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焦作偏僻鄉村的現代生活

武陟縣小董鄉的沁陽村和博愛縣金城鄉的張武村都位於沁河北岸,它們雖然屬於兩個縣管理,但村挨著村,地挨著地,相距不過2裡地。

40年前我在張武村下鄉當知青時對這一帶比較熟悉。

40年前那個地廣人稀、交通閉塞,原始落後、沒有水電的偏僻鄉村;那個保存完好的古樸的民居,鄉鄰間延續完好的純厚民風以及粗獷的沁河、清澈的運糧河和規整漂亮的農田林網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裡。

40年以後我再來這裡,變化可謂天翻地覆。除了農業現代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農民生活實現小康外,現代信息技術滲透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他們過上了不比城裡人差的生活。

焦作偏僻鄉村的現代生活

晚上在沁河大堤上跳健身舞人們

2018年8月9日晚上7點30分,武陟縣小董鄉沁陽村的沁河大堤上,來自小董鄉渠下村、博愛縣武閣寨村、張武村的村民在跳舞。近年來,健身養生也成了農民生活的重要內容。每天早上和晚上,來沁河堤上鍛鍊的人們絡繹不絕。他們有的打太極拳,有的騎自行車健身,有的揹著音響開展健步活動。這和40年前晚上村子裡都是黑燈瞎火、死一般寂靜,大堤就算是荒郊野外了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焦作偏僻鄉村的現代生活

2018年8月8日晚,張武村一村民在村中購買小菜用微信掃碼支付現金

在焦作農村,幾乎村村都有農村淘寶店、農村超市、農村生資店、小飯店。農民購物可以用現金,也可以用微信、支付寶等便捷支付方式。這與在城市生活沒有什麼兩樣。

焦作偏僻鄉村的現代生活

村民們在小吃店用早餐

2018年8月9日早上6點,張武村一早餐店,來自張武村、劉村、沁陽村的老年人正在悠閒的享用早餐。隨著生活的富裕、農村養老政策的落實,張武村也有了早餐店。油條、包子、油茶、小米粥、八寶粥、豆漿、豆腐腦等小吃應有盡有。

焦作偏僻鄉村的現代生活

劉村幼兒園的孩子們

2018年8月9日上午,劉村幼兒園幼兒教師正在輔助兒童做早操。這個幼兒園有四個班,一百多個學生,每個班有兩個教師任輔導員。教學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安全管理規範。吸引附近薛村、張武村、沁陽村等幼兒入園。

看著孩子們幸福成長,回想40年前,這可能嗎?

焦作偏僻鄉村的現代生活

購買小雜糧的婦女們

2018年8月10日晚7點,焦作示範區蘇家作鄉北石澗村農村集市,農民正在購買雜糧。均衡營養、科學養生現在也成了廣大農民的一種時尚。

焦作偏僻鄉村的現代生活

張武村農民新居

張武村農民新居。這居住條件好多城裡人也享受不到。目前張武村改革開放以後新建的房屋約佔全村房屋的50%,解放後建的約佔30%,解放前的老房子保存下來的已經不到20%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