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炎夏已至,小心火邪!祛火有兩個怪招:“吃”竹葉,灸手指!

火邪是我們很少討論的一個問題,眼下小暑之後,天氣越來越炎熱,身中火邪的灸友們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今天好好討論討論。

1、什麼是火邪?

炎夏已至,小心火邪!祛火有兩個怪招:“吃”竹葉,灸手指!

說到火,可能很多人身上開始發熱。確確實,火是讓身體發熱的。那麼,它和什麼季節相關呢?大家肯定都可以想到是夏天。

有人要說了,夏天不是熱邪嗎?是的,火和熱、溫都是使身體發熱的。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熱為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這句話就概括了溫、熱、火之間是一個程度不斷加深深,也就是說越來越熱的個過程。

火邪為陽邪,它比熱更進一層,“火易人血生風,腐蝕血肉,發為臃腫瘡場。”什麼意思呢?大家可以回想自己上火時候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嘴唇長泡。

有的人發牌氣就容易流鼻血;還有的人在咳嗽的時候容易咳血;有的人皮膚上特別容易長泡,長很多火癤;還有人常年容易口腔潰瘍...這都跟火邪相關。火易入血,意思就是說它侵襲人體之後會往血管裡跑。

2、炎夏已至,小心火邪!

炎夏已至,小心火邪!祛火有兩個怪招:“吃”竹葉,灸手指!

火邪特別容易在夏天出現,眼下小暑之後,天氣越來越炎熱,中火邪的灸友們也越來越多。那麼,夏天和五臟當中的什麼臟器關係最大呢?心。中醫說夏養心,因為夏天最重的火邪會侵犯人體心臟。怎麼理解?

我們先看火邪的表現,可以用四大詞語來形容:大熱、大渴、汗大、脈洪大。大熱、大渴、汗大都不難理解,氣溫很高的時候,身體肯定會發熱,大出汗,導致飢渴。

汗出多了,肯定會損傷津液,把身體的津液都排出體外了。脈洪大怎麼理解?心主血脈,火邪進到血脈當中,把血管打開,充盛盛的血液在脈管中流動,表現出一種洶湧的氣勢,這時候摸脈搏的話,會發現脈像洪水一樣寬廣洶湧,所以說脈洪大。

熱邪侵犯人體之後會把毛孔打開,氣會浮出體外,帶走大量的汗液。津血同源,汗是津,這時侯就會損傷津血。有人覺得這是無稽之談,汗和血有什麼關係?

3、火邪過重,引起過度出汗,一定要警惕!

炎夏已至,小心火邪!祛火有兩個怪招:“吃”竹葉,灸手指!

實際上西醫也調查過,在正常的情況下,水分應該佔到人體的70%,這是怎麼算出來的呢?血液當中的水分佔90%、肌肉中的水分佔75%、骨骼中的水分佔50%。

這三個數字平均下來,差不多就是70%。水分在血液當中佔這麼大的比例,當我們出大汗的時候,可以想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從血液當中出來的。佔這麼大比例的水分到達體表,變成了汗,所以說耗氣傷津。損傷了津,就損傷了血!

心主血脈,火邪傷害了血必然會傷害心。把水分都運走了,有用的津液都運走了,有用的物質都運走了,能不傷心嗎?血脈是一個網絡,通行於人體的上下內外表裡,血是人體的物質基礎!

所以,掌管血脈就等於掌管了全國各地的經濟大權、經濟命脈。如果心出現了問題,血脈的功能肯定也會不正常;反過來也是如此,心的所以,中醫說心主血功能不好的話,血脈也會出問題。所以,夏天的時候,我們特別強調靜養,靜下來調養一下身心,調養一下呼吸,切勿心內藏火。

4、火邪過重,還要小心“心腹之患”!

炎夏已至,小心火邪!祛火有兩個怪招:“吃”竹葉,灸手指!

夏天的火邪還會影響到小腸。!怎麼講呢?在講道理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成語,它叫“心腹之患”。大家都知道這個成語,意思是自己心裡很擔心隱藏在內部的禍害。那麼這個“心腹之患”的“心腹”是意思呢?

這裡的心是心臟,腹是小腸,古人就用這個成語講出了心與小腸之間的關係中醫講“心和小腸腸相表裡”。小腸和心就像一家人一樣,影響到了這個個,另一個肯定也跑不了。那怎麼影響小腸呢?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夏天上廁所小便的時候,是不是會見到小便顏色發黃?我們在講暑邪的時候講過,中醫有一個概念,叫“心熱下行於小腸”。什麼意思呢?心在上面,當了皇帝,位高權重,不能隨意下來,它下來視察一次,麻煩太多了。

那怎麼辦呢?自然是找臣下來解決問問題。小腸在身體的下面,與心互為表裡,邪氣可以很容易地從心臟來到小腸。所以,中醫就利用這個特點,將火邪從心庇引到小腸,再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這樣因勢利導,把熱邪給排出去。

5、吃什麼可以祛火邪?

炎夏已至,小心火邪!祛火有兩個怪招:“吃”竹葉,灸手指!

在中醫中,有一種非常有名的藥,叫導赤敵,它的成分是竹葉、甘草、木通、生地。“導”是疏導的意思。“赤”為紅,指的是心臟的顏色。顧名思義,就是把心裡的熱導出米。

這幾味藥裡面的竹葉,不僅可以入藥,平常也可以沖茶喝。蘇東坡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竹子歷來被認為是清心寡慾的代名詞。

用竹子上的淡竹葉衝熱水,當做飲料來喝,對付夏天的火熱之邪,比方說嘴上長瘡、身上長瘡痛、小便顏色黃等情況,都可以衝上一杯,把身體的火熱通過小便排出去。

所以,喝了竹葉水之後,你會發現小便的顏色更加黃了。但是,身上的這個熱邪就被逐漸排出體外了。如果你也火邪重,不妨試試竹葉泡水喝喝。

6、驅逐火邪,小指有功勞:少府!

炎夏已至,小心火邪!祛火有兩個怪招:“吃”竹葉,灸手指!

火邪這麼厲害,那我們怎麼辦呢?我教大家一個很簡單的穴位,手少陰心經上的少府穴。我們微握拳,小手指指尖達到的穴位就是少府穴,它對於治療心臟方面的疾病,包括退熱、祛火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大家如果在夏天的時候很難受,心情煩躁、小便發黃、口舌生瘡等情況下,都不要忘了按揉、刮痧、艾灸少府穴來緩解火邪造成的困擾。

少府穴是心經的穴位,我們說同名經相連,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陰腎經是相通的。口舌生瘡、心情煩躁等,很多時候是由於腎水不能上濟心火,水火不調導致的。少府穴通及心腎,能舒解二條經絡抑鬱之氣,調濟心火,所以對調理這些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