梅天,冬天也没有风,比上海暖和。当时我住在单身宿舍,吃完饭后经常去周围的农村散步,一抬眼就可以望到南山。”俞茂宏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生活,扎根西部,奉献几十载的光阴,他安贫乐道,学术之源,奔腾不竭。

科学之路对于俞茂宏来说没有尽头

来到大西北,俞茂宏就一心一意钻研科研。

1959年,俞茂宏在进行材料强度实验时发现,实验结果与基于经典强度理论计算所得的结果总是无法完全匹配。那时学术界有一种普遍性观点,认为强度理论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很难再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执拗”的俞茂宏没有随波逐流,为了探究原因,他独自一人走上了一条寂寞、清苦的探索之路。

爱人卧病在床,自己也患眼疾,交大85岁教授却将毕生心血捐给科研

自此以后,俞茂宏几乎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他曾为了解答一个问题熬夜至天明,也曾为了一个假设阅读了一千多篇文章。为了将图表达得更清楚,他会反复修改几十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1年,俞茂宏提出双剪概念,并推导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突破了“最大剪应力”这一传统的“单剪”概念。

一直到1991年正式发表统一强度理论公式,俞茂宏整整用了30年时间。此后俞茂宏又用了20多年的时间,使统一强度理论更趋完善。虽然艰苦,可他却乐享其间。

2011年,俞茂宏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在当年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11月,俞茂宏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爱人卧病在床,自己也患眼疾,交大85岁教授却将毕生心血捐给科研

到今年年近85岁的俞茂宏教授,眼疾已经十分严重了,眼底黄斑病变,眼睛视力下降到0.15。面对身体上的疾病,俞茂宏依然没有终止科研。最终俞茂宏在秘书的帮助下完成了5专业著作的出版.

只要科研进步,俞茂宏再贫寒也乐得其所

2015年11月,俞茂宏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就在获奖后一周,他便将奖金20万港币悉数捐给学校,专门设立力学学科优秀研究生培养基金。

“20万相比于其他的捐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希望用这笔奖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静下心来做研究。”

俞茂宏教授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爱人这几年一直卧病在床,自己的眼睛也需要治疗,但他毅然捐出心血成果所获去支援学科建设和发展,心中挂念的都是学生和学术。

一个耄耋老人,原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年。但是俞茂宏他不愿意,他要做一个时间的赛跑者,他要为中国科研的进步,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学术传承贡献最后一点力量。他是春蚕,是蜡炬,因为有他,交大之树,遒劲参天。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头条号

部分素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