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旅遊」白雪深情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白雪深情峨眉山

朱仲祥

「旅遊」白雪深情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峨嵋山上的白雪,怕已蒙上了那最高的山巔?那橫在山腰的宿霧,怕還是和從前一樣的蜿蜒?我最愛的是在月光之下,那巍峨的山嶽好象要化成紫煙;還有那一望的迷離的銀靄,籠罩著我那寂靜的家園。啊,那便是我的故鄉,我別後已經十有五年。那山下的大渡河的流水,是滔滔不盡的詩篇……”

1927年的冬天,詩人經香港秘密回到上海。旅途勞頓,又突然患病住院,後回家療養康復。這期間,他又詩思如湧,神馳九天,索性將近做整理成集,取名為《恢復》。晚上,心情放鬆下來,很快就進入夢鄉。睡夢中,他又回到故鄉了,他看見了窗外峨眉山上飄飛的雪花,和山巔鋪滿的一望無際的雪白……次日起床,他又回憶起昨夜的夢境,不禁奮筆疾書,寫下了他的這首洋溢著濃濃鄉愁的新詩《峨眉山上的白雪》。

峨眉山海拔3000多米,雄峻挺拔,傲視藍天。山下到山上有近百里,常年高山區的氣溫比山下要低十多度,尤其是山之巔金頂,即使夏天都會感到寒氣逼人,再加上西天雪山的輝映,寒意就更加明顯,因而被稱作“廣寒世界”。所以大詩人蘇東坡春天來到峨眉山,令他深感意外的是山上的寒冷,禁不住渾身瑟縮地吟道:“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風日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凍如蛭。”所以峨眉山一年之中,有四五個月的時間,都被皚皚的白雪覆蓋著。山下還是菊花綻放、瓜果飄香的金秋時節,峨眉山上的第一場雪就迫不及待地到來了;而山腳早已春光無限、百花盛開了,峨眉山上卻依然是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

「旅遊」白雪深情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上的飛雪,常常是夜間降臨。白天還是秋色燦爛,群山明媚,卻沒想在某個霜寒突至西風凜冽的夜晚,趁著夜幕籠罩、萬峰靜寂的時候,一場大雪就不期而至了。於是,準備著上山欣賞峨眉秋色的人們,卻喜出望外地看到了一片雪景。他們早上醒來推窗一看,視野裡到處灑滿晶瑩潔白的雪花。白雪的純潔代替了秋色的爛漫,真個是“換了人間”。當然,峨眉山的第一場雪雖然來得突兀,但並不是君臨天下的霸道,甚至還有幾分羞怯。那些棲息在寺廟屋頂、林地草間或者亭亭冷杉上的雪花,稀稀薄薄的,蓬蓬鬆鬆的,情切切意綿綿卻又欲語還羞欲行還止,好像新嫁娘一般嬌羞,惹人憐愛。一旦敏感到峨眉山的絲毫不樂意,次日依然是秋高氣爽秋陽暖照,那她們就會識趣地悄悄離去,把山山嶺齡又還原成絢爛的秋色。

當冬天真正到來時,峨眉山上的雪彷彿知道這是她們表演的季節,立即鋪天蓋地地飄落,在山峰林海之上形成“白雪皚皚”之勢。這時的峨眉山是雪們的家園,是她們表演的舞臺。她們在空中婀娜地飄飛舞蹈,劃出一道道潔白柔美的曲線,表演著妙曼如詩的空中芭蕾;她們嘻嘻哈哈地佔據了草地樹梢,把一切的綠色都攬入懷中,獨自擁有峨眉山所有的秀色;她們飄臨莊嚴寺廟的屋頂,親耳聆聽大殿裡傳來的唸經之聲,靜靜地參悟佛禪的至理。她們甚至直接飛到了室外佛像的身上,調皮地和佛們來了一次親密接觸。此時的峨眉山雪是她全部情感的主宰。郭沫若少年時,有一天早晨起來,站在窗前向外望去,見冬天的園子裡花草在寒風中瑟瑟,雀鳥在風霜中唧唧喳喳地鳴唱;而遠處高高的峨眉山巔,一夜之間便飄滿了白雪,閃著耀眼的銀光。這時,他幼小的心靈有所觸動,隨意口占一絕《早起》:“早起臨窗滿望愁,小園寒雀聲啁啾。無端一夜風和雨,忍使峨眉白了頭。”落滿雪花的峨眉山,如滿頭白髮的老翁一般,詩中融入了一個少年童話般的想象和深藏鄉戀的才情。

