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哪個好看?你如何評價?

五百英里TT


《如懿傳》寫的時候就是藉著《甄嬛傳》火了,才現寫的。

之前的《甄嬛傳》原書是架空,改編為了代入,才架空處理成雍正朝,與史實極度不符。但是火啊,所以投資人眼熱,可不就跟著投錢燒《如懿傳》,其實拍的時候就是巨坑,就是打著撈錢的主意。

只不過當時的出資方沒有料到政策緊收,總局爸爸會對不符合史實的影視劇進行嚴控。

為什麼說如懿傳與史實也是極度不符呢?因為,那拉氏繼後真的一輩子都不受乾隆寵愛,她能繼任皇后也真的是因為後宮只有她位分家室最好。

而且,她被廢其實太好猜了,不是什麼野史鬼扯的乾隆要納妓女為妃,也不是乾隆要寵令妃,而是那拉氏自己找死。

野史不敢寫。怕被抄家。

那拉氏,干預立儲之事,以後宮干預政事,當廢。

下面圖是清史稿原文。

可以明顯記載,乾隆對於康熙朝的九龍奪嫡是多麼戒懼!他兒子也多,他也害怕自己跟爺爺康熙晚年一樣的後果。

乾隆一直各種重申,不立儲不立儲。那拉氏自己找死撞上去的。

為什麼呢?因為那拉氏嫉妒和蠢。

她不明白,富察氏的兒子就能封太子,自己雖是繼後,兒子都已經13歲,卻毫無被立儲另眼相待的意思。

她嫉妒富察氏,因為富察氏都死了十年,還是乾隆對富察氏最好。長春宮十年不變的祭奠。

作為女人,哪個後娶的老婆能容忍老公十幾年了還惦念前面那個死人?

所以,生日的時候她可不就腦子一熱,昏了頭。然後就,倒黴了。

她也不想想,富察氏的兒子,那是死了才被公開說是曾立儲為太子,活著絕不可能公開的。

那拉氏如果有耐心,也許她兒子也有希望,可惜她太蠢,不懂政治,所以把自己和兒子全都坑死了。她兒子也必須死,因為那拉氏已經不廢而廢,可她兒子佔了嫡子的名頭,她兒子不死,乾隆於心不安。

女人進了宮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活,怨不得別人。

孝儀純皇后魏氏就很聰明,聰明的可怕呦,果然是富察氏選的人。才能笑到最後,活著榮寵富貴一生,死了哀榮不斷。

乾隆親自擬製的封號,孝儀。

何為儀?禮儀,本分!不逾矩!

她從富察氏身邊宮人出身,乾隆十年,貴人連晉嬪位,三嬪之首,沒有富察氏點頭,不可能。

乾隆十三年,三月富察氏薨,五月偏偏是魏氏晉了令妃!沒出百日,令嬪何以晉位?為先主富察氏服喪的禮儀本分!

七月的時候那拉氏才晉了皇貴妃,還是太后的意思。

要是富察氏多熬幾年,令妃娘娘多點時間,根本就沒有那拉氏上位繼後的機會。

所以啊,《如懿傳》立篇之本就是大錯特錯,顛倒事實,可不就被禁播調整刪減了嘛。

乾隆的白月光老婆富察氏,可是9歲就被雍正誇獎的人,進入史書。

那拉氏一生最後,被丈夫厭棄到覺得她用心險惡,幾度密令大臣密查那拉氏有沒有詛咒自己的鬼蜮伎倆。

怎麼可能跟那拉氏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呢?






法哲學的真相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應該說是2018年最火的兩部電視劇。同為清宮大戲,講述的也是同一朝代的故事,只不過前者是殺出來的一匹黑馬,後者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至於口碑哪個更好,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延禧攻略》幾乎沒有做什麼前期宣傳,開播後,收視率和口碑一路飆升。我想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是女主魏瓔珞不再是傻白甜的瑪麗蘇,而是一朵有仇必報的黑蓮花。她從小小的宮女,一步步走到了皇貴妃的位置,人生是開掛的節奏,讓觀眾看著著實過癮。

可是,我總感覺這部戲的女主光環過於嚴重,我們時常可以看到的情節是一個處於紫禁城生存鏈最底端的人對比她地位高出好幾個層次的人指手畫腳。這樣的人在電視劇裡可以成為人生贏家,但是如果真的在那個時代,恐怕一集電視劇的時間都活不過吧。

