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1

都說娛樂圈是人情如紙的地方,臉上永遠掛著笑容,卻要為了搶C位爭版面暗中角力。兄弟鬩牆姐妹反目的故事,幾乎天天在上演。滄海桑田,到最後,大都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空歡喜一場,徒留唏噓和惘然。

偶爾我也會想,名利當頭,人性繁複,除了失望,還有溫暖的可能嗎?

有一些稱得上宿命的故事,給了我信心和希望。

先把視線拉回41年前。1977年是哥哥張國榮的亮相之年,這位獨一無二的偶像,也算是選秀出道。他參加香港亞洲電視前身麗的電視舉辦的“第一屆亞洲音樂歌唱大賽”,演唱了一首American Pie,最終斬獲亞軍。

決賽當晚,一位年僅7歲的女孩上臺給白衫白褲的張國榮獻花。這個女孩後來也成了街知巷聞的人物,她叫Karen,中文名莫文蔚。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因為這場相遇,加上和莫文蔚的母親相識,張國榮一直惦記著這位後輩。首次執導電影《煙飛煙滅》,他就找莫文蔚來出演。而莫文蔚在事業上的每個重大決定,也要聽聽張國榮的意見。

命運只是提供了一個契機,張國榮和莫文蔚把它變成了傳承和延續。

2

我們再講一個故事。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向來是提攜後輩的伯樂。他挖掘並擔綱製作的歌手,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如雷貫耳的名單,譬如陳淑樺和張艾嘉,譬如周華健和張信哲。

1997年,李宗盛去馬來西亞尋找好苗子。當地的唱片公司和製作人送來一堆demo。有人推薦說:“有個妹妹唱得特別好,人漂亮,身材也好。”李宗盛沒有理會話裡隱含的意思,只是回覆說,這裡面唱和聲的不錯,你把她找來。

這個唱和聲的女生,名叫梁靜茹。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李宗盛替梁靜茹做《一夜長大》這張處女作,梁靜茹果然也在歌壇日漸長大成熟。2006年,李宗盛開音樂生涯回顧性質的《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邀請梁靜茹唱了好多首歌。

合唱《明明白白我的心》的間歇,李宗盛關切地說:“小女生長大了,靜茹最近跟我講說她越來越聽得懂我的歌了。年紀漸長,就慢慢更知道老豆(指自己)當初寫的是什麼意思。可是我希望你不要經歷老豆經歷的這麼多啊。”

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內心都會有暖流湧動。

3

這樣的故事,不光屬於過去,也正在發生。

最近看《明日之子》第二季,原本想關注會不會有下一個毛不易,卻意外地被星推官和選手之間的情感連接所打動。

仔細想想,《明日之子》第二季的星推官陣容,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傳承:何炅看著李宇春一步步從“超女”走來,李宇春是華晨宇在“快男”的伯樂,華晨宇又是吳青峰的粉絲。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隨著節目的推進,三位星推官在各自的賽道上,展現出了對選手深摯的關切。

華晨宇的“盛世魔音”賽道是公認較強的一組,旗下有所謂的“妖魔鬼怪”:鄧典是妖,黃翔麒是魔,陸政廷是鬼,文兆傑是怪。

黃翔麒和文兆傑都是華晨宇搶來的,初選時看到他們的表演,華晨宇的眼神裡充滿了熱切的渴望。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在節目裡,他無數次提到,一些選手很像自己。或許因為想起了自己選秀的經歷,華晨宇幾乎傾其所有地教授選手,教陸政廷在哪裡壓低聲音,舞臺怎麼走位,幫鄧典指點唱哪一句的時候下巴抬一點,吃什麼藥來保護嗓子。對每位賽道上的選手,華晨宇幾乎每一個細節都要理清楚。

在第五期,魔音賽道從人數最多到全員待定,天翻地覆的變化來臨後,華晨宇也從滿滿的自信轉向自責和痛哭不已。

文兆傑被淘汰的時候,輪到華晨宇發言。他紅著眼眶,沉吟良久,蹦出一句:“我覺得不公平。”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因為三個人的作品,歌是文兆傑寫的,唱的最好的是文兆傑。他參加過比賽,知道比賽的感受,淚水不是因為脆弱,而是對選手投注了真感情。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吳青峰的“盛世獨秀”賽道主打原創,而原創在綜藝裡相對吃虧,觀眾要多聽一會兒,才能體會到好處所在。因為知道這一點,又格外珍惜選手的原創才華,吳青峰在節目播出之後都會在微博上發推星筆記,記錄參加節目的感想並@選手幫他們推廣。

