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芍藥花促成栽培技術管理

芍藥花促成栽培技術管理

1 生物學特性

芍藥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粗壯的肉質根,是典型的溫帶植物,氣候適應幅度較廣,全世界均有栽培。芍藥喜光,光照充足,才能生長繁茂,花色豔麗,但也能耐一定的樹蔭,在花期遮蔭能避免陽關灼曬,延長花期,芍藥是長日照植物,在冬季短日照季節分化花芽,春天長日照下開花,花蕾發育和開花,均需在長日照下進行,若日照時間過短(8~9h),會導致花蕾發育遲緩,葉片生長加快,開花不良,甚至不能開花。芍藥喜溫耐寒,在安徽省亳州,能耐夏季極端高溫 42.1℃;在黑龍江省嫩江一帶,能抗極端低溫-46.5℃,因此,芍藥的生態適應幅度較廣。芍藥具有肉質根,怕積水,喜歡地勢高敞,較為乾燥的土壤,但是,適當澆灌也能使花朵增大,花色豔麗。同時芍藥是深根性植物,所以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2 實驗材料選擇

2.1 植株選擇

芍藥促成栽培成花率的高低與品種、植株優劣有直接關係。所以,在品種確定後選擇植株時,應選擇 3 年生有 10 個以上花芽的健壯植株。要求花芽肥大、飽滿,根系發達、粗壯,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

2.2 基質選擇

草炭土、經過粉碎的腐熟後的花生殼、玉米芯、珍珠岩、蛭石等。從以往進行的基質對比實驗中分析:草炭土和珍珠岩按 1:1配比作基質,既含有充足的養分,又具有良好的通氣性,是較好的基質配方。

2.3 設施選擇

(1)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後牆牆體不低於 80cm,棚內配置加溫及補光設備;

(2)聯動式日光溫室大棚內有全自動控溫控溼及補光設備。

3 促成栽培技術管理

3.1 冷藏及上盆處理

3.1.1 冷藏處理

國內外做了許多牡丹的冷藏處理,一般 4℃常被用到,芍藥冷藏處理在很多國家也進行了研究,一般認為,採用 0~20℃的低溫,早花品種處理 25~30d,中晚花品種處理 40~50d,即可滿足低溫需求。日本青木做過芍藥的預冷實驗,芍藥的具體實驗是先在16℃下預冷 10d,然後在 4℃條件下冷藏 30d,相對於只在 4℃條件下冷藏 30d 能促進花芽分化,提早發芽、顯蕾和開花的時間,但花瓣數目減少,切花品質沒有影響;另一實驗是先在 16℃下預冷10d,然後在 4℃下冷藏 30d。相對於在 4℃下冷藏 40d,發現開花的時間沒有差別,切花品質均很優良,但預冷後芍藥促成栽培的成花率要高於沒經過預冷處理的處理。日本催花主要供應元旦市場,一般需要在 9 月份進行冷藏處理,此時天氣氣溫還比較高,先進行預冷處理有利於提高芽體對溫度的敏感性,促進花芽發育,這與自然溫度的逐漸降低相類似的。中國的芍藥催花主要供應春節市場,一般於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上旬進行冷藏處理,此時天氣溫度已經下降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預冷處理。筆者 2011 年選擇 13 個芍藥品種共 815 株作為試驗對象於2001 年 11 月 6 日、7 日起苗,修剪整理後於 11 月 8 日將選好的供試品種送入冷庫,在 0~4℃的條件下進行冷藏處理,至 2001 年12 月 3 日移入大棚進行催花試驗。從試驗結果看:供試的 13 個品種大富貴、硃砂判、鐵桿紫、墨灑金、紅繡球、沙巾貫頂、白玉冰、烏龍探海、紫鳳朝陽、西施粉、金帶圍、蓮臺、胭脂點玉。都能夠很好的打破休眠。

芍藥花促成栽培技術管理

促成栽培芍藥

3.1.2 上盆處理

將草炭土、經過粉碎的腐熟後的花生殼、玉米芯等基質加入20%的珍珠岩和 5%的蛭石,經過充分混合後,與經過修剪的植株一同放入花盆中,將基質壓實,以略高於植株 2cm 為宜。將花盆均勻擺放在木架或鐵架上,然後澆一遍透水。