《如懿傳》,吊觀眾胃口的時間太長了,所以剛剛開播時,很多人都連呼失望。可是隨著劇情的推進,這部劇的口碑開始反轉,待到收官時,在豆瓣上的評分竟反超了《延禧宮》。我想,周迅霍建華演技在線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很贊。

宮鬥戲很多,但是這部劇講的不僅僅是宮鬥,更側重的是帝后的愛情與婚姻。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對兩小無猜的戀人(當然,這對戀人是帝后)如何在婚姻的道路上越走越陌生,最終由相看兩不厭變為了相看兩生厭,為我們展示的是帝后“初時美好,最終離散”的婚姻歷程。雖然這部電視劇的時代背景和我們當今已相差幾百年,但帝后的婚姻故事對我們而言也可以稱得上是“婚姻啟示錄”了。

總之,兩部劇各有千秋,但我還是更偏愛《如懿傳》,認為它更好看。


幸福熊兔咖啡鋪


本人的觀點:顯然是《延禧攻略》更好看!為什麼本人這麼認為呢?以下幾點原因:

1、從節奏上來看,“延禧”比“如懿”更緊湊,節奏更快,高潮不斷,看得暢快。而“如懿”劇情相對拖沓,高潮很少,比較平淡,看得蠻累的。

2、從故事情節上來看,同樣都是戲說歷史的宮鬥,“延禧”的戲說更易於被現代觀眾接受,它讓主角魏瓔珞通過自己的才智來化險為夷成為最後的勝者,而如懿所謂的不爭卻只能依靠皇帝來進退,人身依附讓現代人不能去肯定。

3、從故事類型上來看,“延禧”可算一部喜劇,而“如懿”卻是一出悲劇,喜劇當然比悲劇更討喜!

4、從演員上來看,“延禧”更為年輕,新面孔很多,雖然有些人演技還比較稚嫩,但給人的新鮮感和認同感仍更多些。而“如懿”演員普遍年齡過大,周迅演技真心很好,但演少女青鳳實在太老了!另外,聶遠的皇帝也比霍建華的皇帝更霸氣更有帝王氣,霍建華太過文人才子氣了!

5、從攝影、佈景、置裝上來看,“延禧”更用心考究,無論是圓明園景觀,人物配飾,甚至戴的絨花等都很讓人賞心悅目,相比起來,“如懿”就要差一些了!


王茅


1.演員

延禧攻略的演員,都是性價比很高的演員。

像聶遠,秦嵐,董卓都是實力派演員,可能名氣沒有那麼大,也沒有流量,但是他們的演技是在線的,不輸,如懿傳的霍建華周迅。

延禧攻略最讓我驚訝的是,配角的演技也很在線。袁春旺,這個變態的太監,可以說很可恨了。我認為演的很好,反正演的挺讓我討厭他的。(前期我還是很喜歡他的)演到我對她的感情,也隨著他的變化而變化,前期我就很喜歡袁春旺,結果後期居然是這樣一個人。看的我都氣的牙癢癢。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就是爾晴,爾晴是和純妃嫻妃比,我認為壞的比較沒有理由的一個人。我不太能理解她。好在觀眾都比較理智,並沒有對爾情的厭惡,上升到演員蘇青身上。

2.服化道

前一陣不是如懿傳的一個n線小演員diss延禧攻略說延禧攻略抄襲嗎?服化道用的團隊一樣,這在清宮戲裡面很正常,畢竟做這些的本來就少,用到重的很正常。

據說號稱是同樣的團隊,但是,個人覺得延禧攻略好一些。我是沒看出來,這是相同的團隊。而且如懿傳,把,演員的片酬的錢花的太多了。怕是沒什麼錢用在這上邊了。(猜測)

3.調色

如懿傳用的還是於正玩剩下的那些特別鮮豔的顏色。老師說這個顏色真的讓我出戏,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古代應該呈現出來的色調。也不是一定要弄莫蘭色。顏色太深,聲道,不像顏色本來的顏色,有一種太子妃升職記的,即視感。(太子妃升職記是小成本,調色,這樣也也不奇怪)

雖然於正劇就是原罪。這次的也許攻略於正不是編劇,它不是抄襲的。相反如懿傳,可是,從去年就,被,指抄襲。新聞不斷往外爆,匪我思存實名diss,更有網友做出調色板。榴蓮籽就是因為抄襲被 請 出了晉江。

