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高考報考初積累一籮筐

如何為志願填報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是蒐集院校資料,瞭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瞭解院校招生章程;

二是查詢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

三是瞭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學校、專業、人數;

四是瞭解自己平時成績、模擬成績在全省、市的位次;

五是瞭解本人體檢結果,避開限報的學校、專業。

我們可能在初期的政策和規定中就茫然了,招生計劃,錄取分數線等一些簡單的問題還可以看懂,像平行志願,專業等名詞真不知道啊。別急!離報考還有一段距離,靜下心來認真研究,一切都還來得及。

1;什麼是平行志願?

平行志願模式,是指考生在某批次第一次填報志願時可以填報多個院校志願,所填的多個院校志願之間是平行或者並列關係,投檔原則是 “ 分數優先,遵循志願 ” 。

為方便大家理解,把流傳甚廣的公交車、燒紙條來演示一下。

高考錄取車站,大車站。停車場上停了幾百輛汽車,每一輛車代表一個高校,每輛車的座位數量代表了該校在該省的錄取人數。

其中有的是中巴車,比如南京審計學院,只有9個座位。有的是超級大巴車,比如四川大學,座位有1000個左右。

省理科考生按成績排名,站成一路縱隊,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張紙條,上面寫得有自己的五個平行志願的學校名字(ABCDE)。

開始了!車站入口打開,狀元先進,然後入口關閉。

這個時候諾大一個停車場,只有狀元一個人。狀元的A志願是北大,於是走到北大的中巴車前,這個時候座位肯定是全空起的,好了,請上車。上車後手裡的小紙條就作廢了,就當燒了吧,後面的BCDE志願沒有任何用處了。

狀元選完了,該榜眼了,同樣只有他一個人進停車場,探花還是要等到起。

榜眼的A志願是清華,上車,燒紙條。

按順序來,比如該200名的同學進場了,A志願清華,到清華中巴門口一看,喔豁,80人的位置已經坐滿了。馬上看B志願:北大,一看70人的位置也滿了。再看C志願:中科大,好,50人的座位只坐了6個人,上車,燒紙條。

現在輪到排1000名的同學進場了,A中科大,一看滿員,B北航,坐滿,C同濟大學,坐滿,D上海財經,也坐滿了,這個時候開始冒汗了。趕快看E志願:川大,到四川大學的超級大巴門口一看,還好,1000個位置還有950個空位子,趕緊上車,燒紙條。

現在輪到5000名的學生了,進場。A川大,B西南財大,C西南交大,D電子科大,E重慶大學。全部5輛車都坐滿了,開始哭。一看旁邊的天津大學還有2個空位子,想強行上車,被車站保安制止,紙條遭沒收,被趕出停車場。悲劇了。

該最後一個學生了,第26000名進場。

這個時候大多數汽車都坐滿了人,個別車還有空位子(因為前面有1000個不幸被趕出車站的同學)。趕緊把紙條摸出來看:A川農,B川師 C北京工商,D華南農大,喔豁,全坐滿。再看E志願:天津大學,還有2個位置,感謝政府,感謝TV,感謝爺爺,感謝爸爸!上車走人。

最後一個故事不是虛構的,2012年的一個娃娃就是這樣去的天津大學。

好了,所有人員全部處理完畢,車站站長一聲令下,幾百輛汽車全部開出車站(所有高校是同時投檔的)。省招辦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四川大學的大巴車上:售票員進行座位分配(選專業),如果分數不夠高,選不到好位置(每校可填6個專業志願),又不同意售票員安排座位的(不同意專業調配),那隻好請你下車了(退檔)。於是灰溜溜的回到汽車總站,和剛才被趕出車站的1000多人站在一起,這個時候停車場上是空無一車的,哭。

上面這個例子說明5個平行志願一般情況下都要選擇同意專業調配,因為你不知道會上哪家的‘黑’車,遇端了就麻煩了。

好了,下午有30輛當初沒有收滿人的車又開回來了(徵集志願開始了),1000個當初被趕出車站的,以及500個被售票員趕下車的同學,大家重新排隊,重複早上的過程。

徵集志願有幾輪,3輪下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上面說的是平行志願。下面將就這個故事說一說以前的順序志願,

車站外不用排隊,2萬多人一起湧入停車場,各人按自己的紙條到對應的汽車前面排隊,注意:順序志願的一志願只有一個學校,所以你只能在一輛汽車前面排隊。

按成績排好隊以後,依次上車,坐滿為止。舉例:一志願北大、二志願四川大學,現在你只能在北大的車前面排隊,如果你排在北大隊列的最後一名,估計很可能上不了車,開始冒汗。

回頭一看四川大學汽車前的同學的分數都比你低,但你也只能繼續排在北大的隊列裡死等(等死),眼睜睜的看著別人上四川大學的車。

同樣,沒有上車的同學當即就被趕出車站。

然後等第一輪沒有收滿人的車開回車站,開始第二志願的排隊。

後注:

1 為什麼要燒紙條?

