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從“包乾到戶”到“鄉村振興”——中國農村改革的昇華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從農村開始的。因此要想了解並梳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從中找到繼續深化改革的動力和啟迪,農村改革歷程以及得與失,是必須要認真研究的。


新中國剛成立先期的近三十年裡,中國實施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工農業生產按上級計劃進行,也就是說,農民種地,什麼時候種,種什麼,不是農民說了算,是上級領導說了算。農業生產工具村集體統一購置管理,農民勞動實行工分制,秋收後按工分累計多少分配糧食。

這種生產資料以及生活資料都由集體決定的計劃經濟,限制了農民的積極性,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辛苦幹一年,連溫飽都不能解決。

為激發農業生產活力,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上世紀70年代末,中共中央決定改革農村計劃經濟生產方式。1978年12月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原則通過《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之後,將村集體土地、生產工具等分給農戶,實行“包乾到戶”,成為當時農村改革的重點。

中央農村改革實行“包乾到戶”,實際上是從農民自反行為總結而來。在計劃經濟時期,安徽有個小小崗村的農村,18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狀,將村集體的土地承包,約定在完成糧食上繳任務後,剩餘的糧食歸承包者所有。這一做法激發了承包者的積極性,糧食產量比土地承包前有很大增加。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並被推廣。

農民成了相對獨立的經營主體,不必再實行集體統一核算和統一分配,這樣解放了生產力,搞活了農村經濟,糧食生產連年大豐收,農產品提供越來越豐富,到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就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現在回過頭來看,中國農村改革所做出的貢獻,既有解決溫飽問題、提供豐富的農產品等物質方面的,更有理論和制度方面的。“包乾到戶”打破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形成了事實上的集體和農民共同所有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農村改革在思想、理論、制度上的創新,對中國改革開放可謂貢獻巨大。中國城市改革就是在農村改革基礎上進行的。

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城市實行改革開放,搞活商品經濟,鼓勵民營企業發展,改革國有企業,推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城市的發展很快就超過了農村。而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以後,種地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了,農村出現大量富餘勞動力,於是大量農民進入城市工廠打工,形成了“農民工”這一中國獨有的稱謂。

隨著城鄉收入差距、生活水平、生活要素等等不斷擴大,在城市的繁華面前,農村出現衰落的景象。

但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是中國的主體,“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是中國的基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三農”發展,為促進“三農”發展,歷屆中央政府想了很多辦法,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取消農業稅,提供種糧補貼等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當前中央政府提出的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辦法,也是中國改革40年後,中國農村改革的昇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及2018年中央發出的一號文件,都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闡釋。

實施鄉村振興,就是為了達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的。具體舉措包括促進三農發展機制體制方面的,包括農業供給側改革完善自身發展方面的,包括髮展農村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支撐方面的等等。與40年前“包乾到戶”解放生產力的改革相比,“鄉村振興”就是中國現代化農村發展的藍圖。

全面深化改革是當前中國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以農村改革為起點的改革開放已經40年,中國改革開放也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鄉村振興”其實就是涉及中國“三農”發展深水區的一場改革。

從“包乾到戶”到“鄉村振興”,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性和堅韌性。我們能夠從中看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一旦打開,就不會關上,只會向更深處、更難處、更廣處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