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歐債危機對中國的警示

歐債危機對中國的警示

歐債危機,是指自2009年以來在歐洲部分國家爆發的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延續和深化,其本質原因是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範圍,而引起的違約風險。2009年12月,希臘的主權債務問題凸顯,2010年3月進一步發酵,開始向“歐洲五國”(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蔓延…雖然歐債危機慢慢過去,但其對中國警示值得我們思索。

歐債危機對中國的警示

第一:建立符合國情的社會福利制度。導致歐債危機最重要因素:社會福利成本過高,經歷了二戰的巨大痛苦,社會穩定成為歐洲社會共識,高福利成為新的“社會契約”。目前中國恰恰相反,社會福利制度不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1億,但5.1億城鄉居民,人均每年領取1408元人民幣,遠不滿足基本生活保障。就是這種低水平保障,基本養老金告急。

第二:高度重視人口結構問題。由於科技發展,人類壽命大幅上升,出生率卻在不斷下降,人口平均越來越老,工作的人越來越少。導致歐洲各國的福利開支都過度膨脹,佔比越來越高。而在全球化時代,歐洲又面臨新興國家的激烈競爭,增長停滯。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快,超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所謂“未富先老”,現在我國放開二胎政策,但目前收效不明顯。

第三:戰略性重視實體經濟。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出口低迷,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房地產這個支柱的推動,但高房價遠遠超過民眾的承受能力,新舊經濟動能如何轉換,中國政府已經認清嚴峻形勢,提出迴歸實體經濟一系列措施,制定《中國製造2025計劃》,提出7大新興產業振興發展規劃,效果如何,有待觀察;

歐債危機慢慢散去,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應該化解債務風險,化解房地產泡沫,實現經濟平穩過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