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轉載」如何對對聯,規律很簡單

“對仗”要求文字在相對位置上虛實相同,在節奏點上平仄相反。由於對仗,上下聯字數相等,即兩行序列等長。

對偶和對仗是中國文學的一大特色。兩個並行、等長的修辭單位,稱為對偶。對偶句在詩文中到處可見。講究節奏和平仄的對偶,稱為對仗。

研究詩詞格律,需要標明平仄。我們用“0”代表“平”,“1”代表“仄”。

對聯創作的基本要求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文意切題。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平仄合律是基礎,不合律的對聯就是不合格的對聯。對仗工整是關鍵,對仗不工整,即使平仄合律,也只能濫竽充數。文意切題是目的,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文意不切題,就是無的放矢,甚至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轉載」如何對對聯,規律很簡單

一、平仄合律:

與律詩類似,第二四六字平仄是相反的,即

○平○仄○平○

或○仄○平○仄○

不允許出現三平尾(結尾三字全部是仄聲)、三仄尾(結尾三字全部是平聲)、孤平(這個說法不一,採用王力的說法,即孤平的定義是,韻句中除韻之外只有一個平聲字)等現象。

二、 對仗工整:

對仗是楹聯的基本特徵,沒有對仗就沒有對聯。實際上對仗本身已把平仄相對包含在內。把平仄從對仗中抽出來,是為了研究結構的需要。因此,楹聯創作必須在對仗上下功夫。律詩對仗限於上下兩句之間,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允許重複。駢文對仗擴大到前兩句和後兩句之間,允許同位虛字相重。楹聯對仗的嚴格要求不亞於律詩,現代楹聯不允許上下聯同位字相重。楹聯對仗與律詩對仗、駢文對仗的最大區別是自對形式的發展,把句中自對發展到同邊自對。

1、同類詞相對:

曹雪芹《紅樓夢》對聯

假作真時真亦假(1100011)

無為有處有還無(0011100)

這是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中的一副對聯,非常工整。同類詞相對,是對仗的基本原則。該聯“真”,“假”,“有”,“無”,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學名詞。“作”,“為”是詞意相近動詞。“時”和“處”在語法上是副詞, 在字面上“時”又可理解為“時間”,“處”又可理解為“空間”。 “亦”,“還”在字面上是詞意相近的副詞,在語法上可視為省略了動詞“是”。

更重要的是,必須瞭解此聯還有句內自重自對,或稱為當句對。“真”對“假”,“有”對“無”是反對,而且都重複一次,這才是此聯的精華所在。

在談到對仗時,人們常常作語法分析,以便說明“詞性相同”或語法結構”相同。但是過分強調語法分析,有時也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王力在談詩詞格律說,“語法結構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為對仗,這是正格。但是我們同時應該注意到:詩詞的對仗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隻要求字面相對,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詩詞格律》第127頁)。這對於對聯的對仗也是正確的。對聯是觀賞性很強的藝術,所以有時只要求字面相對,即同類詞相對,特別要求虛字對虛字,實字對實字。特別要指出,只要自對工整,相對不必要求詞性相同。

2、忌合掌:

通用商業聯:

生意興隆通四海(1100011)

財源茂盛達三江(0011100)

此聯為舊時商店通用的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竹聲中“恭喜發財”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 ,“達三江”是一個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聯一共才14字,其中6個字只能當3個字用,豈不可惜。

對聯是最精練的文體,決不允許浪費筆墨。為了以較少的文字提供較多的信息,必須避免上下兩聯說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聯中用“震乾坤”對“驚世界”,“報家音”對“傳吉語”,“發祥光”對“騰瑞氣”,雖可強調喜慶或強盛氣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要避免合掌,必須弄清“同類詞相對”與“同義詞相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3、反對為優: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雲:“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又說“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事對者,並舉人驗者也。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 “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說:雖義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歸。這是對仗的精義。例如:

梁章鉅集句:

清風明月本無價(0011001)

