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曹操是如何招聘人才的(曹魏最全人才簡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卻道一首《短歌行》,天下英雄盡攬中。

一家企業在成為行業龍頭的發展過程中,會經歷

1、“散財起義-創業階段”

2、“深耕細作-快速發展階段”

3、 “逐鹿中原-行業龍頭競爭階段”

4、 “傲視天下-行業龍頭保持階段”

人才對企業的各個階段的支撐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人才的吸引成為每位企業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每個階段的人才招聘方法及策略側重點會有較大區別,下面我們通過三國時期曹操的發展歷程,看下對我們當下企業的各個階段人才引進有何借鑑之處。

曹操是如何招聘人才的(曹魏最全人才簡介)

曹操像

一、散財起義-創業階段

公元189年,曹操獻刀殺董卓失敗後,逃回家鄉,“散家財,合義兵”,召集人馬創業討伐董卓,初期人馬是我們熟悉的典型的家族企業模式開始-核心全為曹操宗族:

1、夏侯惇,曹操有血緣關係的族內兄弟,因為曹操的祖輩本姓夏侯,只是曹操的父親曹嵩被過繼到當時的權宦曹騰下做養子,因此改姓曹。夏侯惇在曹操族內諸將中地位一直排名第一,成名之戰為與呂布的作戰過程中,被射中左眼,急於拔箭,把左眼珠也順帶了出來,夏侯惇看著自己的左眼珠,說了一句“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直接將自己眼珠吞下去,然後還繼續作戰,將當場作戰的士兵全都震呆了,這種毫不猶豫“拔矢啖睛”的人,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絕對是一等一的猛人,此戰之後,因英勇作戰失去了左眼的夏侯惇,在曹操集團的族內第一武將的地位無可撼動。

2、夏侯淵,曹操族內最戰功卓越的將領,破逐馬超、韓遂、宋建,橫掃羌、氐,但是他出名不是因為戰功卓越,而是因為在定軍山的自家軍營救火時,被劉備集團的黃忠偷襲戰死,而在中國歷史上廣為人知。

3、曹仁,同姓族內(祖父曹騰族人)大將,旗下最會打戰的將領,戰法穩健,能獨當一面,善於用兵,長期據守襄樊,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

4、曹洪,號稱曹操集團的福將,因為若不是曹洪,曹操可能在開局就領了便當,曹操舉兵的第二年,被董卓旗下一個小將徐榮打的丟盔棄甲,並從馬上摔下來,被兩個小兵俘虜,是曹洪冒死將曹操救出,且將自己唯一的馬匹讓給了曹操逃跑,曹操才有後面混一寰宇的故事。

5、李典、樂進,當地土豪,但是加入曹操團隊時,名氣才能都一般(樂進後期成為了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

從上文可以看出,這時曹操的團隊基本為熟人親戚,很少有外部背景或才能有一方面優秀的人才加入,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創業公司初期,因為資本有限,也沒有明星效應,請不起高人牛人,只有依靠熟人及親戚,組成初始創業團隊的模式,自古以來就是常態,集團中這些人的主要職業也為衝鋒陷陣、開疆拓土的“業務人才”武將,中後臺文職人員佔比較低。

曹操是如何招聘人才的(曹魏最全人才簡介)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圖

二、深耕細作-快速發展階段

經歷了創業階段後,由於團隊給力,經營有方,曹操集團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此時有大量不得志的中層職業經理人來投靠,其中不乏有“名企”經歷人員,此一階段核心崗位招聘渠道以外招和內部員工推薦為主:

1、荀彧,外招入職,成為曹操旗下最受信任謀士,長期幫曹操鎮守後方。

2、荀攸,荀彧的侄子,非常聰明的謀士,很多重要計策均出自他手,入職渠道算是內部員工推薦入職。

3、程昱,外招入職,《三國演義》中為荀彧推薦入職,為改變曹操命運的一名謀士,當時曹操被呂布逼入窘境,已經準備去投靠袁紹,是程昱說服了曹操,曹操才繼續單幹,成就霸業。

