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拓跋氏一直以黃帝軒轅氏的後裔自居?

一生三三生萬物67893


近日,有網友提問:看史書發現北魏有個皇帝拓跋宏,來自鮮卑族的拓跋氏部落,但為什麼他一直以黃帝軒轅氏的後裔自居?而且最終改姓為“元”,他手下的很多部族也紛紛改為漢姓,這是為什麼呢?

1、關於拓跋氏的三種說法

拓跋氏是鮮卑族嗎?對此很多人持不同意見。下面是拓跋氏的三種說法——

說法一:拓跋氏的祖先為黃帝軒轅氏。史書稱,黃帝兒子昌意的小兒子,被分封到北地,國內有座大鮮卑山,因此號鮮卑。其後世子孫繼位為君,統轄幽都以北的地區。黃帝尚土德,北地民間俗稱“土”為拓,稱“後”為“跋”,所以稱為拓跋氏。


其後人堯帝時為君,打敗女魃,使其逃往弱水以北,北地氏族讚譽拓跋氏的功績。舜帝給了拓跋氏很多封賞,任命他為田祖。經過夏商周三代,秦漢時獯鬻、獫狁、山戎、匈奴等族人,侵害中原。但拓跋氏沒有侵害,史籍也沒有關於他們的記載。

經過六七十代君主後,到成皇帝拓跋毛時,統轄的屬國有36個,豪門大姓有99家,威振北方,其他部族全來歸順。神元皇帝拓跋力微時,擁有縱馬騎射的勇士20餘萬,遷居到定襄盛樂城。

說法二:拓跋氏是漢將軍李陵的後人。史書稱,漢將李陵兵敗歸降匈奴,單于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字拓跋,其後人以此為姓氏,後世多為豪門大戶。

說法三:南北朝時有北地部族叫“索頭虜”,姓託跋氏,也被稱為鮮卑,“披髮左袵”。晉朝初年,索頭虜部族有數萬戶人家居住在雲中郡。晉惠帝末年,幷州刺史司馬騰在晉陽為匈奴大軍圍困,索頭虜單于拓跋猗駝派軍救助。晉永嘉三年,拓跋猗駝的弟弟拓跋猗盧率軍從雲中進入雁門,向幷州刺史劉琨要求,把樓煩等五縣交給自己管轄。

劉琨無法制服拓跋猗盧,還想依仗拓跋猗盧作為後援,就給皇帝上書:“猗盧的哥哥猗駝,有救助司馬騰功勞,樓煩五縣是新興之地,應交給他治理。”晉朝就冊封拓跋猗盧為代王,拓跋猗盧的孫子拓跋什翼鞬佔據陰山,有部屬數十萬人。拓跋什翼鞬死後,其子就是後來的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

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倡導改漢姓說漢語

北魏第七任皇帝叫拓跋宏,繼位第18個年頭、23歲青年皇帝推出一項石破驚天舉措:全面漢化!脫下鮮卑服穿上漢服;拋棄鮮卑語改說漢語;鼓勵鮮卑與漢人通婚;廢除鮮卑政治體制改為漢制;拋棄鮮卑姓氏改為漢姓……並且自己帶頭,改拓跋氏為元氏。

北魏的大姓人家也全部改為漢姓,比如——

拓跋氏改為長孫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曾祖父叫拓跋鬱律,其長子叫拓跋沙英雄;次子拓跋什翼健是拓跋珪祖父,拓跋珪立國後,因拓跋沙英雄是曾祖父之後,賜其兒子為長孫氏。北魏孝文帝時,因拓跋是皇族宗室長門,所以改姓長孫氏。長孫後人中最著名有兩人,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二是長孫無忌,唐太宗皇后之兄。

尉遲氏改為尉遲:尉遲氏是鮮卑族較大的部落之一,號尉遲部,附屬於拓跋氏,後隨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得到極大的信任,稱為尉遲氏,北魏全國漢化時改姓為尉遲。尉遲後人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尉遲恭,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器重的親信之一,幫助李世民成功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帝位。

獨孤氏改為劉氏:獨孤氏是鮮卑族較大的部落之一,號獨孤部,附屬於拓跋氏,後隨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得到極大的信任,稱為獨孤氏,北魏全國漢化時改姓為劉。不過,仍有部分族人保持了原姓,比如李淵、楊廣的外祖父獨孤信等,由此也成為北魏鮮卑貴族八姓之一。

