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文 | 西橙

當你看到標題點進了這篇文章,相信你或多或少不是對韋斯安德森感興趣,就是對我(嘿嘿,開個玩笑),所以我這篇文章想誇一誇韋斯安德森,大家沒有意見吧。

電影是一個很私人的東西,若是對一部電影看不進去,裝都裝不出來。所以陪你看電影的人也很重要,如果有人能和你一起為電影中的情節共同呼吸,那麼這部電影帶給你的體驗絕對也會是不一樣的。

《犬之島》就是這樣一部能吸引和你磁場相似的人、給你幸福感乘以2倍的電影。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這個結論是在我看完《犬之島》首映禮之後得出的,這是韋斯安德森首部被引進國內的電影,所以它的觀影場,更像是一場影迷的初次會面。

我們都曾被他的電影打動過,可能你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我們默默分享著資源;我們之前無數次向別人安利過他的電影,但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今天終於可以理直氣壯指著電影院的海報說,那就是我很喜歡的導演的新作,我們一起去看吧。

韋斯安德森就是有一種魔力,把內心柔軟、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吸引到一起。

這不,也讓我遇見了正在讀這篇文字的你。

【閃回結束】

第一回

永遠不讓人失望的韋氏風格

提到韋斯安德森,絕對避不開的就是他獨特的電影美學。唯美清新的配色、黃金比例的對稱性構圖,是每個處女座和強迫症的治癒劑,每一幀都可以成為壁紙和設計師的靈感來源。《犬之島》也是這樣一部帶有他鮮明個人風格的電影。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他的電影,真是神清氣爽。

銀幕被幹淨、精確地五五開,感覺每一張畫面都寫著導演的簽名: Directed by Wes Anderson.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同樣熟悉的,還有他一貫幽默搞笑的風格。這種幽默不是會給劇情帶來累贅的那種刻意而為,而是在細節上的冷幽默,散落在電影各處,時不時給人驚喜。有的人撿到了,秘而不宣,有的人沒撿到,也不妨礙對劇情的理解。這種小趣味還是留給大家在電影院自己找吧,我這裡就不劇透啦。

第二回

當韋斯安德森遇見了日本

與韋斯安德森之前的作品比起來,《犬之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具有強烈的日本元素。影片整個故事發生的場景都與日本文化充分融合,日式建築、相撲比賽、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插畫等等,充滿異域風情。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電影開篇的太鼓節奏,就致敬了黑澤明《七武士》開頭的鼓點,並在後來的劇情中多次運用。甚至乾脆把《七武士》中村民們出發尋找武士的歌曲《Kanbei & Katsushiro -Kikuchiyo's Manmbo》直接選進電影中做配樂,用在了搜尋失蹤狗點點的段落上。

還有片中做壽司的情景,把每一個步驟都描繪地很詳細,對食物質感的刻畫很像我們熟悉的宮崎駿,讓人看完就想去吃日本料理。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導演在採訪中有說過自己是日本文化的愛好者,這和我對他的想象是相同的,他不僅是黑澤明和宮崎駿的超級粉絲,甚至我覺得他的內心和日本人也有著相似之處。

他的電影畫面工整、配色講究,但片中的角色卻長得很隨意。《犬之島》裡的主人公男孩Atari就長得不太好看,右眼發腫,眉毛還缺了一塊,作為交換生的美國女孩Tracywalker 也是一臉雀斑,包括《布達佩斯大飯店》裡西爾莎·羅南飾演的阿加莎,臉上也帶著鮮紅的胎記。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通常不會把主人公收拾的很漂亮。

日本人也是一樣,他們的生活循規蹈矩,守時守刻,情緒也冷靜剋制,如同生活在韋斯安德森用標尺量出的鏡頭之下。但比起對美同一個標準的過分追求,日本更注重審美的多樣性。在日本街頭你能發現各種各樣的打扮,各式各樣的著裝。

他們喜愛自己本來的模樣,復古而叛逆,古怪而有趣,這和韋斯電影的調性不謀而合。

美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個性才是。

韋斯安德森能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塑造每個角色的獨特之處,讓人物散發原始的生命力。

第三回

定格的是動畫,注入的是生命

《犬之島》是他繼《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後的第二部定格動畫,意味著這部電影是以極度傳統和手工的方式拍攝的。每一“幀”都是要動畫師們依照分鏡、細緻地去調整人偶的五官部件和麵部表情,整部電影花了兩年才製作完成,背後是韋斯安德森和他的團隊們不厭其煩的耐心。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雖然工作量巨大,但對細節的要求依然是強迫症級別的。養狗的人都知道,狗狗在健康的時候,鼻子會是溼的,而我在觀影時特地注意了這一點,發現電影中的狗狗鼻子竟然也做出了溼漉漉的感覺。從狗狗的毛髮到一舉一動,每個部件都精巧真實,每個細枝末節都經得起推敲。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我們常說演員需要信念感,去相信自己就是劇本中的那個人,去相信戲中的情景和對手給出的訊息。那麼韋斯安德森的信念感一定很強大,因為他不只是相信,他是創造。

每個人偶從一個沒有生命的道具,被注入情緒、活力和生命,成為電影中性格鮮明的角色,都是經過他的想象力,經過他對電影源源不斷的激情。

他相信有這麼一個犬之島,於是便創造了犬之島。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第四回

韋斯安德森的成熟之路

比起他之前的作品,《犬之島》成熟了許多。以往他的電影題材都和社會主流較為疏離,但這一次的電影裡有了一些政治隱喻,反映了對社會歷史和現狀的思考,能夠感受到導演在向更深的層面探索。

這不是一部適合低齡兒童的動畫,也不再只是小眾文青的專寵。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除了政治隱喻,這部電影裡最直觀感受到的特點應該就是全片是以狗的視角在講故事,狗狗聽不懂日語,所以在觀影時出現的日語臺詞也沒有字幕翻譯,讓我們一直以狗的視角在看人類。這種全新的視角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和動物之間的關係。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而且很可貴的一點是,本片並沒有像其他的萌寵題材電影一樣落入俗套的刻意煽情,所有溫暖感人的部分,都落在了它該停止的地方。這也有點像狗狗對人類的感情,他們表達得很少,但內心是很豐富的。相信有些情感不必說滿,也能心有靈犀。

第五回

我們都是了不起的

回顧韋斯安德森之前電影的主人公,《月升王國》講的是一對少男少女對各自的生活充滿絕望之後私奔的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講的是一隻當了爸爸的狐狸依然想遵從內心的本能實現自我的故事,而《犬之島》則是講小男孩Atari為尋找自己心愛的保衛犬而踏上漫漫旅程的故事。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這些主人公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勇敢執著,心中擁有不滅的幻想和希望,與這個世界不好的一面為之抗衡,他們都是“了不起”的。

而這種不分年齡的勇敢和孩子氣,也是韋斯安德森的內心世界。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就像我開頭所說,什麼樣的導演就會吸引什麼樣的觀眾,喜歡他電影的人,一定溫柔又叛逆,知道生活的險惡卻繼續熱愛著生活。

希望他的電影能讓你遇見這樣的人,也希望我們都能在他塑造的光怪陸離的夢境裡繼續冒險。


最後,感謝你能看到這裡。轉發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截圖發給「不止電影小組」公眾號後臺,前5名每人送《犬之島》衍生品——帆布包一個。

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裡的怪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