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立秋剛過,我的小心思就被“秋”牢牢勾住了。秋風起,蟹腳癢,不出一個月,全國各地的飯桌上,紅彤彤黃澄澄的蟹即將成為主角,在和這些“鐵甲將軍”做鬥爭時,一杯好的黃酒更是必不可少。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喝黃酒的往往是叔叔爺爺輩,一小碗黃酒,既過了酒癮,又驅寒暖胃。近些年,黃酒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日常生活裡小酌一杯。關於黃酒,我們談的多,喝得多,瞭解的卻很少。元紅、加飯、花雕都是什麼意思?20塊的黃酒與500塊的黃酒有什麼區別?黃酒是越老越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挑選一瓶好黃酒。

目錄

01 | 一瓶好的黃酒是如何釀成的?

米 | 麥曲 | 酒藥 | 水

02 | 如何按照我的口味挑選黃酒?

元紅 | 加飯 | 善釀 | 香雪

03 | 買回家的黃酒可以放多久?

04 | 顏色越深的黃酒質量越好嗎?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一瓶好的黃酒是如何釀成的?

說起黃酒的品質,就得先從它的釀造材料說起,黃酒釀造以稻米、黍米等穀物和水為原料,以小麥、大麥、麩皮為輔料。在紹興黃酒的釀造中,人們形象的把米、麥曲、水分別比作“酒之肉”、“酒之骨”、“酒之血”。原輔材料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酒的風格和質量,而不同地區獨有的品種則帶來了頗具個性的風味,比如南方的糯米黃酒,北方的黍米黃酒,福建的紅曲黃酒,這樣看來,黃酒也是一種風土產物了。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荷葉封缸

大米可以分為糯米、粳米和秈米,其中糯米是最好的釀酒原料。糯米里的澱粉含量要高於其他稻米,且多為支鏈澱粉,因此在蒸熟時更易糊化,釀成的黃酒口感也更為醇厚甜潤。除了澱粉外,糯米所含的蛋白質等其他成分很少,這避免了酒裡雜味的產生。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麥曲

光有米是釀不成酒的,這個時候就得靠酒麴了。不同地區釀造黃酒所用的酒麴不同,紹興黃酒裡常用的是麥曲和酒藥。將小麥破碎後壓成方塊狀,在適當的水分和溫度條件下,小麥裡具有糖化作用的微生物開始生長繁殖,這些微生物可以將大米中的澱粉分解為糖分,為發酵做準備。黃酒的複雜風味裡獨一無二的“鮮”也要歸功於小麥裡的麥膠蛋白。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準備麥曲

酒藥

酒藥又稱小曲、酒餅,是我國特有的糖化發酵劑。紹興黃酒的酒藥由新鮮秈米和辣蓼草粉加水調和而成。辣蓼草是紹興本地生野生植物,含有豐富的酵母和黴菌生長素。一般從頭伏天開始採集,小暑到大暑製作,最晚不過白露。經驗豐富的老技工在製作酒藥時,能將微生物繁殖環境調節到最佳狀態,為酵母和黴菌提供良好的條件。酒藥是黃酒釀造過程裡的“秘密武器”,每個酒廠都有自己的獨門配方,所釀黃酒風格口味的不同也往往取決於此。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製作酒藥

水是黃酒最主要成分之一,浸米、蒸飯、衝缸都離不開它,水的酸鹼度、硬度和礦物質含量直接影響到酒的質量,所謂“名酒必有佳泉”,紹興黃酒的成功和它所用的鑑湖水是分不開的。稽山上礦產豐富,湖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高,冬天的鑑湖水不清不濁,過濁的水釀成的酒失去清氣,過清的則釀出的酒質地單薄。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蒸飯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如何按照我的口味挑選黃酒?

和葡萄酒一樣,黃酒也根據含糖量的不同分為幹型、半乾型、半甜型和甜型。在大家最熟悉的紹興黃酒中,這四種類型分別對應:元紅、加飯、善釀、香雪。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元紅

幹型的黃酒以紹興元紅酒為代表,由於產量不多,它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並不高。在古代,這種酒釀好後裝瓶的甕均漆成紅色,因此得名“元紅酒”。這種酒在發酵時進行的很徹底,幾乎沒有殘糖,酒液顏色橙黃透亮,酒精度在15~16度左右,口感通常比較單薄,適宜配蔬菜類、海鮮蝦、蟹類菜餚和海蜇皮等冷盤。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加飯

加飯酒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黃酒,酒精度在16~18度左右。與元紅相比,因在釀酒配方中增加了米飯的用量,用水量相應減少,故名“加飯酒”。加飯酒的釀造週期長達三個月,酒的含糖量更高,口感綿柔,酒體也更醇厚,適宜配肉食、大閘蟹等濃味菜餚。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我們常常提到的“花雕酒”其實就屬於加飯酒。陳年加飯酒的罈子上經常刻有花紋圖案,貯藏在花紋酒罈的酒稱為“花雕”。武俠小說裡,各路英雄好漢佩劍一扔,桌子一拍,“老闆,來壇上好的女兒紅!”,這裡的“女兒紅”其實就是花雕酒。坊間流傳,舊時紹興的人家誕下女孩後,要將親友送來的一罈花雕酒埋在酒窖裡,在她出嫁之日將這壇酒拿出來招待賓客,此酒便被稱為“女兒紅”,過了這麼多年,故事已經難辨真假,而濃郁的酒香卻留了下來。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善釀

