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怎麼樣?

七星老農


農村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怎麼樣?

在十多年前,農夫村裡就有人開始嘗試拋秧技術了,但是也就那麼幾年。後來大家還是放棄了這種技術,選擇了傳統的插秧方法。現在很多的人總結采用直播的方法,或者是花錢僱人來插秧,也不再選擇拋秧技術了。

關於拋秧技術的有點的確是很明顯,其具有省時、省力,效果高的特點,並且也改變了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插秧方法。可是,拋秧技術也是有多方面技術要求的,如果做不到的話,那產量真的不好,而且前期是省時省事又省力了,但是後期要付出的卻更多。

首先是拋秧技術在水稻育苗方法不一樣。拋秧的秧苗都是採用專門購買的缽體育苗盤或紙筒育出根部帶有營養土塊的,這樣才能將秧苗連同營養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使其根部隨重力落入田間定植的一種栽培法。這樣的育苗方法相比於傳統的方法是要複雜一點,而且成本也更高一些。

其次,對拋秧者技術要求高。如果沒有熟練的拋秧技術,要麼就是過密了,要麼就是過稀疏。而且因為是拋灑的秧苗,有的還會直接平躺著。

再次,拋灑的秧苗沒有明顯的行間距,這對於後期的施肥、打藥方面也是很不方便的。當然了,現在採用無人機噴藥,那就另當別論了。

最後,產量也有點影響。因為拋秧技術對所種水稻田也是有條件的,並不是任何的田塊都適合的。有人說拋秧的技術產量會更高,但是在農夫所在村裡那些實驗者中,好像都表示產量是遠不如之前,可能是他們沒有學到真正的拋秧技術吧。所以說,如果技術不過關,還是堅持自己所擅長的事情吧。

當然了,農夫也只是說一說本村的實際情況了。既然在90年代,拋秧技術得到國家的大力推廣,自然也有其道理的。而農夫所在村裡,那些年嘗試拋秧技術不理想,可能是田塊不合適吧,也可能是技術不到家吧,總之原因很多!那你認為拋秧技術好不好呢?歡迎大家留言!


農夫也瘋狂


農村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怎麼樣?

農村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2010年時就在七星老農家鄉流行起來了,2010年以前,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村種植水稻流行散播,現在拋秧技術與水稻散播技術都在咱們農村裡流行,都可以獲得糧食高產豐收。

現在主要是散播技術比拋秧技術比較麻煩一些,下面請大家看看兩種技術的優劣。

種植水稻的散播技術

種植水稻散播技術,就是把水田用機耕犁翻耕好了之後,再把種子發好芽,田裡泥露出水面後,把生好的種子均勻地散到田裡去,雜優品種每畝田下播種子3斤,常規稻下播種子10斤,荒畝田下播12斤就行了,這樣子散播的水稻,雜優畝產在1000一1200斤,常規稻也有800一900斤不等。

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

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種子重量與散播差不多,只是需要苗床,利用膠板播種,等早稻收割以後,在稻田裡撒上一定數量的複合肥,用機耕犁把田整好,就用人工把苗床裡帶泥的秧苗,挑到田壠上來,均勻撒到田裡去,不到3一4天秧苗就站起來了,長勢挺好的,這樣的拋秧技術也簡單,田裡一點兒稍微不平整沒有一點兒關係,反正只要秧苗扔過去落泥了就行,禾苗長勢非常的好,畝產裡同樣高,比散播技術更成熟穩定增產。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農村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怎麼樣?

水稻拋秧在清水塘農村的做法是把水稻田平整後,將用秧盤培育出來的秧苗利用重力因素通過拋投的方式把秧苗拋撒在平整出來的田裡的一個過程。


水稻拋秧可以大量的節省勞作時間和勞動強度,還能夠節省出來秧田,所以,不少的人也在使用拋秧技術種植水稻。

拋秧相對插秧來說,拋秧它因為帶土入田,所以返青速度更快,而且分櫱早、分櫱旺,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豐產有促進作用。而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比如我的一個叔伯堂叔,在我們當地算一個種田比較多的了,總共種地有200來畝,用拋秧的不在少數,聽他的意思是,拋秧產量比移栽田產量高一些。平均一畝多幾十斤吧。

但是拋秧種田有著一些弱點是必須要面對的,一是拋秧根系比較淺,後期容易倒伏,二是拋秧後會有比較多的浮蔸和稀密不均勻的問題,這需要人工進行查漏補缺進行整改,三是稻田雜草處理沒有移栽田那麼方便,四是拋秧灌漿期更長一些。


不過整體上來說,拋秧技術操作簡單,最主要的是可以節省勞力,而且產量略有提高,這也是不少人願意使用拋秧技術的原因所在。不過,在使用拋秧種田的田塊要求稍微高一點,要求田塊保水良好,泥土細膩,田面平整沒有雜草,施夠基肥等。這都是需要精細的翻耕才能夠得到的結果。

以上就是清水塘的認識,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我來自於洞庭湖區,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非常感謝你能夠對我文章點贊、評論、轉發。

洞庭清水塘


農村種植水稻的拋秧技術怎麼樣?

