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在中國經濟學界,能用“傳奇”二字形容而絕無誇大的學者,莫過於曾出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的林毅夫。他的人生經歷充滿傳奇,事業如是,姻緣亦如是。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丈夫突然“神秘失蹤”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於我國臺灣省宜蘭縣。

陳雲英與林毅夫第一次見面是在大學聯誼會上,當時陳雲英就讀於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林毅夫在臺灣大學農工系就讀。他們一見如故,陳雲英從林毅夫的言談中,覺得林毅夫是個關懷民眾、胸襟寬廣的人,內心為之深深吸引。1975年,陳雲英畢業後,林毅夫送給她的畢業禮物是一套中國錦繡河山畫冊。兩顆年輕的心再也不願分離,陳雲英很快即與林毅夫結婚,第二年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陳雲英在一所中學裡教授語文。一天下課回到家裡,林毅夫給陳雲英端來一杯開水,然後坐在她身邊,一本正經地說:“如果我不見了,你可能要像王寶釧一樣,苦守寒窯十八年……”陳雲英以為只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1979年5月16日夜裡林毅夫真的突然不見了。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對於自己“神秘失蹤”,林毅夫後來揭開了真相:1978年,林毅夫在金門馬山播音站前哨擔任陸軍上尉連長,負責接待外賓參觀第一線連的任務。在第一線連,林毅夫自己買了一臺半導體收音機,每當夜深人靜,他就悄悄地收聽大陸電臺,對祖國大陸充滿了無限嚮往之情。然而,臺灣海峽如一道屏障,硬是生生地將兩岸人民骨肉分離,使他心中的“大中國思想”無法實現。

林毅夫曾聽人說,十年前,金東題旅部某連有一名搜索排長,從天摩山下由後嶼坡泅水到對岸。當時這名排長事前向蛙人借了“蛙鞋”,只說要下海學游泳,第二天一早對岸就廣播,宣佈那名排長“起義歸來”。這個故事給了林毅夫極大的啟發,他的心情豁然開朗。經過深思熟慮,一個大膽的念頭冒出來了。

按照當時盛傳的說法,1979年5月16日傍晚時分,林毅夫“假傳演習命令”,下達宵禁令,由連傳令兵通知沿海崗哨,不準駐防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點名後走出營房;若發現有人下海游泳,嚴禁開槍射殺,以讓游泳者順利泅水“叛逃”對岸;即使聽到槍聲,也不準一探究竟。其實,那個“游泳者”不是別人,正是下達宵禁令的林毅夫。當天深夜,林毅夫悄悄下了海,沉浮之間,他的腳已觸到了大陸的土地。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歷經磨難異國相聚

得知丈夫突然“失蹤”,甚至可能去世的消息,身懷六甲的妻子陳雲英遭受重大精神打擊,終日以淚洗面。然而,內心倔強的陳雲英始終不相信丈夫已經去世,即使家人都以為林毅夫已不在人世,還立了林毅夫的牌位,但她堅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直到翌年,林毅夫與在東京的表兄李建興聯繫後,給陳雲英帶來了口信。簡單幾個字:“他活著,沒事,讓你嫁人。”那個年代,不敢帶信件往來,陳雲英卻很興奮地向婆婆大聲宣告:“他還活著!他還活著!”婆婆卻冷靜地說:“他死了!你不覺得是人家在騙你,給你希望才這麼說的嗎?” 但陳雲英始終堅信,林毅夫還活著。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來到大陸在北京讀書的林毅夫也十分掛念妻子和孩子。他的導師董文俊回憶,在林毅夫入學半年多後,情緒一直很低落。後來董文俊找他談話,林毅夫告訴老師,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快出生了,因為他來大陸時,陳雲英已經懷孕了。 直到有一天,林毅夫興高采烈地找到董老師,遞給他一張照片,是陳雲英帶著兩個孩子的合照。“照片後邊寫了一首詩,具體內容我忘了,大意就是說,我理解你,理解你這種行為。”董文俊回憶。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我有信心她會支持我,當然我也知道,對她來講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她處的環境比我更困難,一方面是外部的環境,一個丈夫走了,而且在當時的海峽兩岸的氣氛之下,她不僅要承擔外部的這種環境對她的壓力,還有家庭裡面要帶小孩、要工作。所以我內心裡面對她是特別感激的,因為一個女人能夠獨立去面對那麼多外在的壓力跟內在的壓力,而且永遠沒有放棄過,然後到最後,當然我們很幸運地能夠重新團圓。”2008年,林毅夫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面對鏡頭幸福地回憶著。

1982年,陳雲英突然得到林毅夫已經從大陸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欣喜若狂,當即決定前往美國與丈夫團聚。巧合的是,當時她已通過了兩個托福考試,恰好準備赴美讀碩士。次年,陳雲英輾轉趕到美國,見到魂牽夢縈的丈夫,兩人抱頭痛哭。

半年後,一雙兒女接到美國,一家4口終於在美國團聚了。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夫唱婦隨報效祖國

1987年,在耶魯大學經濟發展中心工作一年後,林毅夫突然回到了中國,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從海外歸國的經濟學博士。同年的6月18日,陳雲英在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後的第8天,也追隨丈夫回到了北京。

“我一直認為,自己真正要奉獻的地方是中國而不是美國。對於這一點,我從來沒有懷疑過,沒有動搖過,也從來沒有後悔過。”20多年後,林毅夫對當初的選擇仍是無怨無悔。

林毅夫陳雲英:“王寶釧”苦等失蹤丈夫

由於身兼不少社會職務,林毅夫平時幾乎沒有節假日。他曾經對自己的學生說:“軍人的理想是馬裹屍還,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累死在書桌上。”一個例子是:2004年3月13日晚上,波蘭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科勒德克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演講,林毅夫白天幾乎上了一整天課,匆忙在辦公室吃了個盒飯就趕去接待這位歐洲前政要,第二天則接著上課。

在創業的道路上,陳雲英的業績也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和社會的認同。由於她成績突出,曾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及殘聯的表彰,還被推選為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會常委、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她多次與林毅夫一起參加全國政協會議,被人們稱為“夫妻議政”的典範。

但由於身在研究領域的專業,陳雲英的名字出現在大眾傳媒上的機會並不多,她會不會因為林毅夫的成功壓住自己的光芒而失落呢?對此,陳雲英笑言:“他是我頭上的光環,他越成功,我的光環越大!“我也是他事業皇冠上的寶石呀!我們是兩個交叉的圓。”

如今,他們的一雙兒女也已長大成人。大兒子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得碩士學位;女承父業,從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歷經苦難,如今一家其樂融融,幸福美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