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謝覺哉曾用生命保護的沙發裡的“祕密”是什麼?

謝覺哉曾用生命保護的沙發裡的“秘密”是什麼?

被譽為“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是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我國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謝覺哉1884年出生於湖南寧鄉,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之前,他曾擔任毛澤東的秘書、中央蘇區內務部長、陝甘寧邊區內務部長等職。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謝覺哉歷任內務部長、最高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7歲。

“父親一輩子,最寶貝的就是日記……”

謝覺哉是清末秀才,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又勤於筆頭,一生留下的墨跡無數,而他自己也比較注重這些資料的保存。

日記是謝覺哉最看重的財富,謝覺哉的小兒子謝亞旭曾經感慨,“父親一輩子,最寶貝的就是日記。父親曾對母親說,不管行軍打仗多麼艱苦,有兩樣東西不能丟:一個是日記,再一個才是孩子。”

謝覺哉曾用生命保護的沙發裡的“秘密”是什麼?

謝覺哉

行軍中他把防寒的毛毯都扔掉了,但日記總捆在腰間。在延安生活期間,日記中大量記載了他與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吳玉章等老一輩革命家的交往、晤談,十分珍貴。對於那段歷史,現有記載中最確切、最真實的文字記錄就是謝覺哉的日記。

謝覺哉曾用生命保護的沙發裡的“秘密”是什麼?

1938年秋,徐海東(左二起)、賀龍、謝覺哉、羅榮桓、蕭克、關嚮應、羅瑞卿、楊尚昆、蕭勁光在延安

“文革”爆發後,謝老和夫人王定國為保證日記本的安全,將日記本藏在王定國房間的空心沙發裡,並用釘子把四周釘死。

1969年2月6日,王定國突然被關進北京“監四號”囚牢,已經癱瘓的謝老艱難地挪到夫人的房間,爬上那條舊沙發,日夜躺在上面不挪步,用生命保護沙發裡的“秘密”。

無奈之下,謝覺哉用左手給周恩來寫信,報告了當時的情況,並拖著偏癱的身子,親自把信送到中南海收發室。3天后,總理收到來信,立即命令有關部門:一定要把王定國放回家!

王定國回憶說,回到家時,謝老正孤獨地躺在舊沙發上。王定國在謝老身旁坐下,用手撫摸沙發,謝覺哉會意,連忙小聲告訴她說:“在!還在!”

大革命時期的黃竹紙,延安時期的馬蘭紙,記載著毛澤東的話語,周恩來的囑咐,還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的言論的幾十本日記,在謝家人的保護和珍藏下得以保存。

“一個人只有一個腦袋,殺掉就不能再安上。”

謝覺哉先後在中央蘇區、陝甘寧邊區和新中國成立後的最高人民法院擔任領導職務,是秉公執法的好法官。

謝覺哉曾用生命保護的沙發裡的“秘密”是什麼?

20世紀60年代初,習仲勳(左)和謝覺哉在一起

謝覺哉一貫重視調查研究,反對逼供。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司法部成立不久,謝覺哉就收到亟需批覆的“王觀娃死刑案”。案情報告認為,王觀娃當過土匪,今年又搶過一次,所以“非處死不可”。但謝覺哉反覆審閱卷宗,提出了諸多可疑之處:王觀娃的罪到底是什麼?當過幾年土匪有什麼事實?今年是怎麼搶人的?又是怎樣活動他人當土匪的?謝覺哉批評道:死者各種事實情節都沒有搞清楚,這樣馬馬虎虎,如何判王觀娃死刑?氣憤之餘,在報告上寫了4個大字:“無從下批。”省裁判部收到謝覺哉的批覆,重新查據處理,最終以“無罪釋放”結案。

“王觀娃死刑案”處理後不久,謝覺哉又看到了更加惡劣的“田崇山等四犯死刑案”。因為這次是先斬後奏,田崇山等人不足死,但都已被殺掉了。謝覺哉氣憤地說:“先斬後奏這種草菅人命的作法,本是舊社會的病,我們不能再害這種病了”。他強調:“死刑必須報司法部批准,才能執行”。並指出:“判決案件,都應該告訴他,不服可以上訴,即使被告不聲明不服,也應給他上訴的權利和機會。”