峨眉山高天流雲,冬寒刺骨。雪花們便相互擁擠著取暖,以至於越積越厚越靠越緊,最後凝結成了透明如水晶的冰。那些水滴一樣的冰,一排一排地懸掛在寺廟的屋簷上,整齊而壯美;懸掛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如遺失的各色透明珠玉,雖然凌亂卻千姿百態,玲瓏可愛;懸掛在橫斜的樹枝上,如蕩著鞦韆的純真少女,活潑而俏皮,靈動又矜持,且晶瑩中透著幾分綠葉的翠色,分外秀雅,清新迷人。眼前的峨眉仙山,雪是冰的基調和旋律,冰是雪的凝結和昇華。雪與冰相互依靠,相互牽手,相互輝映。他們共同把峨眉山的生命和情感深藏於潔白之下,等待著又一個春暖花開的到來。

「旅遊」白雪深情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冬天的峨眉山雪落無聲,茫茫蒼蒼,舉目之處銀光閃爍,妙曼奇異如夢幻仙境,純淨天真如童話世界。峨眉山據說有呼應、寶掌、玉女、天池、缽盂、寶華、九老、華嚴等七十二峰,連綿疊翠,姿態各異,出落如青蔥螺髻,幻化如海上蓬萊。此時站在捨身崖或臥雲庵,俯瞰雲海中的眾多山峰,全被冰雪覆蓋著,雕琢著,銀裝素裹,粉妝玉砌,在太陽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這些起伏於雪被中的山峰,橫臥的好似玉龍騰空,峭立的恰如玉女出浴,給人無盡的遐想。滿山遍野的潔白冰雪,消弭了向陽山峰的明媚與背陰山巒的沉鬱,消弭了彎彎山道的崎嶇、陡峭山崖的崢嶸。冬雪和冬霧總是相伴而生,你看山間飄浮的縷縷雲霧,依舊玉帶一樣聖潔纏綿,向峨眉山獻上深情的情詩。

而那些曾經妖嬈在秋風中的樹們,冰雪給它們披上了潔白的盛裝,將它們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五彩霓裳包裹得嚴嚴實實。眺望遠遠近近的山林,全是白茫茫一片真乾淨。那些高大的冷杉、楠木,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挺拔,即使是還沒長成參天大樹的年輕鬆樹,也高高託舉著聖潔的冰雪,顯得卓爾不凡亭亭玉立。怪不得東坡先生有這樣的名言:“何人遺公石屏風,上有水墨希微蹤。不畫長林與巨植,獨畫峨眉山西雪嶺上萬壽不老之孤松。”喬木下面的灌木叢,也極力顯示出自己的潔白,一根根纖細柔韌的枝條,全都積滿了瑩潔的冰雪,被壓出優美銀白的弧線,縱橫交錯彼此勾連,如一幅抽象的現代派畫作。偶爾會發現三五顆奪目的紅點,鮮豔地點綴在雪白中,那是秋天裡成熟的漿果。此時的樹林是寂靜的,靜得能聽見雪落的沙沙聲,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此情此境,恰如蘇軾詩:“雪近勢方壯,林遠意殊深。”不時有風吹落的雪花,倏然飄進你的頸脖或臉頰,一陣清涼帶給你別樣的感受。雙腳踩在林中厚厚的積雪中,發出情話似的沙沙低語。

「旅遊」白雪深情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十景中,“大坪霽雪”是著名的一景。大坪左與華嚴頂、長老坪、息心所、觀心坡諸山,比肩相望;右有天池、寶掌、玉女、呼應諸峰,四繞回環;牛心頂鼎峙於前;九老洞屏臨於後,海拔1450米。山勢險峻,孤峰脊嶺,僅東北兩側各有一陡坡上下,東面蛇倒退險,北面猴子坡高,懸崖絕壁,行者如走在刀背之上,罕見人跡。峰頂平坦,林木蓊鬱,雲霞幻變。經過一冬雪花的濃妝淡抹,大坪和周圍的群峰變成潔白的一片淨土。晴雪初霽,杉條掩蓋,鹹如瑤樹琪花。仰視九嶺如屏風九疊,橫遮天半;俯眺青蓮、白雲、寶掌、天池諸峰,玉琢銀妝,幽峭精絕。如在更高的山峰上鳥瞰大坪,只見大坪和環繞四周的群峰,組合成一朵巨大的蓮花;大坪如同花芯,叢叢參天古樹活像花蕊,周圍的峰巒宛似一裂裂花瓣。這朵潔白的雪蓮花,正展瓣吐蕊,盛開在廣闊無垠的天地之間。冬陽下白中泛紅,溫潤晶瑩,冷豔妖嬈……倘若此時你在後山的霽雪亭上,倚闌靜觀,舉目回望,你會感到自己如處於雪蓮花上,飄飄然欲羽化成仙。

