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合水粉葛高產栽培技術

合水粉葛高產栽培技術

合水粉葛產地位於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年降雨 1913mm,年平均氣溫 22℃,年日照量達 2100h,全年無霜期達 360d 以上,具有顯著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特性;更合鎮總面積約 365km 2 ,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及臺地,中部為合水河河流谷地或小盆地,以紅壤、沖積黃色沙壤土為主,疏鬆肥沃,造就了合水粉葛得天獨厚的生產環境。

合水粉葛主要有細葉粉葛、大葉粉葛、蒼梧粉葛、紫葛四種,外觀呈橄欖形、紡錘形,長 15~25cm,寬 10~13cm,基部截平或急尖,塊莖鬚根少,無分叉,輕微皺褶,呈黃白色,葛肉乳白色,味道甘甜,無渣,澱粉率高,質量、口感在同類產品均屬上乘。合水粉葛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黃酮,葛粉富含澱粉 76.14%,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葛片和葛粉均可入藥,有清涼解毒,降血糖、解酒的功效。莖蔓可作繩或編織用,也可做綠肥。同時也是眾多粉葛食品加工廠家優質的原料,得到廣大民眾的青睞。合水粉葛暢銷珠三角地區,遠銷歐美、日本等國家,據不完全統計,2017 年產量 22500t,銷售額 6300 多萬元。由於葛根開發具有很好的前景,人工栽培利用逐漸引起人們重視。現將人工露天栽培方法介紹如下:

1 選好良種、育好苗

(1)育苗方式:①種子育苗,又稱有性繁殖育苗。②無性繁殖,即採用葛藤(蔓)來育苗。其育苗方法有兩種:a.壓藤育苗:是利用已栽種五個月以上的葛藤就地進行壓藤育苗;b.扦插育苗:是用葛藤扦插育苗。

(2)苗圃選擇。粉葛的育苗地應選擇交通方便、背風向陽、地勢較高、土層深厚(30cm 以上)土質疏鬆肥沃,排灌較方便的沙壤土,以中性土壤為佳。育苗要求集中連片,苗地四周無廕庇,無畜禽危害。

(3)苗床準備:①整地,育苗地要經犁翻曬白,然後把泥團充分打碎,除草,每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或土雜肥 1.5~2.5kg。畦面平整後可用 2000 倍 2.5%適樂時藥液,或 200~300 倍農抗 120 藥液,用量為每 0.067hm 2 300kg 水,進行土壤消毒;②起畦,起畦規格:畦寬 100~150cm、高 25~30cm,溝寬 40cm,深 40cm,土墩建在畦的一側,土墩直徑為 30cm,高度為 20cm,畦面呈龜背形。在苗圃周圍因地制宜開一條深 40~45cm,寬 35~40cm 的排灌溝。

(4)防寒,可用塑料薄膜覆蓋防寒。用 200cm 左右的竹片或小竹條,在苗床上插成拱形,每隔 35cm 插一根,然後蓋好塑料透明薄膜,沿四周用土塊或其它物品壓實。

(5)採種的方法:①選擇呈橄欖形、大小適中、皮色光滑塊根的植株留種;②在確定留種的植株上選擇葛蔓粗壯適中,節間較密,大小適中、無病、無蟲口、芽眼粗壯飽滿,離頭部 50~150cm 的部分,作為種苗;③過於粗壯和過於纖弱藤條不宜留種。

(6)種苗消毒:①用 50℃左右的溫水泡浸 30min;②用 75%甲基託布津 500~700 倍或 2.5%適樂時 2000~3000 倍浸種 10min,然後用清水冼淨。

(7)種苗催芽。葛藤選定後,要及時催芽,粉葛的催芽時間在冬至前後最佳,催芽方法用土埋催芽法,以 5~10 條葛藤為一捆,將其平放于田中,然後蓋上 10cm 左右沙壤土,淋水保持土壤溼潤。

(8)育苗:①育苗時間在大寒至立春之間,育苗應選擇溫度在15 度以上的晴朗天氣進行;②育苗方法將選擇好葛藤,以一個葛芽為一段,將葛藤切成 6~8cm 的小段,切蔓要求葛藤的芽要上短下長,上下比例為 1:6,切口一定要平整。然後稍為傾斜插在苗床上,苗距 3cm×3cm,插的深度以葛芽剛好平貼土面為準。

2 整地栽種

(1)基肥:耕時施足基肥,基肥應以溝施為主,每 0.067hm 2

(畝)施土雜肥 1000kg 和 15-15-15 的優質硫酸鉀複合肥 50kg,離粉葛種植點 20~30cm 處溝施。

(2)定植:①定植時間:一般在農曆雨水節氣前後,選擇氣溫穩定在 15 度以上的晴朗天氣下進行定植;②種植的規格:整種時每 0.067hm 2 (畝)種 400~500 株,株距為 90~110cm;間種時每0.067hm 2 (畝)種植 330 株,株距是 100cm;③定植是方法是將種苗直插,插的深度為以葛芽剛好貼地面為準,插後淋足定根水。