3.2 溫度控制

溫度控制是影響芍藥催花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試驗觀察,同一品種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所需溫度是不同的,不同品種在同一生長、發育階段所需溫度也有差別。為了便於管理,一般將整個催花過程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三個生長髮育階段:實踐表明,在催花過程中,必須滿足芍藥各個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並針對具體情況採取逐步升溫的辦法,切記忽高忽低。要求前期約 10d,白天溫度為 15~18℃,夜間為 5~8℃;中期約 20d 白天溫度為 18~22℃,夜間為 8~12℃;後期約 20d,白天溫度為 22~30℃,夜間為 16~20℃。芍藥的溫度控制和牡丹相似,溫度高長枝葉,溫度低育花蕾,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棚內溫度。

3.3 溼度控制

保持適宜的溼度在芍藥催花過程非常重要,溫室內空氣溼度過高,植株營養生長旺盛,易使枝葉徒長,同時會促使有害病菌滋生。尤其在冬暖式日光大棚內,溼度過高時,只能依靠後牆的通風口和頂端薄膜通風口通風,這樣溫度很快會降下來,因此儘量控制棚內溼度不要過高。如遇連續雨雪天氣,此時溫室外的氣溫很低,而芍藥生長髮育又需較高溫度。因此,採取一系列保溫措施後,會使溫室內空氣中的水分不易散發出去,往往使相對空氣溼度過大。這就要求溫室具有較好的加溫設備,以利於通風換氣。也可利用乾燥劑、機械除溼等辦法減小溫室內的溼度,預防病害發生。

3.4 光照管理

光照要求芍藥是長日照植物,對光照需求比較高,冬季室溫光照相對較弱,又處在短日照季節,因此催花過程中人工補光十分必要。在植株上盆前在棚內每 15m 2 安裝一個 200W 的防水白熾燈來補充光照,具體做法是在催花前期每天黃昏後補光 2h,中後期補光 3~4h,陰雨雪天氣適當增加補光時間。

3.5 肥水管理

由於中後期植株生長出來的毛細根具有了吸收能力,可把多元複合肥按照一定倍數稀釋後結合澆水施入花盆中。整個生長期可施肥 2~3 次。也可把磷酸二氫鉀稀釋後進行葉面施肥,次數根據枝葉生長情況和棚內空氣溼度而定。雖然芍藥喜肥怕澇,但由於在促成栽培中採用的都是透氣性較好的輕基質,有時採用半地下式栽培模式,把花盆放在架子上,不存在積水現象,建議5~7d 澆一次透水。

3.6 病蟲害防治

一般情況下,催花芍藥極易感染的 4 種病害為根腐病、灰黴病、炭疽病、莖腐病。為預防根腐病,可在芍藥上盆後澆第一次透水時,一同澆入 50%代森銨 200 倍液或 70%甲基託布津 800 倍液,此後在催花過程中再灌根 2~3 次。為預防灰黴病、炭疽病、莖腐病,在芍藥進溫室頭天晚上封閉溫室,用 45%的百菌清煙劑燻蒸,殺菌消毒,在催花過程中可再燻蒸 1~2 次;同時每隔 8~10日,用 75%的百菌清 600 倍液、70%甲基託布津 800 倍液或 65%代森鋅 600 倍液噴霧進行預防。植株一旦發病,要加強通風、除溼,及時清除病株、枯枝和落葉,以減少菌源,並有針對性地對病株周圍植株噴施藥劑進行防治。

3.7 激素應用

在催花過程中適當使用激素,不但能提高成花率,而且能提高催花質量。常用的藥劑有赤黴素、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上盆前用 500mg/L 濃度的生根粉浸根 30min,可促進新根生成、生長,提高對外來養分的吸收能力,從而提高催花品質。在催花過程中,用 APT100mg/L+GA3100mg/L 處理花蕾,能有效刺激其發育,從而提高成花率。另外,在生長前期,每隔 3d 噴施一次150ppm 的縮節胺,連噴兩次,能有效抑制植株生長,提高盆花質量。

4 結束語

近年來在國際花卉市場上,芍藥切花的銷量正逐年增長,芍藥正成為一種新興的商品花卉。但對芍藥促成栽培研究較少,遠不及名為姐妹花的牡丹,應加大芍藥促成栽培中品種選擇、花蕾敗育、後期溫溼度控制的研究力度,建立芍藥促成栽培技術規範和操作流程,使芍藥反季節商品化生產成為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