万俟氏(mò qí):万俟氏是鮮卑族較大的部落之一,號万俟部,附屬於拓跋氏,後隨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得到極大的信任,稱為万俟氏,北魏全國漢化時改姓為万俟,這個氏族的首領,是後魏獻帝的弟弟。万俟後人中最著名的人物有万俟卨(xiè),是南宋的南宰相,對金軍實行投降政策,他和秦檜彈劾岳飛,編織罪名害死岳飛父子、張憲。

為什麼北魏的拓跋氏王室改為漢姓?而且以黃帝軒轅氏的後裔自居?一句話總結:拓跋氏本來就是炎黃子孫,一直流落在北地荒漠,入主中原後,全面漢化……這就是真相。


指動濟南


先說結論,黃帝未必真實存在,強調祖先是黃帝,有一種增加認同的作用。

《魏書》記載: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託,謂後為跋,故以為氏。其裔始均,入仕堯世,逐女魃於弱水之北,民賴其勤,帝舜嘉之,命為田祖。爰歷三代,以及秦漢,獯鬻、獫狁、山戎、匈奴之屬,累代殘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載籍無聞焉。

拓跋族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了黃帝,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隻能表明他們願意被其他人認為祖先是黃帝,並不能表明他們祖先就是黃帝。

似乎後世很多人都相信黃帝有四五千年曆史,然而,已知最早載有黃帝的青銅器也是戰國晚期齊威王所鑄的陳侯因齊敦。這隻能證明戰國晚期才有黃帝這一說,傳世文獻大略也是如此。而且,甲骨文裡“帝”是天上的神。既然是神,相信自己的祖先是神話人物,這是多麼滑稽的。就好比,分不清歷史和小說一樣。基因學方面研究也很難論證四五千年前我們有幾個共同祖先。

那麼,拓跋族認為自己祖先是黃帝是為什麼呢?我們看看人類學裡面有沒有錯認祖先的情況,歷史人類學大師王明珂,他對於四川進行了人類學方面的考察,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祖先是從湖廣來的,而經過調查,王明珂先生髮現一些漢化的羌族都認為自己祖先是湖廣來的,更不要說一些漢族老百姓了。這樣看,祖先的記憶不一定都是真的。這種共同祖先的記憶,加強了本地一部分人的凝聚力,他們覺得自己祖先是同一批人。

再看看北魏所處的魏晉南北朝大的歷史環境,那時候重視門第與閥閱,世家大族都重視族譜,北魏拓跋氏認祖先為黃帝也不足為奇,一是時代風尚,二是可以更加有利於漢化與凝聚力增強。

綜上所述,北魏拓跋氏認黃帝為祖先,這只是一種攀附,並不能說明什麼,所有拿這個來叫囂拓跋氏就是黃帝后裔的,不過是沒有基本的歷史素養的人。


半卷


這個問題從幾個側面可以分析。

第一、中國周邊的民族確實是上古從中原江浙等地被髮配或潰逃出去的。比如敦煌反念就是混沌,混沌與帝鴻氏有關。比如丁零是零丁洋的反念。東北確實有一支是被向北發配的大鯀族,比如滿族就自稱畜豬人,而滿族生活地區更多是遊獵,為什麼不自稱畜鹿人,而自稱畜豬人?其實顓頊就是以豬肉為祭祀和主要肉食。基因以O1為主,滿族皇族就是這個基因。很多皇族後裔測試了都是。

第二、拓跋其實是漢語,是馱八的意思,指馱著八芒星太陽。就像烏龜是馱特司,指司職馱著男性生殖器的神獸。特原意就是龜頭,漢語方言裡有遺留,是犆字。英文米斯是小姐,與米斯特先生就是差了一個犆te,男性生殖器。

古人認為太陽也是鳥馱著運行的,所以馱是一個重要的行為模式,佛陀也是這一層意思,比如阿彌陀佛其實就是馱著太陽的意思,因為米是太陽,佛是四,指在四方形祭臺上祭祀太陽。所以漢字四剛好是這麼一個形制,八在四方形祭臺上,正是阿米陀佛。與拓跋意思一致。可見這些有淵源的東西其實都可以向上追述。白人古代全部在古中國,後來才擴散出去。

