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上海中考新規考15門,莫非要打造超級初中生?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補補補,家長的痛苦;

錢錢錢,動力的源泉。

上海中考新方案公佈,一石激起千層浪。考試改革歷來萬眾矚目,它左右著無數考生的前途和命運。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文化、教育的排頭兵,其一舉一動,更是吸引了全國的目光。新方案內容很長,下面劃兩項重點。

重點一:考試科目增加到15門

考試科目共計15門,其中記分科目8門,等第科目7門

記分科目包括:

1、語文150分

2、數學150分

3、外語150分

4、道德與法治60分

5、歷史60分

6、體育與健身30分

7-8、綜合測試150分(注:實際內容包括物理和化學,還涉及地理和生命科學,故至少應該按照2門課來看待。)

等第科目包括:

9、地理

10、信息科技

11、生命科學

12、科學(此"科學",莫非其他課程不"科學"?)

13、社會

14、藝術

15、勞動技術

1-8合計750分,其中外語考試增加了聽說內容。有些課程包括平時成績,綜合測試包含實驗操作。9-15按照等第,評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隨教隨考。歷史8年級2學期考。其他記分的科目9年級2學期考。

有專家說"全學、全考、全用的導向是為了引導學生在初中階段打好基礎,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過度偏科。而且考試內容以初中課程標準為依據,不會過深過難,因此負擔是可控的。"

這裡長嘆一聲,唉!現在的學生和家長是越來越難了。

二、錄取方法變化,民辦初中受限

改革後,初中升高中,有三條途徑。分別是:1、自主招生;2、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3、統一招生錄取。下面通過一張表,來說明學生進入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途徑:

上海中考新規考15門,莫非要打造超級初中生?

選擇生源的學校主要是民辦初中。民辦初中的吸引力在於高升學率,即升入市級重點高中(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可能性高。通過上表,可看到新規為民辦初中設計了"天花板",總名額中的35-45.5%被劃歸公立初中。剩下的名額還需和公立初中競爭。

這種改革和當前的國家整體改革思路一致,即更強調公共資源的公平性。

民辦初中的教育資源,優秀教師,主要來自公辦學校。甚至很多民辦初中是直接從公立學校轉制過來的。民辦初中通過高薪挖人,比自己培養人才風險低,成本低,見效快。通過強化應試的方式,提高升學率,以吸引優秀的生源。優秀的老師和尖子生都被挖走了,公立學校的日子每況愈下,導致更烈的擇校潮。民辦初中越發走俏,家長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金錢。

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是國家用公用資源培養起來的,最後成了民辦學校的賺錢工具。這正是用窮人的資金補貼富人的不公平行為。必須予以糾正。

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本次改革是正本清源,對普通家庭來說利大於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