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唐朝公認的第一神將,戰神李靖在他面前只能排第二

一代戰神李靖一生功勳卓越,打仗幾無敗績,曾率兵滅了四個國家,使唐朝的疆土達到鼎盛。按理說,以李靖如此輝煌的戰績,名列唐朝第一名將當之無愧。然而唐朝的官方並不這麼認為。在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為懷念當初一統打天下的功臣而設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李靖僅排第八,而武將排名第一的卻是河間元王李孝恭。

唐朝公認的第一神將,戰神李靖在他面前只能排第二

李孝恭是唐朝的宗室,和李世民有一個共同的曾祖父,即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李虎。李孝恭的祖父李蔚是李虎的第七子,而李世民的祖父李昞是李虎的第三子,所以李孝恭和李世民是堂兄弟關係。其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二,僅次於長孫無忌。

武德元年(618年),李淵稱帝,李孝恭被任為山南招尉大使,領兵出巡巴蜀地區,連下八十餘城。隨後又大敗朱粲,俘獲其眾,巴蜀之地由此平定。當時有梁武帝蕭衍子孫蕭銑割據自立,建立梁國。李孝恭就向李淵進獻滅梁之計,深得李淵欣賞,遂任命他為信州總管,負責滅梁事宜。於是李孝恭廣造大船,教習士兵水戰,為進攻蕭銑做準備。

唐朝公認的第一神將,戰神李靖在他面前只能排第二

武德四年(621年),李孝恭統率水陸十二支軍隊大舉向蕭銑政權發起進攻,大軍從夷陵出發,很快就擊破荊門、宜都二鎮之兵。隨後一路直進,很快就將蕭銑圍在了江陵。這時李孝恭出人意料的下令,將繳獲的船隻盡數拋棄,任其順江而下。李孝恭此舉的用意在於,蕭銑還有大部援兵源源不斷的往江陵這邊趕,如果他們看到這些船隻就會以為江陵之戰打得差不多了,而產生遲疑。在他們派人來打探消息的這段時間,唐軍可以趁此,一舉拿下江陵。後來的事態果然都如李孝恭所料,蕭銑久等援兵不到,最終無奈投降。

李孝恭平滅蕭銑後,嶺南四十九州皆望風而降。李淵大喜,任命他為荊州大總管,並下詔畫工圖其擊破蕭銑之狀以呈進朝廷。後又在輔公祏之亂中大立奇功,生擒輔公祏於武康,江南之地由此而平。因此被拜為揚州大都督,江淮及嶺南諸州盡歸其統攝。

唐朝公認的第一神將,戰神李靖在他面前只能排第二

因此李孝恭也成了李氏家族中,除李世民外能帶兵縱橫天下獨擋一面的人物。其兩次擊破大寇,統管了北起淮河,東包長江,南至嶺南的廣大國土,其聲望威名烜赫一時,這或許就是李唐王朝公認他為第一名將的一個原因吧。此後,李孝恭因有人誣告他謀反而被召回京師,接受追究盤問。但終因無證據而被赦免為宗正卿。貞觀初年又改封為河間郡王。直到貞觀十四年(640年)因暴病而死,時年五十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