隨著生活的變化,連傳統農業種植技術也跟著出現了很多變化,大都向著高效、高產轉變。作為傳統種植作物水稻,也出現了與以前不同的種植技術。


記得很小的時候,水稻種植都是以育苗後插秧的種植方式。對於那時候的孩子們來說,插秧的時候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因為可以當著大人們的面正大光明的玩水了。

如今水稻種植出現了三種種植模式,其中各有各的優劣點。插秧,插秧是三種種植方式裡面需要人工最多的一種,且相對來講付出的勞力也是最多的一種。插過秧的人,才能體會到插秧的辛苦。也正是因為耗費的勞力多,秧苗分佈均勻,而又是大苗移植,所以存活率更好,最後產量也是最好的一種,所以插秧技術在糧食緊缺的年代,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撒播,撒播可以說是最節省勞力的了,浸種發芽後,均勻撒播到整理平整的水田裡面。因為是種子撒播,所以前期嫩芽存活率低,後期若不移補,可能產量會減少不少。對於現在很多的農民來說,種點兒田也只是自己的口糧,多點兒,少點兒不太重要,感覺人舒服就最好。這是撒播為什麼會出現的主要原因了,村民圖的就是簡單。

拋秧,實話說,我們這邊基本都是以拋秧為主了,插秧和直播都比較少。拋秧相對前兩種種植方式來說,既可以保證產量,又可以相對減少勞動強度。隨著這麼多年的拋秧種植,拋秧技術基本已經成熟。

我們家裡有四五畝水稻,自從有了拋秧的技術後,年年都是以拋秧的方式種植的水稻。老爸覺得撒播不靠譜,插秧太累,相比較拋秧算最好的了。


著迷大鄉村


水稻種植拋秧技術曾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流行過,這種用人工手摘拋秧技術早已被插秧機所取代了。拿我江蘇為例:蘇南地區還存在個別小農戶採用水直播種植技術,蘇北小農戶採用旱直播技術。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基本上都使用全程機械化種植。粳稻育秧苗床選擇在水泥場上,用播種線式一體機操作,用滴灌帶噴霧管理,這是工場化育秧的基本流程,節本增效。對兩系雜交稻育秧,可採取精種定量印刷育秧技術。當然了,不是說拋秧技術已經落後幾十年就沒有它的生命力可在,我們是要根據不同品種的生育期以及生理特性,去選擇什麼樣的種植技術。例如:三系雜交水稻,由於它根別發達,莖稈特別粗壯,穗刑特別超大(甬優264O,甬優||62,嘉優中科|號,春優584,天隆5|8,)這些品種如用機插全生育期積溫不夠,如用人工手栽秧成本過高,鑑於這種情況不防可重溫一下拋秧種植。


農業專職老萬


你好,我是【愛蔬堂】

1.拋秧技術的開發不是為了追求高產,,而且為了輕簡化栽培,降低投入產出比,提高經濟效益。

2.拋秧大大節省插秧時間,拋秧的速度是人工扦插的三倍。

3.拋秧對天氣是有要求的,拋秧的苗子紮根不深,因此拋秧後強降水會使苗子扶倒、移動、漂浮,導致減產。

4.一般情況,拋秧相對於人工插的田會有一定程度的減產。



愛蔬堂


對於前面大家的意見,我有不同於大家的見解。

該技術的關鍵是旱育秧和拋秧栽培的結合,還有合理配搭N、P、K的比例施肥、靜心管理才是水稻高產的必要條件。

因為拋秧是隨秧苗自然下落、自然散種,它的入土距離小,莖基基本都是在土表,再加上它是旱育秧,有入水生長優勢,它出根快,而且發芽快,自然上林率高。

如果用傳統栽培法,一般都要載入土3~4釐米,甚至更深。秧苗要在莖基節長出土才能發芽,所以這種栽培方式秧苗發芽要晚一些,緩苗慢,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些產量。

如果其他管理都很科學的話,這種栽培方式會有高產的。


中易購農業科技


首先我覺得拋秧技術不值得推廣,現在許多地方都放棄了這一技術。

1、培育拋秧秧苗比普通育秧苗程序複雜,成本増加不少。

2、拋秧對天氣和灌溉用水的要求也不同。下雨天不能拋秧,水深不能拋秧,不然秧苗飄浮水面無法紮根,對於水資源緊張的地方來講也是一大考驗。

3、拋秧對於農民的拋秧技術有要求,拋秧做不到百分之百勻稱,拋的不好的地方還需人工下田撿秧,相比人工插田來講有一定程度的減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