第三、漢代多次大破匈奴,匈奴並沒有從此消失,有的可能逃向東北,也就有了與鮮卑有關的民族。室韋就可以破解為十維,與顓頊大鯀這一系的九維是不同集團。室韋來源是匈奴為主,因為匈奴是由被髮配敦煌的北三苗和白種熊族這個集團。也就是唐陶氏,而唐在英文裡就是十的意思。向上推也就是帝堯集團,顓頊後代的帝舜集團則是大洪水後被帝堯集團打擊而被迫四散的。所以帝堯集團是孤立於大鯀和九黎以外的,自稱第十族可以理解。而敦煌對應帝鴻氏混沌,帝鴻氏就是黃帝的一種。所謂鮮卑有一部分可能是白種,但大量很可能是北三苗,基因與漢人一致,因為漢人是周秦時代由西部尤其青海甘肅一帶返回的北三苗,至今漢族戲曲裡還能看到與藏族類似的服飾和裝束。漢人也自稱黃帝后裔,那這麼一分析,那種自稱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國病


孝文帝定姓族的目的之一,“是使門閥化了的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合流,以便消除矛盾,加強合作”,從墓誌中兩者互舉姻親這一側面,可知孝文帝確實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孝文帝行門閥制度,尤重門第婚姻,規定宗室諸王正妃“應取八族及清修之門”,並強制性地命自己的幾個弟弟分別娶隴西李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及鮮卑勳臣八姓之首穆氏之女為妃,“前者所納,可為妾媵”。孝文帝以後,宣武帝同樣嚴格控制宗室諸王的聯姻家族。

北魏政權在西晉以後北方社會動盪已久、人口移徙無常、籍貫變遷頻繁、重同姓而譜牒不密的背景下確立門第高卑,同時還考慮到各家族魏晉時代的地位,這原本就為偽託地望開了方便之門。

值得注意的是,北朝後期,“代人”或以鮮卑為主的“北人”亦染此風,不再滿足於以“代人”或“河南洛陽人”為自已的籍貫,且樂於引一先代漢族名人為先祖。興和二年(540)《劉懿墓誌》稱志主劉懿“字貴珍,弘農華陰人”,並虛誇:“自豢龍啟胄,赤烏降祥,磐石相連,犬牙交錯,長源遠葉,繁衍不窮,斧衣朱紱,蟬聯奕世。”《北齊書》卷19《劉貴傳》所述劉貴事蹟與《劉懿墓誌》所記基本相同,傳卻稱他為“秀容陽曲人”。從志、傳所述劉懿曾為肆州大中正、死葬時隸秀容的肆盧鄉、其子亦曾為肆州中正、志稱劉懿擁有“第一酋長”等事實,我們可以斷定劉懿或者說劉貴原本為北族人,後屬籍肆州,而“弘農華陰”籍貫屬於偽託。與《劉懿墓誌》相類的還有天平四年《張滿墓誌》,志稱:“君諱滿,字華原,南陽西鄂人也,漢相留侯之苗裔。”《北齊書·循吏·張華原墓誌》卻稱他為“代郡人”。從志中稱張滿“語通書革之國,言辨刻木之鄉”的情況看,他確實應是土生土長的“代人”,志中所稱“南陽西鄂”,實是此時開始且影響及於後世的張姓偽託地望的慣伎,這在北朝家族無聞的張姓人物的志、傳中頗為常見。

以華夏始祖為族源或將族源追述至華夏民族起源時期,這是十六國北朝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者為獲得中原人心普遍採用的辦法。匈奴人劉淵自稱“漢室之孫”,建國稱漢,“追尊後主,以懷人望” ;鮮卑慕容氏稱“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氐族苻氏則稱“其先蓋有扈氏之苗裔” 。羌人姚氏自稱:“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於西戎,世為羌酋。” 略陽臨渭氐人呂氏則稱:“其先呂文和,漢文帝初,自沛避難徙焉,世為酋豪。” 匈奴人赫連勃勃在建國之後,下詔書說:“朕之皇祖,自北遷幽朔,音殊中國,姓改姒氏,故從母姓為劉。子而從母,非禮也。……帝王系天為子,實與天連,今改姓赫連氏,庶協皇天之意,永享無疆大慶。”


濁世清風


記得中央電視臺播的一檔有關考古的節目,有個"百魔洞"發現一批石刻文物,記載鮮卑族由貝加爾湖畔南遷的過程,並定居隴西即今大同!如果是事實,拓跋氏以黃帝軒轅氏的後裔自居,明顯是為了北魏時期統治中原的合理合法性。

從進化學角度看此問題也許是有可能的!好男兒志在四方,這不是勵志口號,這是老天付於哺乳動物的天性!也符合優育的規律!


