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支教女大學生被性騷擾:背後是凋敝的農村

支教女大學生被性騷擾:背後是凋敝的農村

近日,南京大學在雲南的彩雲尖山的支教團在支教的過程中,出現了多起女隊員被當地遊民言語騷擾、行為騷擾、甚至偷拍和偷私人物品的行為,甚至有當地有遊民將偷拍女大學生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

文=經典君 圖=網絡

南大女大學生雲南支教卻被村民性騷擾一事,引起網民震怒!人們不解的是:為何她們不遠萬里涉水千山送來善意,卻被如此肆虐地踐踏?

這件事看似不合人情,其實仔細分析一下,還是有道理可循的。

一個貧窮的村莊,一群教育程度不高的村民,本來過得其樂融融。突然來了一群漂亮的女大學生,她們穿著名牌衣服,拿著蘋果手機,談著城裡絢麗多彩的種種。

她們抱著拯救祖國花朵的責任而來,卻讓當地村民們看到了天與地的差別。這種衝擊激起的,是男人們的好奇,和女人們的嫉妒。

這並不是農村人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任何人,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在巨大物質差距的衝擊下很自然的心理反應。

當地縣城鎮雄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支教的小學所在地,極端落後。據之前去支教的南大學生回憶,到了那裡如同把一個現代城市人放回到幾十年前的中國。而我們現在已經是消費時代,那個村子裡除了小賣部,沒有其他店家。喝不到奶茶也看不到電影,除開手機,生活娛樂回退到幾十年前。

支教女大學生被性騷擾:背後是凋敝的農村

計劃生育在這裡並起不到作用,家家戶戶都有很多小孩,最多的一戶有9個。地貧,父母多外出打工,爺爺奶奶用較為落後的思想承擔著眾多小孩家庭教育的使命。

作為高原,這裡的運輸成本居高不下,人均收入很低,日用品價格卻比外界高。這是一個不太適合現代工業發展的地方,沒有產業集聚效應,沒有足夠的消費市場,技術和資本都處於劣勢。貧窮使得教育發展困難,經費、師資、教學器具等等都是問題。

女大學生作為一個敏感的話題,撥動著外界人的心。魯迅先生說過:一個人耀眼卻無力,最有可能成為眾人欺負的對象。而支教的女大學生,就是這樣的處境。

這裡,女生面臨的安全風險會高於城市,因為地區經濟→地區整體教育水平不夠,法紀意識淡薄,壞人有了更多展現出壞人面的空間。

對於農村的光棍漢來講,他們敢偷看支教女教師洗澡,卻不敢對村東頭老李家的女兒說半句穢言。因為假如那麼做了,老李家本姓的壯丁們,會卸了光棍漢的雙腿。

看似高高在上的支教女大學生,其實在農村完全是孤立無援的。遇到好人還好,假如遇到壞人,悲劇的概率很大。

支教女大學生被性騷擾:背後是凋敝的農村

但是網上把當地汙衊為一片蠻荒之地,好似當地到處是流氓,這也很過分。但是請你想明白其中的邏輯:是地理位置導致窮導致發展受限教育不足,而不是“這些人素質真差,所以他們窮”。回到八十年代,如果一個外國人到過中國後說:中國人不愛衛生隨處吐痰,犯罪率高還很野蠻,所以他們活該窮;他們中有壞人,所以他們都是壞人。因果倒置以偏概全,徒生歧視而已。

4月9日,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說“現代化不能一邊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一邊是起來越蕭條的鄉村。要扭轉這種不協調的情況,要採取常規的措施,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防止在城市化過程中鄉村農村凋敝”。

農村的問題有著複雜的歷史原因。在《鄉村裡的中國》記錄片,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村裡的老樹被連根拔起運往城市,一個村民憤憤地抱怨“這是挖大腿的肉貼在臉上”。中國的城鄉關係在制度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就如同那位老農的話,損傷了鄉村,“美麗”了城市。

農村一直以來在發展中落後於城市,而今天隨著消費主義浪潮進入農村之後,農民在農村所得收入與其消費需求脫節,這也極大地造成了農村的心理失衡。

支教女大學生被性騷擾:背後是凋敝的農村

農村的教育也落後凋敝。“撤點並校”不僅使農村學校和農村學生大量減少、城鎮巨型班級的出現,還導致農村孩子上學的路程變得更遠、更難。

2018年7月10日,《紹興晚報》刊發表題為“一個年級兩名學生,‘麻雀學校’堅守在大山裡”描述到,六年級尚有15名學生,四年級減少到7名學生,一年級就只剩下5名學生了,其中兩名是本地孩子,3名是外來流動人口子女……全校學生只有55人,且學生數量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這是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上灶完小的生源現狀。

這種“空巢”現象,其實早成蔓延全省乃至全國的“通病”。安徽、山西、湖南、河北、甘肅、內蒙、吉林……諸多省份都存在該現象。人去樓空、村校凋敝,農村教育“空殼化”是當前的真實寫照。

有資料表明,全國平均每天就有63所農村小學消失。以下是近10年中國農村普通小學在校生人數(國家統計局已經無法查到2013年以後的數據)。

所以我們需要的建設和振興凋敝的鄉村,而不是因為一個性騷擾事件汙名化農村社會。

之前曾去當地支教的大學生回憶:大多數當地人對我們充滿尊敬,他們雖然貧窮,但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獲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長自發地給我們送來糧食,被我們一一婉拒,你甚至會有種電視劇裡解放軍與人民群眾生活畫面的錯覺。鄉鎮趕集,村民知道我們是支教老師,價格絕不會因我們是外鄉人而有欺詐。臨走時,一位家長將煮熟的雞蛋塞到我們手裡,我們終於拒無可拒。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