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新時代下的內容三重觀 大眾點評:這篇文章送給你,免費!

2018.08.04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內容得人心」

無論是在短視頻領域還是電商領域,靠著內容攻城略地已經成為了業內常態。

昔年,團購盛行,大眾點評靠著內容,殺出重圍。今朝,電商漸固,小紅書亦是靠著內容燒紅了半邊天。曾經,以為短視頻的江湖,快手獨大,但當抖音挾著內容而來,快手的江山被推到了彼岸。

細心點,你會發現,這些年火起來的APP,幾乎都飽含著內容的身影。美圖秀秀,微信,網易雲音樂,王者榮耀······

2018年5月份,去“飯爺”錄製節目,林依輪說:“天貓為什麼熱衷飯爺,故宮為什麼選擇飯爺,為什麼飯爺可以賣39,49,甚至59一瓶,因為兩個字:內容。”

新時代下的內容三重觀 大眾點評:這篇文章送給你,免費!

——那麼,被業界捧上了神壇的內容,究竟是何方神聖?又該怎麼做?

1、究竟什麼是內容?

互聯網人給出瞭如下解釋:網頁上的文字和圖片。

搜索內容運營的崗位職責,你可以得到:如果我們把文字、視頻、語音、圖片等等一切信息載體都叫做內容,運用這種信息載體的營銷就叫做內容營銷。言下之意:內容為文字、視頻、語音、圖片等等一切信息載體。

如此理解,你會發現內容清晰卻模糊的,表面上形跡分明的出現在你視野裡,你卻難以抓住,你只能看著別人內容玩得風生水起,自己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次次上演一頭扎進去,扎得越深越找不到回來的路的戲碼。

遍觀這些平臺,我發現,這些平臺欠一個解釋。這個時代,內容應該被重新定義。

這個時代,內容應該有三重觀。

第一重觀:有形的信息載體;

即文字、視頻、語音、圖片等。

第二重觀:信息轉換與延伸;

視頻可以轉換為文字、音頻、圖片、動圖,還可以切割為短視頻,文字可以轉換成音頻、漫畫、視頻等。文字還可以進一步發掘深度。可以從各方面延展。

以藥品為例,說明書是內容,那再加個視頻說明,再加上用戶使用心得等等,算不算內容呢?

第三重觀:打破有形 漸趨無形,把偶然昇華為現象級產品。

以快手和抖音為例,快手短視頻,視頻挨個排放,就像短視頻市場,琳琅滿目,堆滿了各種短視頻,你說,快手上有內容嗎?有,也沒有。

對標抖音,以騎馬舞為例。在抖音,騎馬舞不是一個孤立視頻,而是一個專輯,你點開,就可以跟著伴奏跳騎馬舞,在這個專輯裡,你也可以看其它人的騎馬舞,騎馬舞在這裡格外潮流。

換言之,抖音將一個偶然的視頻,昇華為了現象級產品,變成了一種現象。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抖音活得那麼快,堪稱病毒傳播,因為但凡來一個好玩的,抖音都會推出一個專輯,大家一起玩。以前有海草舞,現在有隔壁泰山。

平臺欠你們一個解釋,這個解釋是:內容不該拘泥於形式

文字、圖片、視頻是死的,內容是活的。堆積不叫內容,能活過來的才叫內容。

新時代下的內容三重觀 大眾點評:這篇文章送給你,免費!

——孤零零的不叫內容,放之情景,多角度表達,形象再現,讓人人都能看到參與的才叫內容。

2、內容究竟應該怎麼做?

無論是抖音還是小紅書做內容都有著三個邏輯:

一、緊盯人群

根據平臺調性選擇人群,根據人群再做內容。

小紅書已經火得一塌糊塗了,但很多人卻沒有聽過小紅書,原因何在?你不是小紅書主打的人群。

數據顯示,小紅書86.8%的用戶都是女性。如果你說這是眾多女性無意識走到一起的,那就太牽強了,背後是小紅書內容在吸引。

小紅書在內容上主要提供時尚、護膚、生活方式上的相關指南。雖然現在有18個話題,但一開始小紅書只做美妝、護膚、市場穿搭這些話題。想幹什麼,不用贅述了吧?