皓瑋馮建華


鮮卑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很多人都說唐朝建立者李淵也有鮮卑血統,說唐朝其實也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你不知道的是其實鮮卑也是炎黃子孫,是黃帝的後裔。
《北史 魏書》中有記載,。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黃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
也就是說鮮卑是黃帝兒子昌意的後代,被封到了北邊,便在哪裡時代居住,居住的地方有個大鮮卑山,於是就以鮮卑為國號。
雖然沒有史料能夠證明這是真實的,但是從我們現代角度來看,這是有可能發生的,這或許應該叫做血統隔離,鮮卑是皇帝的後裔,但是世代居住在北方,與中原地區很少往來,兩個民族就各自發展,發展成了文化、服飾、語言都不相同的民族,這完全是符合邏輯的。
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北土之人則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土德後代,即後來北朝的鮮卑族拓拔氏部族。
不過在拓跋氏的姓氏來源的記載中,也有說拓跋來源李姓,出自西漢李氏之後李穆改為拓跋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這個說法兩漢書中都沒有記載。《周書·李穆傳》倒是也有記載:“李穆賜姓拓跋氏。”
如果這個來源可靠的話,拓跋氏還有可能是黃帝的後裔,黃帝和嫘祖生了三個兒子:昌意、玄囂、龍苗。西陵氏所生長子昌意,降居若水,生子三人:長子名乾荒,乾荒生顓頊(高陽氏,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後裔為李氏;三子名悃,遷居北土。
雖然李氏的來源也有多種,但是不能排除拓跋氏來自李姓。

歷史百家爭鳴


二十四史之《北史》由唐朝貞觀時代史家李延壽主修。《北史·魏本紀第一》說:“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黃帝之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 ”還說:“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託,謂後為跋,故以為氏。 ”這裡除了明確說明黃帝之孫“受封北國”外,還明確指出“拓跋”一詞就是“黃帝后人”的意思,也就是說建立前燕、後燕的慕容鮮卑與建立北魏的拓跋鮮卑都是黃帝后人。

宋代,鄭樵所作《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鮮卑慕容氏是黃帝后人。鄭樵說,慕容氏出自中古時期,是部族首領高辛氏的後裔,後建立鮮卑國,自言慕二儀(天地)之道,繼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為姓,稱為慕容氏。高辛氏,又名帝嚳(五帝之二),帝嚳為黃帝的曾孫。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曾寫道:“慕容氏自雲軒轅之後。”明確指出鮮卑人是軒轅黃帝之後。

魏孝文帝能夠改中原漢姓改漢服,本質上是因為和中原人同宗同祖,在自己宗族內部有廣泛的認同。自古以來,中華文明本質上是以文化來定明夷夏之辨的。並沒有真正嚴格的血緣劃分和血統論。更早的趙武靈王能夠推行胡服騎射的政策,恐怕內在的邏輯也是如此。民族和人種在文化大一統的大方針上不斷融合才是歷史真相。所以,從人種上考量,並沒有真正的漢族血統。自古以來的和周邊各國和親、通婚的睦鄰友好政策,本質上也是華夏倫理之中家國天下的一體化版本。

朝陽學者雷廣臻認為,慕容鮮卑人起初沒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憑世代口口相傳,但慕容鮮卑人關於自己是黃帝后人的記憶卻十分明確而清晰。


真心守本


鮮卑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鮮卑族中的一支,主要活動在大興安嶺北端東麓一帶。西晉發生八王之亂,中原政權南撤,活躍在北方的各大少數民族乘機逐鹿中原,鮮卑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這期間,各民族不斷征伐,互相屠戮,直到鮮卑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自小深受漢文化的薰陶,對漢族文化心嚮往之。他登基後,發起了北魏政權漢化的改革。他讓北魏政權統治下的所有民族,鮮卑族、漢族和其他民族都必須用漢姓。他自己帶頭,把拓跋姓改成了元姓。