4、郭嘉,荀彧推薦入職,《三國演義》中為程昱推薦入職,曹操旗下最核心謀士,沒有之一,基本上料事如神,算無遺策,比虛構的諸多諸葛亮故事,要靠譜的多。

5、劉曄,外招入職,《三國演義》中為郭嘉推薦入職,漢室宗親,曹操集團重要謀士,三朝元老。

6、滿寵,外招入職,《三國演義》中為劉曄推薦入職。

7、呂虔,外招入職,《三國演義》中為劉曄推薦入職。

8、毛階,外招入職,《三國演義》中為滿寵、呂虔推薦入職,曾提出“屯田養兵”、“奉天子以令不臣”等主張。

9、于禁,內部推薦,與張繡一戰成名,但晚年投降關羽而晚節不保。

10、典韋,外招&內部推薦,曹操手下單挑最猛將領,沒有之一。

11、許褚,外招入職,典韋死後曹操手下單挑最猛將領,沒有之一。

這一階段,因為是曹操集團快速發展時期,因此大量對外招聘核心崗位人才,這一時期加入曹操集團的人才基本上沒有像後期入職的王粲、陳群、陳琳、華歆、王朗、司馬懿這種名揚天下的名士,多半屬於家世一般,懷才不遇,不得志,受排擠,但是非常有抱負的“中層職業經理人”,文職人員大部分鑽營的也是“爾虞我詐”的實用之術,武將多半雖然是一些草莽匹夫之勇,但是皆為能從行伍之間脫穎而出的“萬人勇”之人,因為入職時期比較好,隨著曹操集團的壯大發展而逐步升遷,後期集團內大部分的核心崗位人員基本上都屬於這一時期加入的人才。

當然這一時期加入的人才,對他們自己而言,是為自己以後的發展選擇了個“黃金道”,但論收益而言,曹操所獲得的收益是遠遠高過曹操對他們的支出,曹操有了這前兩個階段的人才加入,才奠定了曹操的基本人才班底,才能進可攻,退可守,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震山東,更重要的這群人為曹操集團所奠定的一個良好優良的“企業文化”基礎,以及背靠背的信任關係,只有有了自己的優良文化基因,後期才能無慮的放肆擴大經營規模,放心的去前方一線殺敵,才能對後面來的人才兼容幷包,駕馭自如,如果在這兩個階段進來的都是些宵小之徒,無能之輩,對同僚上司自己人都爾虞我詐的狂人,後續的發展,信任,“企業文化”,無非是痴人說夢。

曹操是如何招聘人才的(曹魏最全人才簡介)

三國形勢圖

三、逐鹿中原-行業龍頭競爭階段

在具備一定的軍事、經濟實力後,曹操集團開始與其他幾大集團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謀求行業老大地位,在這一階段,能通過外招這一渠道入職而進入核心層的已經非常少,能進入核心層的基本上都屬於被併購企業中的中高管加入。

1、賈詡,併購張繡集團後加入,筆者心目中三國最厲害、影響最深遠的謀士,沒有之一,我們看下他發為數不多的幾次發言,都造成了哪些重大影響:

(1)王允用貂蟬的美人計離間呂布殺董卓後,董卓手下本來打算作鳥獸散的,漢朝可能從此還能延續國祚,但這時賈詡說了句“如果現在逃跑,一個村裡派出所所長都能抓到你們,不如放手一搏,打回長安”,聽了該言後,董卓餘黨才打回長安,屠殺了漢朝中央政府最後的一絲翻盤的可能性,這一步可以看作漢朝中央政府統治能力的正式壽終正寢了,假如沒有賈詡,歷史會徹徹底底地改寫,漢朝國祚可能還會延續幾十上百年。

(2)幫助弱小的張繡多次擊敗強大的曹操,讓曹操接班人長子曹昂(天資聰穎,勇敢謙和,優秀的接班人苗子)、侄子、典韋接連喪命,格外是接班人曹昂為救曹操,當場陣亡,直接讓曹魏集團失去了理想的儲君,就不多說了。

