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低速電動車要是考駕照,應該考什麼樣的?

電動車景觀


電動四輪有低速和高速兩種。


一般高速的指的就是納入工業部目錄,有車輛合格證,可以憑合格證去車管所上國家承認的綠色牌照的,最高時速能達到120KM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能上高速公路,全國都可以跑,價位一般在十萬以上。

高速四輪電動車,一般稱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一般採用鋰離子電池,享受國家和地方新能源汽車補貼,比如知名的特斯拉純電動,比亞迪秦等。高速電動四輪需要正規的機動車駕駛證C1以上駕駛資格,A證,B證當然更不用說了。

我之前就一直在電動車廠家工作,專業生產家用電動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所以你說的低速電動車應該指的就是低速電動小四輪,俗稱老年代步車、老爺車。

低速的電動小四輪一般就是指時速60KM以下,不能去車管所上綠色牌照,不能上高速公路行駛的的家用電動小四輪,價位一般在5萬以下。這些小四輪車體比較小,內部空間比較小,一般在市區開開,續航里程普遍在100公里以下,多采用天能或者超威的乾電池,或者加電解液的水電池。因此成本較低,整體車輛售價也低。市場上知名的有金彭、愛瑪等低速小四輪(加關注《樂家車生活》本頭條號,發私信,索取各個電動小四輪品牌、底價、電話)。

雖然電動兩輪,電動三輪 和低速小四輪給廣大普通老百姓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在國家層面看目前是屬於灰色產業鏈。


第一:低速小四輪目前沒有納入國家工信部目錄,國家對於整車生產沒有標準,沒有正規的車輛生產合格證,因此生產出來的車輛上不了國家的綠色新能源汽車牌照,因此不能上高速公路,也就在當地市區範圍開一開。

第二:最早的電動四輪都是由之前生產電動二輪,電動三輪的廠家新增的投產線轉換而來的。很多企業以及風險投資看到前期的企業賺到錢以後,由於還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所以一窩蜂的扎入到低速小四輪的生產產業鏈中去。造成生產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價位高低不一。很多廠家直接都是直接買到現成的模具,隨便找幾個人都能自己組裝,然後批發給各地的經銷商。中央新聞報道的自燃的小四輪就是屬於這種三無產品的小四輪。

第三:由於低速電動小四輪沒有國家標準,包括電動三輪車在內,因此很多城市沿用的是電動兩輪車的標準,根據國家電動兩輪車的標準:電動兩輪輕便摩托車最高設計時速大於20公里,小於50公里,或重量大於40公斤且最高設計時速不大於50公里。符合標準的電動摩托車按照機動車管理。所以根據電動自行車的國家標準,電動小四輪屬於機動車範疇。所以很多城市要求駕駛電動小四輪需要走機動車道路,需要機從車C1牌照。

低速小四輪目前沒有國家生產標準,生產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城市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樣,一般管理有三種方式:


1、開放態度:當地政府不加限制,可以隨便在大街上行駛。目前是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做法,比較人性化。但是開車的人的駕駛水平不一,沒有道路行駛規則概念,造成車輛事故不斷。比如很多三線、四線城市。

2、限制管理態度:需要給小四輪安裝當地電動車牌照。有的需要C1駕駛證,有的不需要駕駛證。有的需要在機動車道上行駛,有的只准在非機動車道行駛。為了管控數量,還有的城市對新增的電動小四輪牌照不予頒發(這讓很多人惱火,因此不少人在淘寶上買假牌照上路)。

3、全面禁行態度:為了市容市貌,為了道路安全,這兩年不少城市出臺了禁止電動車上路的政策,包括電動兩輪、三輪、四輪。上路的話,會被罰款,甚至會給沒收。比如濟南、深圳。一般開電動車的都是普通老百姓,開不起轎車,只能靠電動車工作養家餬口,甚至前兩年鄭州出現了手推車送快遞的怪象,因此這種禁止電動車上路的一刀切的做法自然讓很多人詬病。

總結:低速小四輪要不要駕駕駛證,國家沒有要求,如果您要買,要參考當地政府的政策,以及當地交通管理部門的行政法規,切記,切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