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離開中國市場就不難生存的6個國家,最後一個最不厚道

韓國:

離開中國市場就不難生存的6個國家,最後一個最不厚道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

韓國經濟對中國依賴程度不斷加深。2015年全年貿易總額達到2273.75億美元,佔韓國全國GDP的16.6%,這一數字超過了美日兩國的總和。韓國每年接待的遊客中,有一半來自中國。

有研究表明,中國經濟增速每回落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韓國對華出口下降2.5個百分點。韓國媒體也將此形象地比喻為“中國經濟打噴嚏,韓國經濟就會感冒”,擔心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可能會對韓國經濟帶來巨大風險。

泰國:

離開中國市場就不難生存的6個國家,最後一個最不厚道

泰為我第14大貿易伙伴,東盟國家中第3大貿易伙伴。我為泰第4大貿易伙伴。2007年中泰雙邊貿易額3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9%。據中國海關統計,2007年中泰雙邊貿易額3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其中我出口119.7億美元,增長22.6%,進口226.7億美元,增長26.2%。1996年以來我對泰貿易連年逆差。

截止2007年底,泰國來華投資項目3871個,實際投入30.6億美元,中國公司在泰承包工程共完成營業額31.1億美元。截止2007年底,泰國來華投資項目3871個,實際投入30.6億美元。2007年,泰國對華投資項目79個,實際投入8948萬美元。

巴西:

離開中國市場就不難生存的6個國家,最後一個最不厚道

巴西是一個農業資源豐富的國家,但道路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這樣的巴西“國情”也反映在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巴西大量農產品出口到中國,而中國參與投資了一系列的巴西基建項目,兩國彼此實現互利雙贏。近年來,中國對巴西投資數額快速增長,投資領域不斷擴展優化。

近年來,中國對巴西投資數額快速增長。中國巴西企業家委員會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開始加大對巴西的投資力度,2016年投資總額達83.97億美元,同比增長13%;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巴投資增幅更大,達到61.76億美元。

中國投資涉及眾多領域。2016年中企在巴西共投資了16個項目,其中8個通過收購和併購完成,4個通過兩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完成,4個是在海外投資設廠,即“綠地投資”。16個項目遍及九大行業:電力、基礎設施、家用電器、金融、採礦、鋼鐵、電信、自動化、農業等。

智利:

離開中國市場就不難生存的6個國家,最後一個最不厚道

古人云,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用在智利和中國身上,最為貼切。儘管兩國分居南北半球、太平洋東西兩岸,地理距離相隔萬里,但是由於對銅的供給和需求,兩個經濟體被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在過去的十年,智利對華出口佔出口總額的比重,從不足9%上升至超過1/4。可以說,來自大洋彼岸的需求,改變了智利的經濟結構;也使得智利的經濟週期,與中國極其貼近。

日本:

離開中國市場就不難生存的6個國家,最後一個最不厚道

日本經濟中心主任研究員田原健吾(Kengo Tahara)根據相關數據預測稱,2030年中國給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帶來的經濟效應是2015年的1.8倍,將比美國對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帶來的經濟效應高出40%。

從2015年起,中國對日本的經濟效應就已經超越美國。2015年,中國需求每擴大1%對日本產生28億美元的經濟效應,超過了美國的27億美元。到了2030年,中國需求每增1%,給日本帶來的經濟效應將是46億美元。

澳大利亞:

離開中國市場就不難生存的6個國家,最後一個最不厚道

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外資來源國。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由於中國需求的連續上漲,澳大利亞採礦業迎來歷史上最繁榮的一段時間。據澳大利亞官方數據統計,從2002年到2012年,採礦業佔GDP的比重從2%攀升至8%,鐵礦石的價格從13.8美元/噸上漲至187.2美元/噸。

在這10年間,僅礦石出口一項收入,就使澳大利亞實際可支配家庭收入上升了13%,平均薪水上漲了6%。沒有哪個國家從比澳大利亞從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獲益更多。

如果說全球化的最大贏家是中國,那麼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的最大贏家就是澳大利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