(3)一封書信離間馬超韓遂聯軍,幫曹操徹底解決多年的西北邊患,勝過十萬雄兵。

(4)曹操問立儲建議,賈詡只說了一句話:“還記得袁紹、劉表嗎”(都是廢長立幼,導致統治集團內亂,被曹操各個擊破),從此曹操徹底打消了立曹植為儲的打算,曹丕順利即位。

這就是號稱“鬼才謀士”的賈詡,算無遺策,一言足夠混亂乾坤,毫無疑問是筆者心目中三國時期最厲害的謀士,遠勝諸葛亮。

2、陳群,併購呂布集團後加入,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

3、崔琰,併購袁紹集團後加入,中學時我們有學的匈奴使者來訪,“床頭捉刀”典故描述的主人翁即有他。

4、辛毗,併購袁紹集團後加入,在曹丕、曹叡代受重用。

5、陳琳,併購袁紹集團後加入,官渡之戰爆發時,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並侮辱了曹操家族先輩,曹操當時正苦於頭風,病發在床,因臥讀陳琳檄文,竟驚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頭風頓愈。但是曹操不僅沒殺他,反而愛其才,將其重用。

6、許攸,併購袁紹集團時加入,曹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在官渡之戰曹操最被動時期,為其提供了袁紹的絕密軍事信息,曹操火燒烏巢,從而以弱勝強,成就經典戰役,本來許攸進入曹操管理層核心是不存在疑問的,但是由於許攸過於自負,終惹殺身之禍。

7、張遼,併購呂布集團後加入,古今名將之一,名聲大噪的戰役為與孫權的逍遙津之戰,先800人衝擊孫權十萬大軍,直接打到孫權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又7000人大破十萬大軍,並差點活捉孫權,此戰不僅讓張遼在曹操集團的地位舉足輕重,也讓張遼成為古今名將之一。

8、徐晃,併購楊奉集團後加入,曹操集團中後期主要統帥,對曹操的核心貢獻是在關羽當時圍樊城曹仁時,擊敗關羽,此戰之前,劉備在漢中定軍山斬了曹魏大將夏侯淵,關羽在荊州水淹于禁七軍,俘虜了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于禁,斬了龐德,並圍樊城曹仁,直接威脅皇帝所在地許都,曹操甚至有遷都之意,這樣就會極大地動搖曹操的軍心,整個形勢大有諸葛亮作“隆中對”時的戰略實現之勢,但徐晃之戰扭轉了當時劉備對曹操歷年來咄咄逼人的軍事攻勢,對曹操集團整個局勢來看有舉足輕重的貢獻。

9、張郃,併購袁紹集團後加入,有勇有謀,在曹操的歷次征戰中,屢立奇功,後期諸葛亮的歷次北伐失敗,張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為功勳卓著,招人嫉恨,後被司馬懿設計害死在戰場。

這一時期加入曹操集團的人才,進入核心層的非常多,員工自身能力優秀的原因無可厚非,但是更重要的是曹操的用人觀,在東漢末年,那種激勵的市場競爭情況下,曹操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用人才,即使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只要才能卓越,照樣重用。

最典型者為張繡、賈詡,在宛城偷襲曹操,此戰中,曹操差點喪命,曹操的接班人長子曹昂、愛侄曹安民、最鍾愛的貼身將領典韋盡皆被戮,曹操也險些喪命淯水,換作任何人,堪稱完美接班人的愛子被殺絕對是不共戴天之仇,但是他們投降後,曹操不僅沒有報仇,反而“聞訊後大喜,執其手暢談”,得到了非常的重用,他們也用自己的實力為曹操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再者如陳琳,在幫袁紹的征討曹操檄文中,說曹操“贅閹遺醜”,爺爺曹騰是“妖孽,饕餮放橫”,父親曹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就這樣痛罵了曹操祖宗三代,這麼嚴重的人身攻擊,不僅被俘後,沒被曹操誅殺,反而也得到了重用。