近水遙山皆有情(1100110)

這是梁章鉅因編輯《滄浪亭志》而獲得的集句聯。上聯用歐陽修句,下聯用蘇舜欽句,皆滄浪亭本事。此聯用了反義詞“有”對“無”,“皆有情”對“本無價”。清風明月是自然美,不用花錢就可以享受,但對不懂自然美或沒有時間欣賞自然美的人來說,有錢也買不到。近水遙山是無情之物,但在詩人眼裡,都成了有情之物。說“近水遙山”對“清風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對工整,即“遙山”對“近水”,“明月”對“清風”十分工整,而且“近水”與“遙山”是反對,更有情趣。

伍生輝春聯:

十年宦比梅花冷(0011001)

一夜春隨爆竹來(1100110)

這是清伍生輝寫的春聯。上聯的冷漠,反襯出下聯的熱鬧,也是“反對為優”的好例子。生輝居四川成都,宦情蕭瑟,十年候補更無消息。某歲除夕,寫了這副春聯。川督錫良見其書法非泛泛流,乃召見,授署綿竹知縣。

紀曉嵐挽朱笥河:

學術各門庭,與子平生無唱和(11100,1100011)

交情同骨肉,俾予後死獨悲傷(00011,0011100)

上聯的寫實,給人以交情不深的錯覺,更加烘托出下聯“情同骨肉”的分量。

4、疊字自對:

西湖花神廟聯: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1100,110011)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0011,001100)

此聯在結構上是兩句,由四言句式連接六言句式構成。“紅”對“翠”,“燕”對“鶯”,“雨”對“風”,“朝”對“暮”,都是句中疊字自對,而且全聯用疊字。由此可見,只要句中自對都是工對,全聯一定是工對。

5、同邊自對:

五言聯或七言聯只有句中自對。兩句或兩句以上的對聯,不僅有句中自對,而且有句間自對,或稱同邊自對。例如:

阮元題杭州府貢院:

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後(1100,-1100,0011)

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0011,-0011,1100)

此聯由三個四言句式加一領字(正 / 看)組成。貢院是考舉人的場所。上聯講考試的季節很美,考試時文思潮湧,下筆千言,個個有希望中舉。“桂”和“槐”隱含“折桂”和“槐廳”之意,即讀書,應試,做官。下聯講考試的地方很美,考完後不管成績如何,可以放鬆一下,去西湖賞月,錢塘觀潮。用詩一般的語言給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實在高明。此聯“桂子香時,槐花黃後”和“西湖月滿,東浙潮來”分別都是同邊自對,很有藝術魅力。由此可知,所謂“工對”是指自對工整,不必拘泥於兩邊詞性相對。

從短聯的句中自對,發展到長聯的同邊自對 ,是對聯發展的重要標誌。同邊自對是長聯的基本形式。

對仗的基本技巧是“重”與“對”。由兩邊“相重相對”發展為同邊“自重自對”使對聯對仗有了廣闊的天地。

6、相重相對:(已淘汰)

名滿天下,不曾出戶一步

言滿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此聯掛在清代錢湘靈室中,為三峰釋碩揆所書。梁章鉅稱:“《柳南隨筆》載:錢湘靈陸燦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適當石梅之下,松陰嵐翠,如眉臨目。先生兀坐其中,擁書萬卷,咿唔不輟。過其門者往往駐足覘伺,流連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聯”。錢陸燦,常熟人,字湘靈,號圓沙,順治舉人。好藏書,教授常州、金陵間,從遊甚眾。康熙中徐乾學等為耆年會,陸燦年八十四,齒尊名高,會中人皆兄事之。有《調運齋集》。

此聯作於清初。十言聯中重了七字,句腳全是仄聲,亦少見。現在不會有人再做這種不合格的對聯了。

7、自重自對

袁籜庵門聯

佛言不可說,不可說(00011,011)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11100,100)

這是明荊州太守袁籜庵(於令)罷官後,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時所寫的門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有“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論語·衛靈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