抖音亦如是,主要是95後的人群(app甚至宣傳的是00後),使用者人群可以分為兩大類:內容創造型【主要是通過該平臺展現自己,滿足自身的表現欲】和觀看潛水型【主要是通過該平臺來消耗時間,同時獲得娛樂】。

這些人就是喜歡潮,喜歡玩,喜歡酷炫,於是抖音在內容上,就貼近玩,潮,酷炫。抖音真讓95後顫抖了起來,連帶90後也一起共振了。

緊盯人群是聚焦用戶,但深層次考驗的是對於人性的把握。

二、有趣、有範、有用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內容如是。

所謂有趣就是有意思,有玩頭,玩得好,我也想玩。抖音視頻深切闡述了這一點,刷完後你都能有這種感受,這些人真會玩,應該都是城裡的吧?

什麼樣的內容有趣?反映有趣的人,有趣的生活的內容有趣,針對現象人物的話題展開的內容有趣,跟熱點結合的話題有趣。即使他(她)並那麼有趣,看起來有趣就行。

還有個有趣是玩法。玩法有趣,小紅書採用了筆記的方式。不需要長篇累牘,就簡簡單單的心得分享,信息分享。無需特別的內容創作的門檻。

其次是有範。有範就是內容有B格。可以不高檔但要大氣,可以不上檔次但要有檔次。小紅書分享盡皆精緻生活,精緻怎麼能無範?裡面內容主基調:掌握潮流那群人是怎麼生活的,怎麼健身的,明星是怎麼保養的?為此還特地請來了范冰冰等明星來坐鎮。

全是精緻的小姐姐,試想,內容怎麼能不有範呢?對於愛美、愛時尚的女孩男孩,這就是範。

最後是有用。一切不以有用為目的的內容都是耍流氓。很多自媒體正在犯這個錯。你的內容真的對用戶有用嗎?身體上,心靈上?

有用不夠,還要好用。小紅書分享精緻生活,更多的是教你怎樣精緻生活,穿搭技巧,化妝技巧,護膚技巧,選東西技巧。還有小姐姐用後感受,店鋪地址。一切就是為好用服務。

為了好用,小紅書和抖音都有一個特點,專輯化。即將某類作品歸類。抖音上,將舞蹈歸類。小紅書上,將用戶筆記歸類。搜索內衣,出來全是內衣筆記。

三有內容是內容的標準,但落到實處是延續的第一邏輯,緊盯人群,捕捉人群人性。

三、官方和用戶聯動 PGC引導UGC

內容為王的時代得靠UGC來成全,但在UGC成長起來前,PGC才是核心驅動力。小紅書用戶筆記在經過系統推薦前,小紅書會特意二次編輯,梳理出重點。

小紅書定期推出新的社區活動,同步推出新的貼紙,用社區活動引導用戶進行曬物習慣訓練,讓用戶跟隨活動一起曬,讓曬物變成習慣;並設定不同的主題,讓用戶跟隨主題去曬,讓曬物變得有成就感。

小紅書在引導UGC內容的產生。這方面抖音也深諳此道。定期就開發新玩法,引導用戶參與。

PGC引導UGC。就是家長帶領孩子成長,等孩子長大,然後放手讓孩子去飛翔。

新時代下的內容三重觀 大眾點評:這篇文章送給你,免費!

一一左為小紅書界面,右為大眾點評界面

3、抄襲別人的內容可行嗎?

近日,小紅書官方微博及其部分內容作者紛紛投訴大眾點評,稱其未經授權抄襲其大量內容,甚至出現了自己的“山寨賬號”。據瞭解,抄襲的數量在百萬條量級!

對此,大眾點評對此次“抄襲門”作出回應,稱接到投訴後已立即採取相關措施,27日完成所有內容排查與全部清理下線,並通過技術手段確保該類問題不再出現。

百萬條量級,大眾點評卻沒反應過來,等到投訴才處理,大眾點評難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嫌疑。內容上還有小紅書的logo,這樣搬運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抄襲其它平臺內容,固然可以省時省力,一時得利,但內容產生背後,是平臺內容運營的邏輯,是批量、持久產生內容的能力,是目標用戶人性的捕捉,即使匹配了人群,沒有匹配有趣有範有用,又有何用?

作為平臺,想以內容取勝,照搬內容只是捨本逐末。從機制上予以梳理,建立出內容產生機制,才是長久之道。

最後,回到之前的問題:何為內容?

內容應該是這樣的,它不是文字,不是圖片,不是視頻,而是讓產品立體、有生命的方式,它沉澱產品的精華,驅逐產品的浮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