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談談小小說的創作

 1、小小說語言:有限的文字,無限的感染力 

在千把字的篇幅裡,小小說的語言,是提升藝術品位的至尊法寶。因為小小說是文學入門的一條捷徑,從者甚眾,多有靠編排故事,且樂此不疲者。殊不知,如此惰性的取巧,難以使小小說表現出多層次的內涵,容易落入通俗文化的簡單審美的窠臼,致使作者長期在原地徘徊不前。歸根到底,終因過不了語言這一關。

囿於字數的限制,小小說能否寫得內涵豐厚和境界高遠呢?作為寫作者,都想用極其經濟的文字,來傳導出無限的藝術感染力,於尺幅之內承載豐厚的題旨。只有美感叢生,語言質地能表達出複雜含義的好作品,才能準確地凸現出作者賦予的寓意,才能讓人在閱讀中產生深層思考。雖然小小說因字數限制總體上“屬於大眾化寫作”的文本,但在人數眾多的寫作者中,依然不乏追求“精英化寫作”的人,卻灼人眼目。他們堅持或執著於在小小說藝術手段的調動使用上,譬如在文字的精煉、語言的質感、人物性格的刻畫、情節設置的技巧等方面,顯示出某種從不妥協的孜孜以求,力求千錘百煉,表達準確,以質取勝,多少有點“陽春白雪”式的意味。小小說的剪裁取捨間極有學問,在千把字的篇幅裡何處寫意、何處潑墨,大有講究。

 

  2、講好一個故事:跌宕起伏,九曲迴腸

能把故事尤其是傳奇故事講得一波三折、九曲迴腸、跌宕起伏又不純粹獵奇,不能不說是寫作者能贏得讀者青睞的一種有效手段。雖說它多少含有一些取巧的成分,但事實上有不少小小說寫作者成功地徜徉在這條捷徑上。作為一名文學寫作者,或許誰都夢想寫出一篇能超越時空獲得永恆的具有傳世意味的傑作。譬如像唐詩中的《春江花月夜》、宋詞中的《明月幾時有》等篇章。令人鬱悶的是,在當代人的文學作品裡,這種精品佳構甚少,多是一些心氣乖戾浮躁,追逐世俗功利和無端炫耀技巧的瑣屑文字。那種令讀者神往、直逼靈魂深處的文學境界,那種沉靜大氣、鍾靈毓秀、惻隱思辨和禪意無限的文韻蘊含,幾或成為可遇不可求的鳳毛麟角。好小說離不開一個故事核,然而寫作質量的高下,則體現在作者能否調動出具有合理密度的小說藝術手段,來表述或詮釋好這個故事,即在語言、描寫、敘述、留白、思辨、剪裁乃至情節設置和營造氛圍等元素上,為之服務。所以,不會“編故事”則小說寡味,僅會“編故事”則小說流俗,箇中奧妙,全憑寫作者下功夫體味。在小小說千把字的篇幅裡,要寫活一兩個人物,讓它血肉豐滿;講好一個故事,一波三折,微言大義,讓讀者為之心跳動容,的確不能忽略了觀察生活的角度,小視了明辨事物的方法。因為作者在作品中提出問題的深度,解決問題的質量,設計細節的縝密無懈,要通過思想容量的比拼,來顯示藝術品位的高低。

3、小小說的潛內容:薀藏豐富,動人心絃

讀小小說最怕一覽無餘,作者把話都說盡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就會銳減。有人說小小說是“留白的藝術”,這話雖有所偏頗,卻也道出了這種文體的特徵之一。當代小小說能稱為經典的作品,無不隱含著極豐富的潛內容。可以這樣說,小小說創作的潛內容匱乏還是充盈,是衡量一個小小說作家精神特質、文學素養的重要標杆。小小說的潛內容,和現實內容一樣,都是具體可感的,潛內容涵蓋了留白、餘音、潛臺詞和潛意識,是小小說裡特殊的精神產物。凡是能撥動人們的心絃、感染或啟發讀者的那些部分,通常都是作品潛內容蘊藏豐富之所在。它使小小說擁有了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讓我們讀起來意猶未盡,回味無窮豐厚的意蘊是小說與故事的分水嶺。故事和小說的差異究竟在哪裡?當然還是思想內涵、藝術品位和智慧含量的高下。文學作品的份量和寫法不盡在抖包袱上,而藝術手段的使用密度和認知社會人生的深度卻不容忽略,它所潛在的鑑賞、審美功能亦需開發重視。

