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部分人的印象中,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並不高大,帝王的居所多數僅為10米-20米高,一般的民宅更是不過數米!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在素有“中國古建築博物館” 之稱的山西省,已發現各類古塔580餘座。經有關專家考證,山西古塔種類居全國首位。在山西,從南到北、由東至西,古塔星羅棋佈,以種類多、規模大、歷史久,造型殊、設計妙、結構巧在山西古建築品類中自成體系,成為中國古建築中的瑰寶,令人歎為觀止。其中應縣木塔作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式高層建築,中國獨一,舉世無雙,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它採用全木結構搭建,不用一顆鐵釘;3000噸木製構件,互相咬合構成塔身,1500人可以同時登上木塔,第一層的每根木柱平均負重高達110噸,而且這一負重,自公元1056年木塔建成已持續近千年。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千年間,其他類似的木塔,或毀於天災、或失於人禍,唯有應縣木塔存於世間;40餘次地震,200餘次槍擊炮轟,無數次電閃雷擊,強震不倒、炮擊不毀、雷擊不焚,堪稱“中國第一木塔”,它為何如此強悍?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建造的緣由?

1000年前的中國

宋遼對峙、兵連禍結

應縣由遼國控制,時名應州

距離戰事不斷的兩國邊境只有20千米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宋遼戰戰和和

邊境一帶民生凋敝

作為古代的超級工程

木塔基本不可能由民間募資而成

而極有可能與一個顯赫的家族有關

即遼國蕭姓後族四房之一的

拔里氏國舅少父房

木塔興建前後

該房陸續出了三位皇后、三位封王

權勢如日中天

堪稱“遼國第一後族”

這支後族出自應州

在家鄉修建高塔

不僅可以彰顯“一門三後、一家三王”的榮耀

為家族祈求福報

還可以眺望邊境動向

發揮軍事價值

於是

公元11世紀中葉

木塔正式動工

對於這樣一項古代的超級工程

歷史沒有留下太多信息

我們甚至不知道設計者是誰?

建造者又是誰?

但木塔精妙絕倫的構造顯示

他們一定是當時最優秀的建築匠師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整座塔中

釋迦牟尼佛最為重要

木塔因此得名釋迦塔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今天的應縣木塔

雖然仍舊保持著良好的外觀

但畢竟年代久遠

風雨侵蝕、木材老化、人為損壞

各層出現不同程度的傾斜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古往今來,觀瞻木塔成一大樂事,歷史上不少帝王將相、官員縉紳、文人墨客、佛門弟子為木塔揮毫潑墨,留下不少讚美佳句。塔上現存54面珍貴的匾聯,其中明成祖朱棣題的“竣極神工”、明武宗朱厚照題的“天下奇觀”筆劃蒼勁凝重、神韻連貫,為難得的珍品。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建築奇蹟|中國獨一:應縣木塔讓山西省火了一把!

應縣人出於對木塔的崇敬之情也常自稱“塔鄉兒女”。木塔之於應縣,就好比天安門之於首都北京,雙塔寺之於太原,是一種標誌。來到應縣,在大街小巷處處都能看到張貼木塔的圖片。

應縣人更是三句不離木塔,就連日常生活也和木塔關聯起來。據當地人說,以前在應縣年輕人比勇敢都以登頂木塔而論。木塔五層屋頂有一南向的小門,本地人稱之為“南天門”。從南天門出去,腳下就是塔頂的瓦楞斜坡,坐在那裡攬勝頗有如入九天雲外之快感。所以,應縣的年輕人都以敢出南天門為勇,出了南天門就有了驕傲和吹牛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