5.劇情

兩部劇在設定上還是有很大出入的。這裡我具體就不說了。太多了,說不清楚,有網友整理好的兩部劇設定的,區別對比。

延禧攻略是令妃主角,如懿傳是那拉氏是主角。

所以可能不同程度上對主角,有一些美化。

個人認為,延禧攻略的歷史還原度較高。是相對貼近歷史的,但是也有戲劇誇張修改的成分。我想應該沒有那種把電視劇當歷史的傻瓜吧。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學過歷史的。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延禧攻略更好看。但是如懿傳剛剛播出,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蜜蠟youga


不管是王者的個人看法,還是大眾觀看後的評論來看,當然是《延禧攻略》更勝一籌。《如懿傳》還未播出就已經火了,周迅和霍建華為男女主角,明星陣容遠超《延禧攻略》,這部戲也被認為是《延禧攻略》最大的對手。

但《如懿傳》一播出,頗有些令人失望,周迅畢竟年齡不小了,卻扮演女主角年輕時候,但她化的妝和臉上歲月的痕跡已經出賣了這不是一個年輕人。

還有周迅的聲音也令觀眾感到不適。《延禧攻略》沒有強大的明星陣容,只有聶遠和佘詩曼比較有名氣,其他的許多都是之前的群眾演員和配音演員,但本劇在細節上處理得都很到位,比如皇上穿的有件衣裳是八個工匠經歷半年時間一針一線縫出來的,這些工匠也到故宮博物院專門學習,他們的追求是無限接近歷史。

正式因為這樣的態度,打造出這樣一部酣暢淋漓的好劇。弄得王者每天守在電視前看瓔珞接下來又會做什麼。

關注王者,

每日晚間22點30分,頭條官方抽獎---微信大紅包等你來拿!

週日22:30分,更有四套無線充電器大獎送出!


漲停王者


首先,觀眾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看劇習慣,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近幾年宮廷劇的熱度正在慢慢下降,網劇異軍突起佔據大量熱點流量,但製作水平都一般。


《延禧攻略》的開播引發瞭如同當年湖南衛視《還珠》的極高收視率和好評如潮,持續霸佔微博熱搜榜,連無數網紅都要來蹭“魏瓔珞”的熱度。筆者本身對宮廷劇並不感興趣,而且總聞於正抄襲,所以一開始並不看好《延禧攻略》。但當筆者發現街頭巷尾同事鄰里都在聊這部劇的時候,就意識到——這絕不是一部簡單的宮廷爛片,於是開啟了追劇模式,廢寢忘食,越看越上癮!

正當大家把《延禧攻略》捧上天的時候,《如懿傳》首播了。

上圖為周迅的獲獎記錄,大大小小的影后拿到手軟。也許正因如此,大家對於周迅主演的《如懿傳》才有了很高的心理預期!但期待越高,往往帶來的失望就越大。

一、配色的差距。



《延禧攻略》的畫質與配色,擁有一種古畫的風韻,整體色調偏暖,畫質細膩如同電影,製作精良,使觀眾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而《如懿傳》,如上圖所示,整體色調偏冷,而且會很大膽的用紅綠配色,在視覺上影響美觀,但據說這符合“乾隆”的審美觀,更加貼近現實。不過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延禧攻略》的確更勝一籌。

二、令人尷尬的5毛特效。

上圖為如懿傳的截圖,右下角的荷花池,令人大跌眼鏡。可能拍攝的時候沒有荷花或未到季節,所以用綠布遮蓋後期加荷花特效。但荷花的特效簡直不忍直視,連3D網遊畫質都不如。有網友戲稱“這是前期拍戲給主演片酬太多了,後期特效沒錢了吧?”

三、良心劇組與粗心劇組。

兩部劇的投資同樣是3個億,而《延禧攻略》所有演員加起來片酬不到2500萬,《如懿傳》兩大主演片酬1個億,所有演員片酬加起來快佔總經費的一半!所以《延禧攻略》製作精良,道具走心,拍攝,後期剪輯等都十分良心。而《如懿傳》雖有22位大咖,但服裝道具,拍攝特效都很一般。但周迅的演技確實很棒,毋庸置疑,向她致敬!


buzaihu2


不請自來,我想《如懿傳》不滿播放機制只是藉口和掩飾,延遲上映是為了避開如日中天的《延禧攻略》。想從於媽手裡搶收視率、話題、觀眾,《如懿傳》自知還弱了點。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均是名副其實的宮鬥古裝劇。而且故事發生在同一時期,男主都是“乾隆”,只是扮演者不一樣而已。

pick《延禧攻略》

講真,於媽這次改變了我對於宮鬥劇的看法,《延禧攻略》是最近唯一一部在追的劇。緣起於強大的話題度,本想試著看兩集,沒想入坑不能自拔,只恨更新的太慢。於媽把勾心鬥角的劇情玩出了新高度,不按套路出牌,一出場就腹黑的女主設定,就高出同類劇很多。