“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拓跋氏出於皇帝就是來自於拓跋宏的這道改姓詔書。

拓跋宏把自己的先祖追溯到了黃帝。黃帝生長子昌意,昌意的三子名悃,被分封在北土。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北土之人則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的後代,即後來的鮮卑族拓拔氏部族。

黃帝部落在陝西一帶,拓拔氏部族在東北一帶,兩者相隔數千裡,就是今天從陝西坐火車到東北也得一兩天時間。按照以前的生產力,黃帝的勢力範圍根本就沒有到達東北,更別提把孫子分封到那裡了。

拓跋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神化自身,強化其統治的正統性。北魏政權統治著多個少數民族,而各民族都認可黃帝的權威,拓跋宏稱自己是黃帝的後裔,有利於緩解激烈的民族矛盾,增強各民族對北魏政權的認同感。也為他的漢化改革提供了合理的歷史依據,減少鮮卑族內部對改革的阻力。


歷史觀


炎黃部落由來,就是炎帝部落南邊打不過蚩尤部落,找更北邊的同母異父的弟弟黃帝幫忙,結果一起打敗蚩尤,主導東亞大陸後來發展,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不是一個群體,炎帝是進入農耕文明的部落,黃帝的北方遊牧民族,兩部落接壤,炎帝部落老是被黃帝部落搶劫,也包括搶女人,母系社會,女人是最大生產力,一個部落首領的女人,就是炎帝老媽,被搶到北方,和北方部落的首領生下黃帝,就有了血緣關係,炎帝部落定居農耕,向南方發展,受到長江流域的蚩尤部落抵抗,老是被打敗,這時候想到請北方遊牧民族來幫忙,攀親戚,認老弟,黃帝部落肯定也想憑藉這個機會南下富庶之地,駕著戰車的黃帝部落幾乎憑一己之力摧枯拉朽的打敗農耕的蚩尤部落,然而炎帝畢竟是哥,他是弟,所以排在前邊,聯合部落,叫炎黃部落,就是華夏前身,所以漢族開始就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結合體,從漢字就可以看出美,就是羊大,羊肥大就是漂亮,這就是遊牧民族審美觀,因為狼圖騰書的錯誤觀念,現在人淺薄的把戰鬥力上升到人種上邊,遊牧民族厲害是天生的,是狼性,農耕民族弱也是天生的,是羊性,其實無關人種,你把漢人和蒙古人調個位置,漢族草原上吹著北方放牧,蒙古人天天在地裡頭勞作,再打打看,性格也會改變,枯燥乏味,環境艱苦的大草原放牧,一天見不了幾個人,人也變得豪邁,心胸開闊,天天在地裡勞作,再到人口密集的城裡買賣,各種精打細算過日子,肯定變得性格保守,環境才是改變人的主要原因,契丹人能打,到了中原建遼國,過上中原人的城鎮生活,被女真人打敗,女真人建金國,被蒙古人打敗,蒙古人建元朝,被農民起義推翻,以前成吉思汗一代蒙古騎兵,對付這些農民隊伍,像割草一樣,是想不想割的問題,現在卻被草給纏死了,不是草變成鋼刀,草還是草,只是他們從鐮刀,也變成了草,那一小撮草,還不給全滅了。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拓跋氏共有四大源流,一是出自鮮卑拓跋部落,二是出自西漢李氏之後李穆,有皇帝賜姓改名拓跋氏,三是出自南北朝北魏金紫光祿大夫源子邕,也屬於皇帝賜姓,四就是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后裔。

皇帝有四妃,二十五子,元妃西陵式,其另外一個稱號是嫘祖,很有名,她是養蠶的始祖。嫘祖生了三個兒子,昌意、玄囂、龍苗。長子昌意,生子三人:長子乾荒,乾荒生顓頊(高陽氏,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是李氏的先祖;三子名悃,後遷居北土。黃帝是以土德之瑞稱王,所以北土之人則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土德後代,即後來北朝的鮮卑族拓拔氏部族。

與其他三個源流相比,作為中國古代聖君皇帝的後裔,是最為榮耀的,同時,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歷來奉行名正言順的正統思想,作為鮮卑統治者,如果想要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比如進駐中原,贏得民心,也要順應中原的潮流,以黃帝軒轅氏後裔自居,便是最好的可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