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28歲和82歲的結合樂在其中

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這首弗羅斯特的英文詩《未選擇的路,是否值得留戀?》最後兩句,也是楊振寧妻子翁帆最喜歡的兩句,她說我和楊老的感情就是選擇了人跡稀少的路,從此與眾不同。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28歲和82歲的結合樂在其中

2004年翁帆和楊振寧宣佈定婚,外界一片譁然,需知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當時已經82歲而翁帆只有28歲,他們要結合讓世人大跌眼鏡。輿論一片譁然。

一個富豪如果老夫少妻,大家不會感覺奇怪。一個高官如果老夫少妻,大家也不奇怪,為什麼一個科學家老夫少妻,大家就要大驚小怪?不妨我們先來看看居里夫人的故事,然後再去評價楊振寧。

瑪麗居里生於波蘭一箇中學教師家庭,高中畢業後由於家庭經濟情況問題,她的法國留學夢想無法實現,於是,她做了幾年家教。在做家教時,居里夫人同她的學生--一個富家少爺談戀愛,結果被家長髮現,辭退了。憑著做家教的資金積累,她終於來到了夢想的法國,1891年,居里夫人進入巴黎大學學習,並在1894年進入該校物理實驗室學習。實驗室主任就是他未來的丈夫--皮埃爾居里,兩人在實驗室談起了戀愛,並在一年後迅速結婚。

1898年,二人發現瀝青中有一種放射性很強的物質,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Po)和鐳(Ra)。因為他們在放射性上的發現和研究,居里夫婦和亨利·貝克勒共同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幸的是,在二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後,皮埃爾居里就因為事故去世了。

在她丈夫去世後,居里夫人與她丈夫的學生-物理學家郎之萬談起了戀愛。然而,郎之萬已經有老婆了。當時,二人傳情的主要方式就是寫信。郎之萬沒有保存好這些信件,被他的老婆發現了。他老婆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拿著這些信件去了報社。報社對此非常感興趣,1911年巴黎新聞報以《愛情故事:居里夫人與郎之萬教授》為題,對居里夫人進行了極度諷刺批判,並傳言皮埃爾居里在世時,她和郎之萬就已經這樣了,皮埃爾一死,正好成全了兩人的好事。

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堅強的女性,她沒有被流言蜚語打倒,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科學研究中去。1911年,居里夫人因為成功分離了鐳元素而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居里夫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居里夫人的女兒-約里奧居里遺傳了她的基因,她與她的丈夫在1935年由於發現放射性同位素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兩代五個諾貝爾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從很多人的道德觀上看,居里夫人不算是一個忠貞的女性,與自己的學生談戀愛、與自己的老師談戀愛、與自己丈夫的學生婚外戀,這還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知道的也不清楚有多少。

可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沒有對自己發現的放射性物質申請專利,而是把它獻給了全世界,積極推動了放射性療法的發展,直到今天依然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那麼我們偉大的老科學家為什麼不可以娶一個再婚的女人呢,雖然她只有28歲。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28歲和82歲的結合樂在其中

翁帆對於楊振寧的求婚是並不糾結而是坦然接受的,她說對於自己崇拜多年的人向自己示愛,是很容易接受的。可見是外人想複雜了。其實翁帆對楊振寧是崇拜之上的愛情。“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這是一首經典而熱烈的描寫“忘年戀”的詩,但是我覺得這首詩並不適合來形容他們。因為這首更激情,而楊翁之戀更多的是生活積累之後的沉澱的寧靜。楊振寧也曾為翁寫詩說,“甜蜜的天使,是上帝賜給我最後的禮物,給我蒼老靈魂重返青春的欣喜。”由此可見楊老對翁帆的珍惜寵愛之情,而翁認為楊是她的“帶路人”,可見和翁對楊振寧的感情亦師亦友亦妻。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28歲和82歲的結合樂在其中

其實早在翁帆大一時就見過楊振寧,當時楊帶妻子杜致禮到翁帆所在學校訪問,翁帆因為出色的英語和清秀的長象被選為接待。這後兩個還有過書信往來,而在杜過逝之時,楊就表示不會一個人過得拖沓而狼狽不堪,他會再娶。楊振寧再娶,其實很多妙齡少女願嫁的。也應了那句“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上的人都像你。”而長象酷似妻子年輕版的翁帆出現在楊的眼前,讓他欲罷不能?而翁帆呢?曾結過婚,就找了我們傳統意義上年齡相當的香港普通職員,然後婚姻不過兩年就“解體”,翁也算是在婚姻中受過傷,所以她更向往平和、安靜、從容、淡定的生活。

在恰當的時間遇到了恰當的你,兩個人在彼此身找到了自己要的東西,很快談及婚嫁。2004年12月24日物理學家楊振寧和小自己54歲的翁帆結婚了,十多年過去了,常常看到兩人一起出鏡,十指相扣,楊被收拾得乾淨利落,翁帆素顏清秀。有人說“到了一定年齡,你的臉上就寫著你的生活經歷。”而76年出生的翁帆己己進入不感之年,現在膚白貌美,神態嫻靜,總是給人以淡然平和之感。楊振寧的同事去他們家,也會看翁帆照顧楊,給他燉補品和湯類。翁帆被採訪時坦言結婚這些年,就如活在象牙塔下純靜、穩定,她很滿足於這樣的生活。跨越年齡的阻礙,也許現在人覺得是為老不尊,楊振寧說過,現在看我們的婚姻覺得不理解,但是多少年過去之後,可能我們就變成了羅曼蒂克。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28歲和82歲的結合樂在其中

每個人對婚姻的期望和要求不同,我覺得楊翁的婚姻有愛情存在,他們的愛不是噴薄而出的洶湧,更多的是細水長流的滋潤。在婚姻中各方面利弊誰都會去權衡,除了虛榮的名利,其實還有很多東西,比如安全感、包容、目標、欣賞……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欣賞翁帆對於各方洶湧而至的質疑和猜測,淡然地我行我素的態度。生活終究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祝福楊、翁過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