儘管年事已高,但謝覺哉仍然以身作則,帶頭閱卷辦案,時常看捲到午夜之後。不僅親自辦案,而且深入到全國各地法院,查大案要案。有一次,謝覺哉閱卷發現了一件8年的冤案,親自主持糾正。當被平反之人寫信道謝時,他卻認為法院讓人家坐了8年冤獄,不僅不該接受感謝,而且要向人家道歉。所以,他強調指出:“批案一定要調案卷,否則,何必要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呢?殺人一定要慎重,一個人只有一個腦袋,殺掉就不能再安上,我們一定要對人民負責。”

1961年8月,他給國家領導人寫信,報告法制秩序混亂的情況:農民偷一筐土豆判十年,這是無法無天,人有幾個十年?

1959年4月,謝覺哉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他帶頭糾正錯案,告誡法院的領導幹部一定要親自看案卷,他說:“我真為你們不認真看案卷,不分析案情,出現這樣的錯案,失去人民對法院的信任捏一把汗啊!”

“我們每月領高工資,這都是人民身上來的,因而不能不慚愧。”

謝覺哉一生造福於人民,對自己要求卻極其嚴格。他第一次去舊居,要求寧縣縣委對他不要有任何特殊,也囑咐在家務農的兒子“不要去排隊為我買油買肉”,“沒油菜也可以吃,只要有鹽就行了”,“農民吃什麼我也吃什麼”。

1962年,謝覺哉語重心長地對子女們說:“現在人民還有不能安生的,我們每月卻領高工資,這都是人民身上來的,因而不能不有點慚愧。”夫人王定國看到謝覺哉身體不好,穿的也是很舊的衣服,總想讓謝覺哉吃穿得好一點,可謝覺哉總是說:“我們的吃穿已經很好了,再好就要過分。”

謝覺哉曾用生命保護的沙發裡的“秘密”是什麼?

謝覺哉全家福

謝覺哉有次出外視察,被安排住在一個高級招待所裡。他很是不安,心中掛念著許多衣食住行尚有困難的群眾。謝覺哉說:“因為住在這樣好的房子裡,不能不想起許多人還是住的破爛房子、甚至沒有房子住的問題。我們與群眾比,不能走的太遠。”

謝覺哉對官僚主義深惡痛絕。在擔任內務部長期間,他提出部長、副部長、司局長要親自接待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一次,一位老人來訪,話還沒有說就傷心地哭了。謝覺哉一邊勸慰一邊叫通信員給這位老人倒杯水,請他歇一會兒再講。老人非常激動,拉著謝覺哉的手說道:“您這位老同志真好啊!一時解決不了問題,我心裡也舒服啊!”

1955年6月的一天,他來到一個正在加固黃河河堤的搶險工地,緊緊握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的手,問道:“您多大年紀了,也來修堤防災?”那位老人熱淚盈眶地撫摸著謝覺哉那雪白的鬍鬚說:“咱倆的年紀不相上下吧,您能親自看我們真不容易啊!”

對其子女和親屬,謝老同樣是極其嚴格的,從不給予特權。建國伊始,謝覺哉擔任了第一任內務部長。對於託請辦事、找工作的親屬,謝覺哉總是回絕。

當時在湖南寧鄉的二兒子謝子谷到了北京,要求他安排工作。在新政權剛成立、政府工作人員缺乏的條件下,安排一個人的工作並非難事。但謝覺哉卻說:“全國剛剛解放,下頭更需要人,你有文化,還是回家鄉去工作好。”謝子谷遵照父親的囑咐,回到縣裡便獻身於黨的教育事業。後來,謝覺哉在家務農的大兒子謝廉伯也提到過工作要求,謝覺哉給他的答覆是:“作田人還是要的。”他有很多親戚在家務農,但從沒有出面為他們安排過工作。

1963年冬,謝覺哉舊居附近一塊山上的樹木很快就要被人亂砍光了。謝覺哉的一個兒媳和一個孫媳也砍了幾株。公社考慮到她們是出於有氣砍樹,又是偶犯,經過批評教育以後,決定不按亂砍濫伐的性質處理。謝覺哉知道後,非常生氣,把在家鄉工作的兒子、孫子叫到北京,要他們帶著檢討書和罰款,從生產隊一直檢討到縣裡。事情傳開後,廣大幹部群眾無不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