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客觀解析:足協“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的優劣得失!

今天上午,一則中國足協即將出臺“限薪令”的新聞引爆了足球界。這是一項意義深遠、影響巨大的規則,如果真要施行,肯定會對中國足球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是害是益,目前來說只能是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筆者與諸君一起分析一下這則規定的優劣得失。

客觀解析:足協“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的優劣得失!

首先,這次限薪令的內容是什麼?據媒體透露出來的消息,其大體意思為:職業俱樂部一線隊註冊球員的總薪資不超過俱樂部年盈虧平衡計算中,收入總額的75%。

由於沒有更加詳細的細則,僅靠目前的這段描述,還是會有很多歧義。比如,雖然對球員的薪資做了註解,其包含獎金、簽字費等,但包不包括肖像權所產生的廣告收入呢?另外,“俱樂部年盈虧平衡計算中,收入總額的75%”這句話裡面的涉及的專業術語,也需要資深人士重點解讀。

客觀解析:足協“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的優劣得失!

暫時擱置有歧義的內容,我們先來分析這項規則的一些優點:

第一,目前球員們的普遍高薪,是近幾年足球泡沫催生起來的,對於有些俱樂部來說,是一種不得不的跟隨潮流。在其他影響因素不變的前提下,俱樂部當然希望成本越低越好。限薪令無疑會降低成本。

第二,為了吸引大牌外援,中國各家職業俱樂部不得不採用高薪的方式,加上有些俱樂部大肆囤積國內優秀球員,導致國內球員的年薪也大幅上漲。然而大牌外援引進了,國內球員的工資高了,中國足球的水平提高了嗎?接下來該不該繼續燒錢引進大牌呢?這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以中國足協此前頒佈的外援轉會調節費制度來看,他們覺得不應該繼續燒錢了。姑且認為他們的看法是對的,那在此前提下,此次限薪令絕對會對大牌球員的引進產生巨大影響。

第三,客觀來講,大牌外援減少後,會一定程度上提升國內球員的競爭力。

第四,從世界足球的角度來講,國內球員的水平與薪資和身價之間的關係遠遠不相符。迴歸正常也許是一種正常,只是也許。

影響從來都是一分為二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那麼這個限薪令目前有什麼不積極的影響呢?

首先,大牌外援的引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足球的觀賞性,從而促使中國足球商業價值的提升,近年來中超的天價版權就是例證。這筆巨大的商業收入,對中國足球範圍內一些商業開發不足的領域,比如中國女足,中國青少年足球等,是起著非常有意義的補貼調劑作用的。如果大牌外援減少了,商業價值隨之大降,中國女足和青少年足球方面,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其次,俱樂部目前的合同體系已經與大牌外援和高薪國內球員形成一定穩定性了,限薪令後一旦發生鉅變,那就會像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突然急剎車,後果怎樣,誰也不敢說。

第三,球員的薪水由高到低,肯定會影響狀態。而且俱樂部怎樣重新跟球員談合同,會是件非常艱難的工作,動輒可能就會發生主力球員流失。足協發佈限薪令的同時,必須對俱樂部出臺保護措施。否則對俱樂部來說就是出難題了。

第四,球員薪水低了,對於青少年足球的培養也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足球遠動員收入低,家長們還會熱心送孩子去踢足球嗎?

第五,各俱樂部的收入情況是不一樣的,有些小俱樂部本來就收入低,如今又因此限制了球員薪水,怎麼可能會留得住高水平球員?沒有高水平球員,那俱樂部成績肯定會繼續低迷,俱樂部成績不佳,收入肯定受影響。如此以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小俱樂部更加沒法生存。

客觀解析:足協“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的優劣得失!

除此之外,我國社會歷來都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先例,你控制了球員的薪金,那俱樂部通過別的方式給球員暗地裡加薪怎麼辦呢?在足協監察不到的地方,如果被別有有心的俱樂部找到漏洞,並使之大行其道,豈非即導致限薪令成了擺設,又破壞了社會風氣,最終落個貽笑大方?

以上就是筆者列舉的限薪令的正反兩方面影響,歡迎指正,也歡迎補充,至於真正的影響會是怎樣的,只能留與後來者評說!

本人魯能球迷,歡迎和感謝您能關注我的頭條號,期待與您一起聊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