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150年過去了,這個國家還是得靠賣肉才能維持生活

今年的世界盃,阿根廷舉步維艱,差一點就在小組賽被淘汰。和阿根廷足球一樣的還有阿根廷的經濟。高通貨膨脹,貨幣大幅度貶值,外債超過3200億美元。即便有了IMF救助、耗費約20%的外儲,阿根廷仍然無法得到國際投資者的信任。

150年過去了,這個國家還是得靠賣肉才能維持生活

農產品出口是阿根廷的經濟支柱,牛肉、小麥、大豆這些都是從阿根廷的鐵路走向世界。但是從阿根廷的鐵路私有化以後,阿根廷的鐵路里程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還減少了!

150年過去了,這個國家還是得靠賣肉才能維持生活

從1870年英國投資阿根廷第一條鐵路開始,一直到1915年阿根廷鐵路里程數居世界第八位、美洲第三,阿根廷的鐵路都在高速發展。但是二戰以後,英國國力衰退,美國躍居第一,阿根廷的農產品出口銳減。鐵路一直虧錢,導致阿根廷鐵路在上世紀60-90年代運營里程一度減少到1/4。

150年過去了,這個國家還是得靠賣肉才能維持生活

眼看阿根廷的鐵路經濟要崩潰的時候,時間進入到21世紀,在遙遠的東方,中國的經濟開始崛起發展。中國的可耕種土地匱乏,沒辦法提供足夠的大豆牛肉,2009年開始,中國成為阿根廷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國。因此,中國幫阿根廷鐵路注資,改造阿根廷的鐵路網。

150年過去了,這個國家還是得靠賣肉才能維持生活

時間又一個輪迴,從英國到中國。這短短的一百多年,阿根廷的鐵路網經歷了萌芽-發展-繁榮-崩潰-重新發展。各取所需,這樣看來,阿根廷還是更適合賣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