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今年歐洲門將賣出天價,這和本澤馬有關係嗎?有人說“天價”源於那場利物浦1-3不敵皇馬的決賽,對此你怎麼看?

八號客棧


天價門將都賴本澤馬?沒錯!不是有個詞叫“蝴蝶效應”嗎?而本澤馬就相當於那隻搖動翅膀的蝴蝶,他搖著那對跟黑鍋一樣厚的翅膀,掀起了整個足球轉會市場的腥風血雨!利物浦在上賽季的歐冠和英超,攻擊力不可以說不強,在“激情教頭”克洛普的執教下,利物浦在歐冠足球賽場真是打瘋了。
到了歐冠決賽輸球,要不是本澤馬在利物浦門將卡里烏斯手上偷襲了個進球,大夥也沒覺得門將位置是利物浦最薄弱的環節。畢竟按照克洛普的習慣,也未必會想著買門將——按照《利物浦回聲報》的統計,
克洛普教練生涯的17個賽季中,只花錢買過5名門將,總價格還不到500萬英鎊!在2016年之前,克洛普甚至從未買過100萬歐元以上價格的門將。但被本澤馬這麼逼迫後,克洛普和利物浦只能花7200萬歐元買進巴西國門阿利松。阿利松的天價,自然也炒高了整個國際足壇門將的身價。此時皇馬劫走切爾西門將庫爾圖瓦,切爾西臨時需要補進門將,只能直接砸違約金,用8000萬歐元“強挖”過來。簡單說,之前幾年,
門將身價的漲幅並沒有那麼大,要是沒有阿利松的天價在前,切爾西估計覺得4000萬買凱帕都太貴,怎麼可能花8000萬歐元呢?而阿利松天價的根源,就是因為本澤馬把卡里烏斯給打蒙了。說來說去,還是都怪本澤馬啊。對此,你怎麼看?


綠茵守望者


第一個大趨勢是球員的運動強度正在不斷提升。例如在上世紀60年代的相關數據統計中,平均每名球員的奔跑距離為6000米左右,每場衝刺距離佔總跑動距離的不到10%左右(也就是600米左右)——而到了南非世界盃時,球員的平均衝刺距離已經達到了2500米。另一方面,當三十年前馬拉多納如日中天的時候,職業足球俱樂部普遍沒有建立力量訓練系統,而這個時代的球王C羅的力量訓練強度已經達到了22.4噸,相當於16輛汽車。

這個趨勢意味著對手在比賽中的逼搶強度,已經相比於80年代、90年代、00年代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個級別,留著控球方進行下一步球場行為的空間、時間、容錯率都會相對降低。作為球場上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必然會對門將的技戰術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適應更激烈的對抗環境。

如果你同意球員的技戰術能力與身價成正比,那麼門將身價的提升也是遲早的事。

第二個趨勢是門將在戰術板上的角色變化。當現代足球客觀要求戰術要求有更多變化,而經典足球哲學在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中已經被徹底吃透的情況下,球場上的每個位置都在發生著不同的職能變化(以期以重新組合的方式完成再創造)。例如中後衛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完成攔截和搶斷,而是更多負責後場組織,要求更多的出球和比賽閱讀;再例如前鋒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射門與進球,而是更多被要求回收策應。

門將在這個趨勢下也同步進行變化,例如像諾伊爾這樣的後場清道夫角色,以及像洛裡、德赫亞這樣的拖後組織核心和出球點——而這些能力的增加也自然成為門將的溢價點。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