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在手稿中窥见文艺复兴巨匠的内心世界

在手稿中窥见文艺复兴巨匠的内心世界

写于罗马,1547年

[致贝内迪托·瓦尔基(Benedetto Varchi) 先生]

贝内迪托先生,我收到了您的书,尽管我对文学一窍不通,但还是要斗胆就您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复。照我看来,呈现出浮雕一般效果的绘画其比例一定是非常完美的,但是犹如绘画般的浮雕其比例必定不佳。我曾认为雕像是绘画的指路灯,二者之间的区别犹如日月。但是现在我读了您的书,看到了您作为哲学家做出的论断:如果两个事物的目的相同,那么它们的本质也是相同的。这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我意识到绘画和雕刻其实并无区别,除非更加敏锐的判断、更高超的技艺、更严格的限制和更刻苦的工作让其中一项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若这是真的,那么画家就不应该重绘画而轻雕像;雕刻家也不应该重雕像而轻绘画。我这里提到的雕像指的是由石块中雕刻而成的雕像,至于那种用材料堆砌出来的塑像则更像绘画。我要说的就是这个,绘画和雕像出自一家,我们要在它们之间寻求和谐,而非继续把我们创作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舌战上。至于那位声称绘画比雕像更加高贵的先生,说得就好像他对雕像也是了如指掌一般,但其实我的助手都比他知道得多!我还有许多话要说,但是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这需要太多时间,而我已行将就木,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一写明了。我就此搁笔,希望您能谅解。向您问好,并从心底感谢您为我带来的荣耀——这份错爱让我自惭形秽。

——您的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于罗马

写于罗马,1554年9月19日

[致乔尔乔·瓦萨里]

乔尔乔先生,我亲爱的朋友,也许您会说我老糊涂了,所以会想要写十四行诗,但是也有很多人说这是因为我迎来了第二次童年。您在信里流露出对我无尽的关爱,毫无疑问我非常希望回到我父亲长眠的地方,但是如果我现在离开,我将给圣彼得大教堂正在进行的工程带来巨大的灾难,不少人会迁怒于我,而我也将犯下不可挽回的罪过。当我确认所有事情都已走上正轨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像您说的那样,回到佛罗伦萨,不过我同时还得小心不能让这件事成为我的把柄,落入那些对我怀恨在心的人手上,这些人时刻盼着我早点儿离开这个世界。

1554年9月19日

——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于罗马

【内容简介】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本书收录了这位文艺复兴巨匠的70幅素描、60余幅建筑草图、近300百封信件及77首诗歌。

在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数百封信件汇聚成的时间之河中,我们可以看到米开朗琪罗跌宕起伏的一生和对艺术创作锲而不舍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了这位艺术大师不为人知的痛苦与孤独。

书中还精选了米开朗琪罗77首造诣颇深的十四行诗,其中蕴含着他对信仰、对人生、对爱情、对艺术的深刻见解。

在手稿中窥见文艺复兴巨匠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手稿》,〔意〕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2月版

(来源|《米开朗琪罗手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