  4、陽剛之美:遒勁文風,極具震撼力和美學欣賞價值

如果說柔美一族屬於凝脂之血肉,而硬朗一脈則是岩石般的骨骼了。剛健文風如潑墨,浸染處有力透紙背之勁道。塑造的人物,個性鮮明,舉手投足,充滿陽剛之美。開掘深層次的生活內涵,聚焦特定環境中的人物個性,凸現其人格魅力。小小說在有限的篇幅裡,極難寫得大氣磅礴,頭角崢嶸。尤其塑造時代人物,不易把握的,其實也是一個“度”數。稍一過,便概念化了。然而支撐小小說文體,卻非得有此文字筋骨才行。如果小小說只能寫生活浪花、人物素描和幽默諷刺之類的小品,無形中就缺乏了文學作品應有的厚重感和使命感,那麼,小小說文體和專事小小說寫作的作家們,還能從真正意義上“立”起來嗎?有人常感嘆偌大的小小說領域,多是軟弱的筆力在寫庸常的生活內容,或使用一些小技巧來完成一個小故事,既忽略了文學藝術品質的鍛造,也缺少敢於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膽量。缺乏那種強悍凌厲、頗有霸氣,如雪原鷹擊、曠野厲風一樣肅殺的文字。因為具有陽剛之氣的遒勁文風,讀來蕩氣迴腸,極具震撼力和美學欣賞價值。

  5、淺平與高度:作品高度和厚度的統一是“數質兼具”

眾所周知,當代小小說之所以30年興盛不衰,有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小小說寫作隊伍的梯次結構的合理形成,各個時期均有雨後春筍般的寫作者湧現,而每一茬新生隊伍裡面,又都有在創作數量和質量上等量齊觀的代表性人物,成為這一時期業界的翹楚。這種波浪湧動蜿蜒前行的引領狀態所形成的活力,構成我國文壇獨特的一種團隊精神景觀。一方面,這種現象是動態的,尚需要長期實踐來遴選和淘汰,物競天擇,畢竟作家終是要以作品來證明自己;另一方面,囿於小小說文體自身的侷限性,小小說作家要耐得住寂寞,方可保證自己的寫作才華一點一滴的釋放出來,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滴水成溪的力量,來完成所需的文學儲備,以求登頂。所以僅有創作數量構不成作品的高度,那只是一片低矮的小叢林,它會顯得單薄而淺平;或者偶爾寫出了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構,奠定了某種高度,也只能是一朵花的芬芳一棵樹的揺曳,終究無法與滿坡奼紫嫣紅一片葳蕤森林的神奇魅力相提並論。因此,能否成為一個時期內的真正意義上的小小說作家代表性人物,作品高度和厚度的相對統一,一般會以“數質兼具”的標準來考量。

 

 6、小小說的智慧量級:用聰明的辦法直接解決頑症的途徑

有主流評論家曾冷靜地評價中國作家,尤其是針對在尺幅之內企望圖騰的小小說作家作品時,說和西方的優秀作品相比較,作品中所蘊涵的智慧量級不夠,所攜帶的哲理性、雙關語、幽默成分的使用尚有差距。凡生活型的作家,從互補的角度來說,還是要多讀書思考來拓展自己的藝術想象力,儘可能營造出更大的文學空間,給生活的真實插上飛翔的翅膀才好。在眾多小小說寫作者中,具有良好素質能自覺強化自身文學儲備的人並不多見,許多人長期是倚仗自己的“小聰明”來揮霍自己的生活素材的。只有極少數有此天賦並能自律的作家,才肯在長期的寫作實踐中,不懈地鍛造、提升、健全和完善自己的文學人生。有人說,寫小小說非聰明人不能經營,我深以為然。小小說是作者用聰明的辦法直接解決頑症的途徑。這些靈光閃動的智慧資源蓄存起來,便會催生庸常生活的“技術革新”。他們為讀者提供的,是打開困難之門的金鑰匙,這是小小說的優勢之一。

7、小小說藝術風挌:熔裁說白了就是“煉”字

形成獨具藝術特色的創作風格,歷來是作家們所追求的目標。試想,在作品的構思和語言上,沒有鮮明個性的作家,該是多麼的悲哀!衡量一個作家的藝術成就,其創作風格佔有重要的一筆。然而,風格又是一種束縛作家進行自由創作的鎖鏈,一旦風格固定,如不能刻意求新,不再有另闢蹊徑的創造,只在原地踏步,千篇一律地重複自己,那又是多麼乏味的事情。小小說的文體特徵所限,寫作中不能像長中篇那樣一洩千里,千把字的尺幅之內,要做到文美意深,實非易事。選擇一種合適的文學意象,且能運用得恰到好處,常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作時,單就情節安排、人物塑造而言,熔意指文理通暢,裁辭屬文脈清晰,凡缺少情采的文章,首先就減弱了文學應有的感染力。小小說因其篇幅所限,要求敘述周密而不繁雜,更需要熔裁提煉,去蕪存精。熔裁說白了就是“煉”,一個“煉”字,形象地概括並體現出了創作的狀態。一位小小說作家,寫出一篇好作品不難,難的是搖曳生花妙筆,在各個時期都留下“雪泥鴻爪”。

