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論語》這些勵志名句告訴你,不怨天,不尤人,只怨自己努力不夠

  • 點擊右上角【關注】微課國學共享頭條號,私信回覆“微課”
    ,贈送您國學課堂全網精品微課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此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內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天我們選《論語》這些勵志名句告訴你,不怨天,不尤人,只怨自己不夠努力!和自我的人生理想說一聲“加油我的人生”!

《論語》這些勵志名句告訴你,不怨天,不尤人,只怨自己努力不夠

1、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2、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6、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論語》這些勵志名句告訴你,不怨天,不尤人,只怨自己努力不夠

8、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知緣齋主人

9、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2、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4、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論語》這些勵志名句告訴你,不怨天,不尤人,只怨自己努力不夠

15、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6、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幹,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17、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1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19、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1、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覆的考慮後才去做。

《論語》這些勵志名句告訴你,不怨天,不尤人,只怨自己努力不夠

2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2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2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 END ——

歡迎關注【微課國學共享】頭條號,一起升級知識系統~歡迎大家交流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