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果樹流膠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分清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

——愛華植保

一、症狀流膠病是桃、杏、李、大櫻桃等最重要的枝幹病害,從發病原因上看主要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兩種。1、生理性流膠:主要發生在主幹和主枝上。雨後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後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2、侵染性流膠:主要為害枝幹。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徵,次年瘤皮開裂溢出膠液,發病後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最大區別。

果樹流膠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分清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

二、成因生理性流膠病:主要由於霜害、凍害、病蟲害、雹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結果過多、土質粘重或土壤酸度過高等原因引起。樹齡大的果樹發病重。 侵染性流膠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病枝裡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發生分生孢子,隨風而傳播,主要經傷口侵入,也可從皮孔及側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進行再侵染。雨天從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順枝幹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幹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可滲出膠液,隨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較大、排水不良易發病。

果樹流膠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分清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

三、防治參考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a、新移栽的幼樹用福根灌根.秋季施肥對病樹每畝施綠亨底肥超能量200斤,脈素特2公斤,磷鉀肥25公斤,控施氮肥。

b、合理修剪,合理負載,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果園溼度,同時防治好其它病蟲,特別是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c、樹幹刷白:冬季用石灰、硫磺、水按生石灰10千克、硫磺粉1千克、食鹽0.2千克,加水30~40千克攪拌均勻,調成糊狀,於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對樹幹進行刷白。d、春季氣溫開始上升用速渡+金掌門+順發寧進行全園噴霧,殺滅所有蟲卵和越冬害蟲。2、消滅越冬菌源: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進行清園消毒,刮除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及木質,集中起來燒燬,然後噴速渡+綠亨2號+天寶+施定康,消滅越冬菌源、蟲卵,同時還可預防凍害、日燒發生。3、發芽前,樹體上噴速渡+施定康+天寶,殺滅活動的病菌。4、塗抹防治:先用刀將病部幹膠和老翹皮刮除,用刀縱橫劃幾道並將膠液擠出後,用速渡+綠亨2號拌麵粉,對清理後的患病部位進行塗抹,一般塗抹2次,間隔3-5天,必要時,在流膠高峰期再塗抹一次。5、生長季適時噴藥: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膠病彈出分生孢子的時期,可結合防治其他病害,用速渡加綠亨9號+根多樂灌根,用速渡+綠亨2號+天寶進行噴霧防治。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為侵染性流膠病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用速渡+綠亨9號+利豐安灌根。用綠亨2號+速渡+天寶噴霧,連噴2-3次,間隔7-10天。

果樹流膠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分清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