峨眉天是有情天,峨眉雪是有情物。大雪並不抹殺一切惟我獨尊,雪中也蘊含了許多生趣。峨眉山雷洞坪的滑雪場,雪橇飛馳如流動的旋律,激起的雪花和笑聲一道飛舞。雪中的藏獼猴,毛茸茸地尊在山道邊或午簷下,一雙小眼可愛地骨碌碌轉動,皮毛上的雪花如灑滿了白色的粉末。有不少小孩被大人帶了來看雪,他們蹲在地上輕輕觸碰著白雪,小心感受著雪的溫度,接著就照了小人書上的畫面,放開手腳堆起了雪人,搭建起了雪做的房子,凍的紅撲撲的臉上開心地笑著。有一些小夥姑娘在雪地上打起了雪仗,潔白的雪團在他們之間飛舞,雪的飛沫灑滿彼此的頭髮、衣領,不時爆發出歡快的笑聲。

「旅遊」白雪深情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如果說峨眉雪是平常物事,那雪中的花朵就是神奇之物了。在清音閣一線天一帶,在背風的山崖上,即使是寒冬臘月,依然有山花盛開,常給你悴不及防的欣喜。五月春暖豔陽照,冰雪消融成汩汩溪流,杜鵑滿山遍野舒枝展葉,含蕾吐蕊,一片如火如荼。不料一陣倒春寒突至,雪花又捲土重來紛紛而下,落滿了杜鵑的葉面和花瓣。雪中杜鵑的那種嬌豔欲滴,總是令人心醉。峨眉山的冬天,還有兩樣神奇的花卉。一是歷史上有名的萬年寺寒牡丹,在冰雪覆蓋、百花凋零的季節,這裡的牡丹卻悄然綻蕾,在冰雪的世界裡一花獨放,實為人間少有。一是冬蘭,峨眉山中出蘭草,其中“嘉定硃砂”最為有名。蘭草分春草和夏草兩種,嘉定硃砂屬夏草,葉子只有五、六寸長,葉片肥厚有光澤,花呈硃砂色,花形很好看,享譽蘭花界。在石筍峰一帶的山林中,還有一種“雪中蘭花”,令人叫絕。冬蘭生性抗寒性好,堅貞高潔,越是白雪皚皚,越是碧草青青;越是天寒地凍,越是蘭香幽幽。試想,能夠在皚皚白雪中忽然採集到一株蔥綠清香的蘭草,該是怎樣的一種幸運和驚喜?邂逅了這些雪中的綠色精靈,一個冬天的記憶都會變得詩情畫意起來。

其實,冬天登上峨眉山,選擇一處清靜的寺廟住下來。然後站在山門前,看屋外飛雪飄舞,看眼前滿山雪白,或欣賞“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意境,期待春暖花開冰雪融化的時節,是一種很愜意的事情。入夜,躺在寺院寧靜的客房裡,聆聽外面呼呼的林濤聲,或者品味雪落的沙沙聲,再浮躁的心也會安靜下來,也會熨帖下來。甚至你就沏上一杯茶,張開一對耳朵,感受鳴鐘擊磬之聲迴盪在雪山之間的古老與悠遠,以及僧人們唱經做法於世間淨土的執著與虔誠,藉此梳理和思考自己雜亂而膚淺的人生,也許會有所收穫,有所禪悟……

「旅遊」白雪深情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那時,我們真的要感謝這潔白深情卻哲人般深邃睿智的峨眉雪了!

朱仲祥,筆名,仲夏,男,四川夾江縣人,中共黨員,1980年和1985年分別畢業於眉山師範學校、電大中文專業,做過中學教師、兼職記者、文學編輯,現為樂山市某政府機關調研員。1983年起,先後在《星星》詩刊、《四川文學》、《北京文學》、《中國文學》、《青年作家》、《西南軍事文學》、《黃河詩報》、《散文百家》、《散文詩世界》、《文學界》、《雪蓮》、《四川日報》(包括旅遊休閒類雜誌)等全國上百家報刊雜誌發表散文、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詩)、故事、報告文學等,有作品收入多種選本,出版長篇報告文學《鄉村的太陽》,散文隨筆集《情懷依舊》、《峨眉山紀事》,連續多屆獲得市政府“峨眉山文藝獎”、“郭沫若文學獎”,2000年8月加入四川作家協會。

選自作者自由來稿書稿《戀戀樂山》

收稿選稿發稿 蘇白傳媒 策劃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