3 田間管理

(1)整蔓:要以先促後控為原則,一般以種芽所生長的枝條作為主蔓,若主蔓受傷應選擇最近頂部所分生出來的側枝作為主蔓,主蔓長度 150cm 以下的側蔓全部摘除,主蔓長度 150cm 以上的,保留側蔓。

(2)引蔓上架:當主蔓生長有 70~80cm 高時,要及時進行引蔓。引蔓的方法,離植株 30cm 處插一支尾徑 2~3cm、長 250~300cm 杉條(或其他竹木條)進行引蔓上架,綁好,逆時針方向引蔓。引蔓最適家在天氣晴朗、無風條件下進行。

(3)第一次露頭:當主蔓長到 200cm 左右時第一次露頭,控制葛頭膨大。露頭最好在雨後進行,用農具將塊根頭部的泥土小心挖開,深度不超過 5cm。

(4)定塊根:當葉冠直徑長到 40~50cm,塊根直徑約 1.5cm時,迅速把塊根頭泥土挖開,挖的深度為方法能為塊根長 1/3,留3~4 條長勢良好的塊根。

(5)第二次露頭:第二次露頭的目的使方法能為根形狀更加美觀。時間在塊根長至直徑 3~5cm 大小時,扒土的深度為塊根長2/3,切除塊根表面的鬚根,立即回土。

4 施肥澆水

(1)追肥原則: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少量的磷鉀肥。種植後30d,當葛苗長至 20cm 高時,結合選留主蔓,以腐熟的人糞尿30kg 兌清水 500kg 稀釋淋施,每隔 7~10d 一次,直到葛苗開始上架。當葛苗上架時,每 0.067hm 2 施用 15kg 含量為 15-15-15 的硫酸鉀複合肥。6 月中下旬,結合定塊根,重施促生肥,促進塊根的膨大,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每 0.067hm 2 施禽糞 500kg 和活性磷鉀肥 10kg。

(2)施用的方法。肥料施用的位置距離主蔓 30cm,不能近於30cm,特別是有機肥的使用更為注意。前期以開溝淋施或者開穴淋施為主,開溝或者開穴深度在 10~15cm 之間,後期以開溝或者開穴幹施為主,深度在 15~20cm 之間,幹施時要與土壤充分混合。施用於株與株之間的中部位置,而且每次施肥的位置不宜重複。

(3)澆水。粉葛怕澇不怕旱,生長過程不需要澆太多的水,在苗長 15cm 前,若天旱可澆 1~3 次水,在追提苗肥時澆一次水,生長前、中期若天旱可酌情澆水。

5 病蟲害的防治

(1)鏽病:主要在粉葛的生長中、後期發生。防治方法:①加強田間管理。搞好田間的排水,7~9 月份避免積水,同時要多施有機質肥,增施磷、鉀肥;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 10%世高 1000倍液或 25%敵力脫 3000 倍液等。隔 15d 左右噴 1 次,防治 1~2次,葉面背噴勻噴施;③摘掉老葉、病葉、殘葉,減少田間病源發生概率。

(2)枯萎病:長期的連作,容易出現了粉葛枯萎病,此病在粉葛的全生育期均可感染。防治方法:①種苗處理。避免選用帶病原菌的粉葛枯萎病,已選用的粉葛種苗,要實行嚴格的消毒,用2.5%適樂時 3000 倍浸種(或 3.5%滿適金)20~30min;②土壤消毒整理葛苗時可施撒 150~200 斤的生石灰;③實行嚴格的輪作制度。稻、葛輪作可減少枯萎病的發生,輪作的週期最好是 3~5 年,以減少交叉病源的感染;④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 2.5%適樂時2000 倍液或農抗 120 的 200 倍液進行灌根,每株量為 0.025L,隔

7~10d 灌 1 次,連灌 2~3 次。

(3)天牛:天牛有紫莖甲(金牛仔)、星天牛、龜背天牛,以紫莖甲為主。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成蟲。在 4~6 月份晴天中午檢查葛蔓,發現成蟲要及時捕殺;②剷除蟲卵。在葛蔓呈腫瘤狀的地方直接剷除其蟲卵;③藥劑防治。在葛蔓呈腫瘤狀的地方,直接剷除其蟲卵,注入 500 倍的敵百蟲液毒殺。

(4)黃守瓜:主要分為黃足黃守瓜和黑足黃守瓜兩種。防治方法是以生物農藥防治為主,可用 25%菜喜 1000 倍液噴施。

(5)紅蜘蛛的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減少蟲源基數;②保護和利用天敵。紅蜘蛛的天敵很多,如捕食蟎、捕食性薊馬、草蛉等,它們對紅蜘蛛有明顯的控制作用;③生物防治,釋放捕食蟎等。

合水粉葛高產栽培技術

6 小 結

由於銷售市場不斷擴大,粉葛供不應求,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等的種植技術指導顯得尤其重要,同時要加強利用農博會、綠博會等多樣化的宣傳渠道,改變依賴傳統市場銷售模式,不斷拓寬營銷渠道,開展微商、電商、直營等多種銷售模式,樹立品質口碑打入市場,不斷提高了粉葛市場競爭,使粉葛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