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中法戰爭中的張之洞與李鴻章2

中法戰爭中的張之洞與李鴻章2

中法戰爭

無將士,無謀士,無靠山的三無司令張之洞會如何出招,中法戰爭一觸即發,張之洞又會如何應對呢?張之洞站在一幅地圖前,仔細思考這作戰路線。此時的他已經疲憊不堪,他已經連續三個月勘測邊防地形,諮詢專家意見,制定軍事路線,在此期間,他沒有睡過一天好覺。最終,他將抗擊法軍的戰場制定為東路,西路,中路。

中法戰爭中的張之洞與李鴻章2

張之洞作戰地圖

為了此次大戰,張之洞買了兩門大炮,還造了四艘戰艦,總共耗資125100兩白銀,俗話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如果光靠買,那可真是個無底洞。張之洞有霸氣,可是他沒有家底,於是他開始自己購置機器來製造槍炮,為此又花了29580兩白銀。李鴻章納悶了,張之洞哪來的這麼多錢。原來張之洞是靠管理“闈姓”的一種賭博收取的合法營業稅收和辦理營業執照收取的錢。正是由於張之洞的這種狠勁,化解了一場危機,原本遊弋在南海的法國海軍悄悄退去了。

中法戰爭中的張之洞與李鴻章2

中法戰爭圖片

1884年7月3日,法國大軍用大炮轟開了福建的大門,福建水師卻還做著春秋美夢,措手不及,遭遇慘敗。半小時,9艘戰艦被擊毀。700多名水師官兵命喪黃泉,可法國僅有2艘戰艦輕傷,死亡6人。馬尾海戰的慘敗,讓全國群情激憤。1884年8月26日,清鎮府下詔對法宣戰。嚐到甜頭的法軍有隊臺灣基隆發動進攻,當時守臺的是劉銘傳。儘管殊死抵抗,仍無濟於事。他想到了他的老上司李鴻章,但李鴻章卻給他發了一封電報:“以北洋艦小不足當鉅艦,無從赴援入告,勉銘傳固守,不能救也 ”

中法戰爭中的張之洞與李鴻章2

中法戰爭

收到電報的劉銘傳絕望了,但又有一封新的電報、又讓一切重現生機。這封電報就是張之洞給發來的,他說:“欲濟械,通信,有何法,有便即示數語為慰,尊義如有保臺良策奇計,祈示,能代謀者必竭力”他意思就是說他很想幫助劉銘傳,於是張之洞不顧一切把大量物資運送到了臺灣,正是這些援助,讓臺灣守軍撐過了最艱難的歲月,讓法軍的封鎖計劃全面破產。

中法戰爭中的張之洞與李鴻章2

法軍士兵

海戰中中國軍隊是吃足了苦頭,那麼在陸路戰場呢?形勢似乎也不容樂觀,鎮南關即將失守,涼山戰役潰不成軍,一切似乎岌岌可危……

(關注作者,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