善釀屬於半甜型黃酒,它以陳年的元紅酒代替水進行發酵,這樣釀成的酒含有更多的殘糖。因為用釀好的酒再來釀酒,所以稱之為“善釀”。善釀醇香濃郁,鮮甜醇和,酒體協調,搭配葷素都行,尤以雞鴨類白肉為佳。

我們常聽到的“太雕”只是商品名稱,通常選用優質的陳釀加飯和善釀勾兌而成。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香雪

香雪酒用黃酒酒糟蒸餾得到的50度“糟燒”烈酒替代元紅作為釀造用水,且釀造時不加入麥曲,因此酒糟色白如雪,又香又白,得名“香雪”。香雪酒有鮮甜醇厚的口感,可搭配甜菜類菜餚。因為它相當於葡萄酒中的“加強型”甜酒,因此適宜冷飲。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買回家的黃酒可以放多久?

很多人在購買黃酒的時候,都會根據年份來挑選,黃酒瓶身上的“8年陳”、“12 年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在釀造香檳的時候,通常會將幾個不同年份的酒混合在一起,也就是大家常說的“NV”,黃酒的釀造過程裡同樣會將不同年份的黃酒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黃酒的國標規定“銷售包裝標籤上標註的酒齡,以勾調所用原酒的酒齡加權平均計算,且其中達到所標註酒齡的原酒不低於50%”。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舉個例子,一瓶8年陳的黃酒,至少含有一半陳釀了8年的老酒。當然,也有不進行混合僅使用同一年份老酒釀造的黃酒,這種酒一定會在瓶身上通過各種方式告訴你“咱可是單一年份的”,價格也自然要貴上許多。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越老的黃酒越好呢?眾所周知,黃酒是一種依賴於時間雕琢的酒,紹興黃酒便以老酒出名,年輕的黃酒酒精感往往較重,口感也比較生硬,隨著陳年,酒精會變得柔和,口感也更加圓潤優雅,“陳年酒”的確是越陳越值錢。然而和葡萄酒一樣,黃酒的陳年也是一個“上坡與下坡”的過程,一般來說,

品質越好的黃酒可以陳年的時間越長,而超過一定的年限,其口感和口味便開始走下坡路。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因為黃酒對儲存條件極為苛刻,“陳年”一般指的是在酒廠的酒罈裡,一旦出窯分裝到酒瓶,微環境就會發生改變,所以大家還是要重視黃酒的保質期,一般短則12個月,長則5、6年,可別買一瓶好酒放上個十幾二十年再喝呀,可能變醋咯!

至於黃酒該怎麼喝,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過對於質量高、品質好的黃酒,冰鎮是最佳的飲用方法。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顏色越深的黃酒質量越好嗎?

不同年份的葡萄酒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不同年份的黃酒亦然。傳統紹興黃酒在剛釀造完成時顏色極淺,隨著經年累月的陳年,酒體的顏色會漸漸變為金黃色、橙黃色、甚至褐色。如果我喝到了酒體顏色為褐色的黃酒,是不是就代表著它是一瓶品質極高的陳年老酒呢?

其實不然。如果你注意過黃酒的背標,就會發現大部分市售黃酒都添加了焦糖色。焦糖色是一種食品著色劑,在威士忌和許多軟飲中也常常會被使用,國家標準允許在黃酒裡添加一定量的焦糖色。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添加焦糖色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年輕的黃酒”顏色淺,為了營造出一種“陳年感”,只好加點顏色,讓消費者產生一種“這酒也有些年頭”的錯覺。原因之二在於黃酒顏色的統一。黃酒的釀造過程裡,很多因素都會對其顏色造成影響,這使得最後裝瓶時同一批次的酒會出現顏色不一的現象,於是索性添加焦糖色,大家顏色相同,看起來也就齊齊整整。

既然是國標允許的,我們大可不必擔心焦糖色的安全問題,不過即使它能讓黃酒變得“更好看”,額外的添加對於高品質的陳年黃酒依舊是多此一舉。由此看來,黃酒的顏色並不能作為判斷黃酒品質的一個標準。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除了焦糖色,一些新型黃酒還會加入枸杞、桂圓等來調味,這種酒通常使用未經陳年的年輕黃酒釀造,本身的味道缺乏層次,加入的調味品恰恰彌補了這點,讓黃酒變得更易飲用,價格也更為平民。

話說回來,黃酒的魅力終究來源於發酵和陳年,微生物和時間足以賦予黃酒複雜的風味和柔和的口感,不做任何額外的添加,才是黃酒最本真、最迷人的滋味。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如今,越來越多的酒廠開始施行工業釀造,人工酵母、人工糖化劑更是層出不窮。工業釀造固然能提高黃酒的產量,然而真正能給人驚喜的還是依循傳統工藝釀造的黃酒。夏天準備酒藥,立冬投料開釀,老師傅開耙,最後用荷葉封缸,跨越了3個季節的釀造,每一個步驟都體現了“順應天時”、“天人共釀”,更凝結了釀酒師傅的濃濃心意。捧一杯這樣的黃酒在手裡,酒色淡金,酒杯裡光澤流轉,宛若琥珀,入口滿是米香與鮮香,細細品嚐,還能感受到果香、蜜餞等複雜風味,口感柔順,回味悠長。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寫到這兒,饞了,黃酒備好了,買蟹去。

20塊的黃酒和500塊的黃酒到底哪裡不一樣?超實用黃酒購買指南

文 | 宋宇翔

© 知味葡萄酒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