《延禧攻略》的劇情是虛構的,但部分人物和部分劇情,遵循了歷史事實。比如,乾隆第一代皇后就是富察氏,而且確曾秘密立皇二子永璉為太子。第二任皇后為烏拉那拉氏,魏氏(魏瓔珞)最終上位至令貴妃。《如懿傳》中,乾隆的皇后如懿為杜撰,並非真的曾經存在。而且,就目前公開的劇情簡介看,人設、劇情走了“宮鬥劇”的老路。

《如懿傳》不敢上映

《如懿傳》屢屢延遲檔期,暴露其不敢與《延禧攻略》正面對戰的事實。宮鬥劇的市場就那麼大,《延禧攻略》如今穩居網播量首位,《如懿傳》片方為了播放量,不得不找藉口延遲。就像郭敬明的《爵跡2》原本定檔七月,如今現在還沒上映,為何,還不是怕競爭不過《我不是藥神》《一出好戲》等優質佳片。

如今網劇已成為主流,電視似有退居二線的意味。網絡如電視般普及,手機、平板、筆記本可以做到隨時隨地追劇,具有電視不可能有的空間優勢。提前網更是上上策,為何不滿呢,只有一個答案,不滿只是藉口,實則是心虛,不敢和於媽正面剛。

還有,如果《如懿傳》也按歷史走,恐怕與《延禧攻略》有重複之處。最近乾隆有點忙,要在兩部劇裡當主角。我感覺,“宮鬥劇”很可能步“穿越劇”後塵,成為下一個被拍爛的類型。


漫影像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延禧攻略》低調開播,卻不測大爆,不管是口碑點播都直線上漲,看到這個結局,最心急的應當是《如懿傳》了吧。

據悉,兩者都是闡述的同一個天子,同一批妃嬪,但是劇戀人設天差地別。 《延禧攻略》講述令妃發財史,劇情偏重的是勵志,於正罕有的沒有放太多情愛在女配角身上,反而是對乾隆和孝賢皇后之間的戀愛放大,一時候,網友都去領會汗青上的這對帝后佳耦。

觀眾這才得知,乾隆並不是風騷漢子,而是一個痴情種,他平生最愛的就是孝賢,即便孝賢身後他也一向記憶猶新,至於其他妃嬪,也許有豪情,但並不是掃數是愛。

即便是令妃,天子和她之間更像是日久打仗滋長的反動友情。 在尊敬汗青這塊,於正仍是做得不錯的,《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的首要人物有較著區別。

從《如懿傳》原小說看,富察皇后在作品裡並不是是真善美的存在,如懿在全劇流露著一股一切人都毒害我,我必需壯大的feel。 周迅出演的這位如懿,也就是《延禧攻略》的嫻妃。

大家要曉得,汗青上的乾隆對這位皇后豪情很平平,可是《如懿傳》卻要誇大的是乾隆和如懿之間相親相愛的故事,以是不可思議,跟歷史上的出入有多大。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靈魂話影


《延禧攻略》編劇的風格偏向年輕人口味的直爽風格,以女主魏瓔珞的行為處事為核心看點概括說來,《延禧攻略 》即沒事兒不惹事兒,遇事兒不怕事兒,受了委屈一定會找到機會替自己洗清冤屈,不當軟柿子任人踩踏。
於正多年來在影視行業的口碑不盡人意,《延禧攻略》播出,製作上花費的心思,由此劇引發的傳統中國配色熱議話題,以服化道延伸多維探討,因一部劇而引發的熱議,為於正獲得不少加分。
該劇在眾多宮鬥題材作品裡,能夠火一把,著實因其劇情人設重要人物身世經歷角度儘量遵循史實,比如乾隆摯愛富察氏。此外女主魏瓔珞為求公平正義而非悽悽艾艾一門心思為博取某一個人憐愛關注而掙來鬥去,同時也鄙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旁人苦難袖手旁觀的冷漠,總的來說,這部劇的格局獨立大氣,引人向善。
《如懿傳》的風格延續五年前的《甄嬛傳》那種後宮陰森殘酷的生殺惡鬥之風,這部劇一大特點在於,追下去隨時隨地都能叫人致鬱。女人還是毫無自我的把生命尊貴的獨立、生活權交給別人來掌控,有如斯德哥爾摩症一般,不被奴役就渾身難受。
即便女性為了愛可以不顧一切,但一時走眼和沒有腦子全然不是一回事。戲說拋開史實,以純虛構來為故事服務的手法不置可否,但是胡亂遍扯還不認真鑽研劇情邏輯,只因女主光環就集萬千寵愛和好運於一身,未免顯得小家子氣,格局狹隘了。
《甄嬛傳》幾年前能大火,《如懿傳》幾年後仍舊按照就套路換湯不換藥,不是編劇沒有長進,就是編劇沒有意識到如今觀眾的口味已然發生很大改變。
觀眾對爽劇,有話直說接受的乾脆,重點是,都什麼年代了,哪個姑娘還愛看十幾、幾十個女人為了一個男人爭的你死我活,現在的姑娘都喜歡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打得過小三抓得住流氓的性格了。柔柔弱弱實在是讓人渾身上下都不舒適了。
2018-09-07 00:38
——衡·Isabella

