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華爾街前哨|為了“世界和平”,美國還需要賣多少武器才夠?

華爾街日報評論文章

原標題:America Needs to Sell More Weapons

翻譯:橋小霸

本文僅用於交流,不代表譯者立場

美國加大了常規武器的銷售限制, 導致一些美國原買家紛紛轉向了俄羅斯和中國。

華爾街前哨|為了“世界和平”,美國還需要賣多少武器才夠?

今年,美國《國防授權法》將授權美國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Jim Mattis)放寬去年國會制定的針對某些國家的武器出售限制政策,但是根本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若想在這個競爭高度激烈的國際環境下維持美國的影響力,美國必須重新調整軍售政策。

美國之所以限制他國購買本國武器裝備,有諸多原因。一直以來,美國國會對武器出售都非常小心翼翼,擔心這些武器會成為破壞公民自由的工具;同時,美國國防部也擔憂購買國將這些高科技武器落入小人之手,另外,美國國務院武器管理局也很擔心,高科技武器擴散會引起國家間的軍備競賽。

這些問題絕不是杞人憂天。目前俄羅斯和中國都在積極推進武器銷出售,藉以提高他們的全球影響力,美國更不能將其戰略利益等閒視之了。過去十年中,俄羅斯一直是全球第二大武器供應商。2013-2017年,俄羅斯佔領了全球22%的銷售市場;相比前四年,中國武器出口也提高了40%。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表示,中國武器出口增長率僅次於以色列。

中國與俄羅斯從不擔憂向他國出售武器會影響人類和平。實際上,他們經常會給將技術專利轉給購買國政府,幫助他們管理本國人民,這些國家也急切地想擺脫美國的武器限制。俄羅斯出售飛機、潛水艇、防空系統和導彈。中國已經在導彈系統和無人機技術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

中俄高科技武器銷售不僅給美國安全利益構成直接威脅,也給武器間的互通性帶來挑戰——中俄高科技武器,比如雷達、聲納、傳感器、通訊系統與美國武器不能相契合使用;一國從中俄購買的武器越多,以後向美國購買武器的機率就越低, 使得這個國家越具危險性;如果美國需要與向中俄購買武器的同盟國並肩作戰,武器不能契合使用將會大大阻礙兩國合作。

那些受美國武器購買限制的國家也總能買到先進的武器。更嚴重的是,他們還不需要依賴美國幫其維修武器,以及提供彈藥或者其他零部件,這極大地削減了美國維護和平的影響力, 比如當人權收到侵犯, 美國本來還可以出來協調。

以土耳其為例,2016年至2017年,土耳其一直嘗試向美國購買直升飛機以及其他技術,美國都以土耳其政治不穩為由拒絕了。然後2017年底,土耳其卻以25億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購買到了一套高科技導彈防禦系統。作為北約組織的成員,此舉史無前例。

越南與美國關係已經開始緩和,部分原因是兩國都對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動作頻頻感到不滿。2016年,美國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令,但是美國依然擔心人權受到威脅,所以聲納和雷達的出售有限。而且,美國並沒有給越南提供有效的軍事支持來幫助其減少裝備成本。因此, 越南只能繼續向俄羅斯購買更多的軍事裝備,這樣對越南來說比較划算。

泰國的情況也一樣。泰國可以說是美國在亞洲地區最親近的國家之一。2014年內政問題讓美國對其未來發展趨勢產生擔憂,於是美國也限制對其銷售部分武器。中國“乘虛而入”,迅速與泰國海軍簽訂了價值10億美元的潛水艇設備訂單。2017年底,泰國宣佈計劃與中國成立海軍合作中心,中國為其所購買的潛水艇設備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泰國還與中國工廠合作,中國工廠將為其生產和維修其他軍事設備。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於美國與中俄兩國的貿易關係愈趨緊張,特別是中國,美國必須改變自己的武器政策。否則,美國的全球安全夥伴關係將會被其他國家蠶食掉。

作者簡介:亞歷山大·伯納德(Alexander Benard), 斯坦福胡佛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 在美國一家以亞洲和非洲為主私人公司的擔任任事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