8、注重藝術表現力:靈動、灑脫且不乏慧敏,瀰漫出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寫小小說能提升作者的品行修養,當然也會培養寫作者的洞察力和領悟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芸芸眾生間總有一些有意思的物事糾葛,被有心人串綴成或喜怒哀樂、或酸甜苦辣的故事,供人們思索品評。一旦變成充滿靈性的文字,便蘊藉著雋永的哲思,靈動、灑脫且不乏慧敏,瀰漫出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在千把字的篇幅裡,作者總要提出或傳導出一個問題,然後調動小說的藝術手段來解決它。作者的辦法和表達太過平庸膚淺,自然引不起讀者的共鳴。所以,寫作者需要讀書、思考,不斷充實自己的技藝,才能不負眾望。文學即人學,意味著作家關注的中心是人,作家的創作力,表現的是對人的關注。一個作品中所凸顯的東西,必然蘊含著作家特定的思想情感的價值取向,給人以生活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真正的文學創作要有高遠、深廣的精神向度,給人藝術的享受和思想的提升一般來說,一篇優秀的小小說,總要在千把字的篇幅裡,營造出一個刺激讀者閱讀的“興奮點”。如深刻或敏感的立意、故事的陡轉、人物性格的昇華、結尾的懸念等。

  9、小小說的品質:對約定俗成的文化觀念有著某種主動調節的意味

在相當長的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社會生活裡,文學寫作、文學作品或文學傳播,大都以長的(作品字數)、厚的(出版物)、貴的(售價)和精英的(文以載道)為主流的選擇傾向,而今人類進入工業文明社會,一種全新的讀寫方式正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小小說的產生與繁榮,似乎對約定俗成的文化觀念有著某種主動調節的意味,它以短的(1500字以內)、小的(刊物便於攜帶)、廉的(便於購買)和大眾的(雅俗共賞)形式靈活出現,不僅是對讀寫習慣的一種有益補充和取捨,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更加適合當下人們對生活節奏提速的便捷文化需求,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當下是一個價值嬗變的時期,思想觀念的新鮮、獨立和多元,加上優越的教育條件、便捷的信息渠道和獨特的個性氣質,讓年輕的寫作者有著與生俱來的文學探險精神和蓬勃的創造力,以及對於表達的渴望和銳氣。近些年來,文學越來越邊緣化,小小說的寫作人數如過江之鯽而精品卻似鳳毛鱗角,小小說作家的批量生產也大有無限氾濫之勢。但仍有一部分優秀的小小說作家,始終堅守著文學創作的基本底線,通過真誠的努力,不斷地提升小小說文體的品質,這種耐住寂寞的寫作與堅守,尤顯難能可貴。

10、作者與讀者:節省閱讀時間就是對讀者的最大尊重

當然常有人問,當下最優秀的小小說作家是誰,最經典的小小說作品又有哪些篇什?這似乎是個既複雜又簡單的話題。複雜是,所問的優秀標準是什麼,經典的含義又有哪些。因為界定這些東西,歷來都存在主流話語和民間話語兩種不同看法,雖殊途同歸卻表現各異,所以才會呈現以“級別”或以“權威”的兩種不同說法。簡單是,誰擁有了讀者認可誰便是好作家。現在是信息社會,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作品的市場價值基本上反映著它的藝術價值。因為在現代開放型的文化市場裡,不僅普通讀者的審美鑑賞力有大幅提升,期刊、報紙、出版社等媒介融入了激烈的競爭機制,而且對作品優差的判斷和裁決,市場從根本上也無法迴避研究機構和專家權威的影響。小小說寫作能使冷清的純文學與大眾保持聯繫,以極少的篇幅、極短的時間抓住讀者。小小說的經典化寫作,潛移默化地提升著這種民間文化成果的質地。一茬茬優秀的小小說作家浮出水面,一批批堪稱佳構的小小說作品炫人眼目,在打造自己的文學地位的同時,也牢牢地吸引著大眾的眼球。因為他們知道,在同樣具有思想內涵、藝術品位和智慧含量的前提下,節省閱讀時間就是對讀者的最大尊重,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一次哪怕是簡單的快樂,也令小小說寫作者們樂此不疲。而一次次的快樂疊加起來,為我們的時代和平凡旅途平添了繽紛的色彩。