一旦上車,後續志願就作廢了。假如:一考生志願如下:A浙大、B天津大學。

他的分數估計能上浙大的錄取線,但選擇專業沒有優勢,但這個分數去天津大學則有足夠的優勢選到好專業。於是他只選了浙大的幾個好專業,同時選擇不同意專業調配。該生的如意算盤是:先上浙大的車,如果能讀到這幾個好專業就讀,讀不到就退回來去天津大學讀自己喜歡的專業。

這樣是不對的:一旦上了浙大的車,紙條就燒了,後面填的學校全部作廢。同時浙大和天津大學是同時開車的(省招辦是在同一個時刻把所有學生的檔案發給對應高校的),浙大的售票員在分配座位的時候,天津大學的售票員也在分配他們車上的座位。所以該生的如意算盤就要落空。

上面這種想法在學生和家長中確實是存在的。2012年七中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志願填報已經關閉後才瞭解情況,家長學生著急得不得了,馬上給浙大招辦打電話,幸好對方同意考生髮傳真確認同意專業調配,最後圓滿解決問題。

大家要注意這個問題,6月底填報志願時,最好也給自己的同學朋友們說一聲。

2 ABCDE的順序很重要。如果狀元的志願是:A川大 B北大.....那他只能上川大的車,不能上北大的車。除非,除非....他進場的時候川大的車已經坐滿人了,而北大的車還有空位子。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平行志願雖然是平行的,但也是要分先後順序的。

3平行志願錄取過程的兩個關鍵環節是:第一個環節是根據學校志願投檔,第二個環節是根據專業志願錄取。第一個環節是第二個環節的前提,只有當你的檔案順利投入志願學校後,學校才會根據你的專業志願進行錄取。平行志願可給考生增加選擇機會只在第一個環節起作用,與第二個環節沒有關係。

2;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院校的區別

大家都知道,高等教育分為四個層次和等級:專科教育層次;本科教育層次;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博士研究生教育層次。總之,本科高校只有一個層次和等級,就是(本科教育層次)。1、2、3本高校是同一個層次和等級的“本科高校”只是側重不同。“重點本科高校”與“普通123本高校”兩者也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注重理論研究後者注重理論實踐應用,也就是前者重研究後者重應用;大專教育主要也有兩種實現形式: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高專)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高職),兩者也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重能力,後者重技術。高專和高職同屬大專。本科之間所謂的區別:一是入取批次不同:一本為第一批次、二本為第二批次、三本為第三批次。本科錄取結束開始專科錄取。 二是收取的學費不同:一本、二本相對稍少一些,但一些轉設二本學費也相對稍高一些,三本院校學費相對也稍高一些。三是辦學性質上的不同;一本是“公辦範疇”的;二本大多數是“公辦範疇”的,但有極少數也屬於“民辦範疇”的;三本:主要是指“獨立學院本科院校”等,是“公辦民助範疇”的。總體上說,123本本質上沒有區別同屬本科學歷,差別在軟實力上。

3;什麼是招生章程?

通俗講就是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這是和簡章最大的本質區別。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繫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基本上你想要的在這裡都能尋覓到蹤跡。

招生章程作為高校向社會公佈的規範性文件,必須向社會公示。根據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在規定時間內(一般在每年4月、5月)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

招生信息發佈及管理平臺公示。大家可以點擊院校官網或者本省招生考試信息港,關注最新發布的高校章程。

4;專業,我們只能初步瞭解個大概,希望能從下圖中得到一些啟示。

高考報考初積累一籮筐


5;謹慎對待“服從調劑”

平行志願最大的風險就是退檔後只能參加下一輪錄取。那麼,這個風險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要從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說起。平行志願採用“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的投檔規則。投檔時,同一批次線上所有考生先按高考分數從高到低排序,再由計算機對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願學校逐一進行檢索,並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餘額的學校。考生檔案投進院校後是否意味著就一定會被錄取呢?不一定,這要看考生填報的志願是否科學合理。如:當考生檔案投到A 院校後,如果填報都是分數較高的熱門專業,但本人成績達不到所選報專業的要求,或由於單科成績低、身體條件受限等不符合院校的錄取要求,且不服從專業調劑,則這名考生將被院校退檔。考生被A 院校退檔後,能否再投到B 院校呢?不能。因為,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是“實行一次性”投檔。因此,考生一旦因各種原因被高校退檔,即使他的投檔分超出後續高校的調檔線,也不能被投檔,只能參加下一輪投檔錄取(下一志願組、本批次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換句話說,同一批次平行志願裡雖然可填報多所高校志願,但考生檔案只投一次,實際只是一個志願起作用。造成退檔的原因很多,除了總分偏低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服從專業調劑。