吾腔調


第一,兩位皇帝聶遠和霍建華。

《延禧攻略》中聶遠飾演的皇帝,可以稱得上有史以來最帥的皇帝,他在面臨政務時,君王威嚴,不可侵犯,但是在後宮中,他可以撒嬌,放低姿態和瓔珞鬥智鬥勇,尤其是會很接地氣的踢李玉的屁股,這樣的皇帝更像一個有魅力的普通男人,備受觀眾的喜愛!

《如懿傳》中霍建華飾演的皇帝,作為帝王而言,他是最還原歷史人物的,在經歷皇權爭奪後,疑心,迷信,惶惶不安,而且是特別敏感,這樣的一個帝王往往高高在上。

這樣相比,聶遠的皇上,更符合大眾的口味,作為娛樂影視劇,娛樂性大於劇情,這也正是影視劇的宗旨!

第二,兩位女主吳謹言和周迅。

《延禧攻略》中飾演女主的人設吳謹言,從上線後就自帶強大光環,一路“打Boss”,升級,演繹的是一個睚眥必報,頭腦靈活,心思縝密,而且得理不饒人、記仇,認定一件事絕不回頭,有種能運籌帷幄,把握大方面的“黑蓮花”。看得觀眾和網友連連叫“爽”,可謂是“深入民心”深受大眾的喜愛!

《如懿傳》中周迅飾演的女主如懿,起初開播時,也是受到觀眾的大肆吐槽,眼睛和臉浮腫,“公鴨嗓”早就沒有了年少時的那種磁性魅力,而且服裝道具,就連御花園的蓮花都被吐槽是假的,不過熬過前期後,隨著劇情的層層遞進,也是有種“逆風翻盤”的感覺,周迅飾演的如懿,更是耐人尋味,這部劇作也更應該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

兩劇相比,就娛樂性而言,《延禧攻略》中的女主人設魏瓔珞,可甜可鹹,更符合娛樂大眾的口味吧!

第三,就兩劇的劇情而言。

《延禧攻略》中女主魏瓔珞自帶光環,從上線開始就如同神助一般,多次能在困境中脫穎而出,其手段之高明,頭腦靈活,也是無人能敵的一個“爽角色”,以這樣一個爽角色為主線,在後宮中開啟的一系列宮鬥模式,也是別出心裁,更具特色!

《如懿傳》中,如懿太過於佛系,不宮鬥,不殺人,全劇中,如懿一直想要都是在危難時,皇上不鬆開她的手,所以,對於這些身外華物和榮寵,她從開都不爭不搶,這也是開了宮鬥劇的先河!

兩者相較,《延禧攻略》還是喜劇性和娛樂性更多一些!

第四,畫面以及配角方面。

《延禧攻略》自開播就備受關注,從主演到配角,還有一些服裝道具之類的,包括一些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妙,都是良心之作,復古又高級!

《如懿傳》中,開播就被吐槽,雖然當時選角色時,幾乎大半個娛樂圈的演員都去試鏡,但是有些道具經不起推敲,如花園蓮花假的,各宮娘娘用的手指套不夠精美之類的。不過論整體質感,大氣程度,宮殿佈置,燈光設計,確實都是勝過《延禧攻略》的,還有外景的真實拍攝,木蘭圍場狩獵,登船南巡,皇后冊封,這些都極其符合一個盛世王朝的定位,確實《如懿傳》倒是有幾分厚度!

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懿傳》勝出幾籌吧!

其實就配角而言,兩劇也都是各有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