11、經典化追求:在於同樣具備了大眾化寫作和精英化寫作的本領

對於文學寫作的追求,其目的歷來都因人而異,比如有人執著於“文以載道”,有人陶醉於“為稻粱謀”。然而在衡量文學作品的優劣成敗時,卻會趨向於某些大致認同的標準。那麼我們認為那些具備優秀質地的小小說作品應該凸現哪些明顯特徵呢?假若能把小小說寫得精緻雋永,幽默詼諧;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敘述語言有韻味,人物塑造有個性;或者選材新鮮,切入角度巧妙等等,當然這些都會構成小小說接近“精品佳作”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礎上,如果你是一位文學天賦極好的寫作者,或許還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譬如注重在作品主題、立意方面的深度開掘,在思想容量或者說在對社會、人性問題上介入作者的犀利敏銳、清醒理性的思考,將知識分子之於歷史進程中應該攜帶的人格鍛造、質疑姿態、批判意識和責任擔當,透過自己的寫作精神影響感染讀者,那無疑會是通向“宏大敘事”的“精英化”寫作之路了。小小說文體究竟能走多遠?或許要取決於兩個必要的生存條件:一是小小說能否不斷有經典性作品問世,以此來鍛造和保證它獨具藝術魅力的品質;二是在從者甚眾的寫作者中,能否不斷湧現出優秀的代表性作家,來承擔和引領隊伍成長進步的責任。只有這樣,小小說才會像一句廣告詞所說的那樣: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小小說和長小說悄然接軌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於同樣具備了大眾化寫作和精英化寫作的本領。這些代表性作家和優秀作品所折射出來的才華,以及對社會、人生、文學的深層理解思考,即使和從事別樣體裁、文本寫作的同行比較,也不遜其後。

12、作家與作品:好像連體嬰兒一樣,須臾不可分離

在當代小小說領域,作品的精度構成衡量作家站位的高度。作品和作者的關係,好像連體嬰兒一樣,須臾不可分離。好作品猶如堅固的陣地,歷經戰火旌旗在,士兵(作者)則贏得無上榮光。譬如一篇《立正》,讓老作家許行一生不朽;《紅繡鞋》使王奎山成為"王確山"(奎山是河南確山人);《陳州筆記》系列,孫方友被譽為“筆記體小小說之王”;謝志強的《黃羊泉》和《桃花》把先鋒寫作推向極致;陳毓的《名角》和《伊人寂寞》是柔美文字的範本;劉建超的《將軍》和《朋友,你在哪裡》輻射著遒勁的力道。還有劉國芳的《風鈴》、白小易的《客廳裡的爆炸》、於德北的《秋夜》、相裕亭的《威風》、司玉笙的《書法家》、劉黎瑩的《端米》、滕剛的《預感》、蘆芙葒的《一隻鳥》、邵寶健的《永遠的門》、尹全生的《海葬》、沈宏的《走出沙漠》、宗利華的《越位》、鄧洪衛的《甘小草的竹竿》等等,作家和作品彷彿一對孿生兄弟,相生相剋,互動互補,結成了須臾不可分離的生死之交。這些優秀的小小說果子,經年瀰漫著成熟的芬芳,多年來入選各類典藏本、獲殊榮乃至成為作者的代表作。

  13、大師與匠人:以深度寫作的姿態,鍛造經典品質

成名的小小說作家是靠好作品來詮釋自己的藝術生命力的。一個缺乏創作高度的寫作者,是不可能在文學史上或公眾認可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近30年來,儘管有成千上萬的人每年寫出數以萬計的小小說篇什,催生了當今文壇佳話,然而以“精英化”的標準來衡量,恐怕只有少數人才能被冠以“作家”稱號,因為他們幸運地寫出了具有標高性質的“代表性作品”。由於眾多因素的制約,在成千上萬的小小說寫作者中,誰想問鼎一流作家的桂冠,實非易事。一是要有數十年的辛勤筆耕,以批量生產式的積累,持續搶奪大眾閱讀的眼球;二是還要在寫作中,具備持之以恆的探索精神,以深度寫作的姿態,鍛造經典品質,經得起業界話語權的審視乃至挑剔。儘管如此,依然有鳳毛麟角者脫穎而出,在形成獨特藝術風格的同時,確立自己的文學地位。然而正像大師和匠人有著質的區別一樣。一個小小說作家和小小說寫手同樣也涇渭分明。寫手注重的是量的積累即平面經營,作家則絕不肯遷就自己原地踏步,會像追趕地平線一樣永遠把目光投向遠方。厚度和高度只有同時啟動,才會矗立起腳下的高山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