曾育茗有點孩子氣,評論其他賽道的選手經常不太客氣,可吳青峰依然保護他的這種真,相信背後有更廣闊的可能性。曾育茗在臺上哭,他還會親手去擦臉安撫。

在6組三賽道PK中,賽道選手接連待定,遲遲沒有出現直接晉級,吳青峰表面平靜,一直在給予安慰,採訪時卻承認內心無比糾結。等到許含光晉級,他終於鬆了一口氣。而楊冪把蔡維澤拉回來之後,吳青峰強忍了好久,哭了出來。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等到第五期團體賽,四位選手全體突圍,吳青峰高興得又蹦又跳,像個孩子一樣。

吳青峰是綜藝新人,他原本就不是綜藝感很強的人,可為了選手的前景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足見是付出了真心。全員待定的時候,他沒有氣餒,依然剋制自己的情緒,竭力幫助選手編曲、教學。

這個略顯煎熬的過程,對吳青峰也是全新的體驗。無怪乎他要說:“參加這個節目或許成長最多的不是選手,而是我。”

4

李宇春是三位星推官裡最嚴格的一位。哪怕是對自己的選手,她也常常毫不留情。她的“盛世美顏”賽道里,最具人氣的是斯外戈。

在選中斯外戈的時候,李宇春就坦言,並不是覺得他特別強,但看中了他表演中豐富的層次和更多的潛能。

在為斯外戈站臺的時候,她也用了一些“不太好的詞”:蠢、萌、土、帥、酷、怪、殺。當這些特質在斯外戈身上發生化學反應,就能夠打破傳統的流行規則,衝撞出全新的審美。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但斯外戈的旅程並不順利。三進二那一組,他成為唯一的待定。李宇春和他有一段對話。她說,自己在18歲那一年才準確地知道,音樂是她的信仰。希望這段親身經歷,能鼓勵斯外戈這位喜歡逃避的大男孩。為了讓斯外戈適應更大的舞臺,李宇春還不顧腿傷,一起做劇烈的熱身。

看到這裡我想,肯定有人會說,還不是為了節目效果。其實節目效果不必靠這樣的犧牲來換取,製造一些衝突事件成為流量話題要快得多。李宇春為斯外戈所做的一切,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前輩看到喜歡的後輩,願意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在這樣的過程中,選手在成長,星推官同樣如此。李宇春初來乍到,發現很多選手並不是熱愛音樂,只是把節目當做走紅的平臺。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看到選手奔著明星夢而來,對李宇春是價值觀上的衝擊,因為音樂對她來說始終是最重要的事情。錄製完第一期之後,她和經紀人大吵了一架,覺得星推官做不下去了。

吵完之後,她去和選手聊天,發現500多萬粉絲的斯外戈也有迷茫,很可能那些追捧和光環就把他引偏了。如果有人能給他引導,幫他梳理找到目標,他其實可以做到。

吳青峰華晨宇在哭什麼?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

面對鏡頭,李宇春說起這段溝通:“這也是李宇春的成長,因為李宇春其實一直是一個特別被動的人。”由於成長中受到大量的質疑,她一直關閉自己,一直扛著,可是扛並不意味著沒有受傷害。她覺得沒有人能幫助她,所以也沒想到過去幫助別人。

“但是當你不斷成長的時候,你真的會真切地感受到,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覺得我自己有能量也有責任可以做多一點。”這又是李宇春自己的成長了。

5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宗旨是“帶領,衝撞,正流行”。從選手表現來看,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特長詮釋這三點。

可我卻從節目裡看出了傳承的溫暖。

所謂“明日之子”,天然就含有一種傳承的意味:在今天暢想明日,是最流行最前沿的文化向未來的眺望,也是當今的流行偶像對後輩的情感寄託:誰知道在今天的這些年輕人裡,會不會走出下一個李宇春、吳青峰或者華晨宇。但凡有一絲可能,就有人用盡全力。

我的主業是寫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看不見摸不著,究竟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除了記錄社會變遷之外,還有一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身處期間的偶像,給那些關心流行文化的普通人,展示了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

除了勾心鬥角和蜚短流長,總有一些知心知意,讓我們倍感力量。看到這些溫存,面對真實而殘酷的人生,也彷彿不再那麼寒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