那麼,什麼是服從專業調劑呢?“服從專業調劑”是指考生同意被該志願校在本省市該批次招生的任何專業錄取,但不會被調劑該校未在本省市投放計劃的專業。由於考生填報專業志願不均衡,專業錄取生源冷熱不均,有的專業出現計劃空額,有的專業考生爆滿。高校為完成國家招生計劃,需要將志願專業落選考生調撥到招生不滿的專業。所以,填報志願時,在每所院校中,除了可以填報若干專業外,還設置了“是否服從院校內專業調劑”欄,由考生自願選擇。如果考生填了服從專業調劑,當其所填專業志願全部無法錄取時,高校會將其調劑到尚有計劃餘額的其他專業。如果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那麼當所填報的專業志願全部無法錄取時,直接做退檔處理。可見服從專業調劑的重要性。近年來,許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承諾“只要服從專業調劑,提檔後不退檔”。因此,服從專業調劑可以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降低退檔風險,考生要理性考慮。

6;徵集志願,分數優先,專業清,專業級差又是什麼意思?

徵集 ( 徵詢 ) 志願是指在每一批次錄取結束之後,省級招辦將錄取未滿額的院校和餘缺計劃數向社會進行公佈,供尚未被錄取並達到分數要求的考生進行選報。徵集志願填報須注意以下五點:1. 達到分數要求且未被錄取的考生才能填報;2. 考生要注意及時瞭解省級高招辦公佈尚未完成招生計劃院校的餘缺信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填報,逾期則不能再填報;3. 參加徵集志願填報的考生按規定選報院校志願和院校服從調劑志願。4. 考生選報徵集志願時要考慮避免再次出現“扎堆”落選的問題。5. 考生要謹慎選擇,如考慮所報院校剩餘的專業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錄取就不能退檔調換。

分數優先,是一種錄取方式:這種方式可以類比於高校錄取時的平行志願方式。所有考生按成績排隊,所有專業同時錄取。這種方式,總是照顧考生隊列中排在第一名的考生,第一名考生未安排專業前不考慮第二名考生。因此,對第一名考生,看其第一志願專業,如其第一志願專業未滿額,則將其安排在該專業,如已滿額,則看其下一個志願,直至處理完該考生的所有志願,再視其是否服從調劑。也叫做分數清。

專業清,是另一種錄取方式,也叫作專業志願優先方式。具體做法是,首先將考生按所報第一專業分類,在各專業中按成績排隊,超過專業計劃數的考生過濾出來。第一志願專業處理完後,將所有未定專業的考生按其第二志願專業分類,並將第二志願專業考生在各專業中按基準成績排隊,將超過計劃數的考生過濾出來。( 注意,只有第一專業未錄滿的專業,才參加第二專業的錄取。) 以此類推,直至處理完所有專業。最後,將服從專業調劑且還未確定專業的考生按成績由高到低調劑到有缺額的專業中。

專業級差,是第三種錄取方式,這種方式下所有考生按成績排隊,所有專業同時錄取。首先,對隊列中第一名考生考察其第一專業志願。如其第一志願專業未滿額則將該考生錄取到該專業,完成對該考生的處理並取隊列中下一名考生;如其第一志願專業已經滿額,則將該考生考分減去預先設置的相應級差並將其插入考生隊列的相應位置,完成對該考生的處理並取隊列中下一名考生。以此類推,直至考生專業志願均已處理完。

7;幾點注意

投檔比例暗藏風險: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全省批次省控線是按1:1.2比例劃出,各個招生院校在錄取中實行1:1.05——1:1.2投檔比例,這種錄取政策就意味著考生達線未必被錄取,也就是說上線考生存在5%到20%的虛額。一般在省控線20分以內的“邊緣生”報考時需要格外謹慎。

檔案材料填寫錯誤或作假;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院校或所選專業的標準;所報專業相關科目成績偏低 達不到該專業錄取要求;以上三種低級錯誤儘量避免,否則就會成為進檔後遭遇退檔的原因。

參考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學校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較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無常;注重對一般院校和相近專業的填報,選好保底院校;

建議關注單獨招生,單獨招生分為單獨招生錄取院校和自主招生兩大類。單獨招生院校比較特殊,對考生特長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儘管招生數量少,但也有不少較好的特色專業。自主招生類院校對考生的要求較高,但對優生群體來說,增加了錄取的機率。擴大院校與專業的選擇範圍。

平行志願所報的幾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間要有梯度。每個志願順序所填報的幾所學校,在選擇時一定要拉開院校之間的志願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