可見曹操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及格局,為了問鼎中原,對競爭對手的人才無條件地任用,不管是道德品質有瑕疵,還是殺子辱先人的仇敵,都能照樣人盡其才,然後還能駕馭自如,在不同的階段,始終對人才保持極大的熱情,這也是曹操為什麼在逐鹿中原的過程中,能從四戰之地存活下來,並且快速發展壯大,擊敗強敵呂布、袁紹,脫穎而出,一統北方的重要原因。

這一階段能進入曹操集團核心層的人才,綜合比較上兩個階段人才,無論個人素質,還是家世名望,有了質的飛躍,文如陳群、陳琳、崔琰,皆名望一時,武如張遼、張郃、徐晃,皆將帥之才。

曹操是如何招聘人才的(曹魏最全人才簡介)

三國鼎立形勢圖

四、傲視天下-行業龍頭保持階段

官渡之戰後,曹操擊敗袁紹,統一了北方,論實力和客觀情況,貌似已經無人可以阻止曹操統一天下的步伐了,放眼望去,曹操集團儼然代表了中央政府,足夠傲視天下群雄,可以說曹操企業已經成為了行業中絕對的壟斷龍頭,招聘人才再也不用像之前那種費盡心機遍尋天下優才了,更不用曹操半夜光著腳丫跑出營帳去和人才秉燭夜談,現在只要直接找身邊文人寫個稿,或者自己撰文張個榜,下個召,選拔徵召即可。

1、王粲,併購劉表集團後加入,建安七子之一。

2、華歆,徵召。漢末名士,經學泰斗鄭玄同門,後位列魏國三公。

3、王朗,徵召。漢末魏初儒家經學泰斗,影響深遠。

4、司馬懿,徵召。司馬氏晉朝的開山鼻祖。

5、徐幹,徵召,建安七子之一,東漢末年傑出文學家。

這一時期加入的人才,在曹操一代基本沒有進入核心階層的可能性,但是論學識和名望,都是久負盛名之人,屬於當時的人中龍鳳,都屬於同時期一等一的精英,單從學識和名望來論,肯定是要超過以往各個時期加入曹操集團的人才,可見當企業成為行業標杆時,憑藉著優勢的市場地位,豐厚的薪酬回報,極高的平臺光環,所用人才策略已經同以往大不相同。這些人隨著在曹魏集團內部的資歷的成長,憑藉著自身的才能,逐漸在曹操的下一代曹丕曹叡時期嶄露頭角,大部分均踏入核心決策層,成為魏國中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又曰: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各個階段的人才的大量加入,使曹魏集團迅速崛起,成為漢朝以後最有希望成為新興統一王朝的大一統帝國,內滅袁術、呂布、袁紹、劉表、馬騰、韓遂、張魯,十分天下有其七,外驅烏桓、鮮卑、匈奴、羌、氐,御外患於國門,揚國威於天下,儼然又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盛世即將誕生,華夏族終於可以有希望結束已經長達十八年的軍閥混戰(公元190年-208年),民眾盼來了和平的曙光,曹魏集團的人才繁盛也是古華夏族的最後一次群星閃耀。(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的意外戰敗,讓華夏大地不僅繼續內戰72年,人口空前減少,且讓司馬氏靠軍功上位,讓中國後來迎來了歷史上最黑暗的兩晉南北朝時期,已是後話,不在本文撰述。)

曹魏集團人才的繁盛是古華夏族最後一次群星閃耀,在赤壁之戰的意外失利,讓三十年後司馬氏能後續利用軍功掌握朝政大權,替代魏國,其次讓已經內戰長達十八年的軍閥混戰,延續到72年後公元280年才結束,而這時華夏族在這長達將近100年的內耗中,人口損失85%,反而觀之已內遷多時的匈奴、鮮卑、羌等少數民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在人口規模上逐漸呈現出反客為主的現象,中國歷史迎來了最黑暗的兩晉南北朝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