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一書一茶,是水城人的閒適,一亭一榭,是老金堂的風骨,一花一石,是鬧市間的隱逸。

我們熟悉的楊柳橋,不止是有萬人小區。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楊柳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楊柳,也就是老金堂人口中的楊柳橋,它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現在的模樣。小堂妹兒有親戚住在這邊,小時候常常過去玩。以前這裡是田園,是平房,是泥巴地,雖然現在這些變成了住宅區、變成了商業店鋪,但不變的是小堂妹兒心中的那份楊柳情。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2元一張的車票,連接著楊柳與縣城。讓我們與過去的楊柳擁抱;讓我們與現在的楊柳對話。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所房子,那裡我們叫做家。萬人共住楊柳,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其中孕育。如果你有時間,請來楊柳看一看,你會發現楊柳無時無刻不在述說著它的迷人與傳奇。何況在楊柳,熱鬧與寧靜並不只是單選題。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這裡區域內公共配套設施完善,商鋪、茶樓、銀行、衛生院、購物中心、益農信息社...無論是購物休閒,還是餐飲娛樂,

生活的便利在此展現的淋漓盡致,造就不可複製的便捷生活區。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楊柳的菜市場像是一個小劇場,展現著老楊柳的市井文化,和這一方水土釀造的生活之酒。似乎沉悶的生活,在菜市場也變得豐富多彩,這裡是充滿了生活氣息的藝術展,這裡有著五顏六色的蔬果和形形色色的人,還有那些我們不知道的小故事。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美味,不一定存在於高大上的餐廳,那些深藏於菜市場之間的尋常百味,往往最令人期待。

楊柳的冒烤鴨,是小堂妹兒每次來楊柳時的必買之食。常買的一家叫鍾記滷菜,就在菜市場的口子上。將烤好的鴨子切塊後放到冒菜的湯鍋裡燙一下,加上冒菜,一鍋熱氣騰騰、葷素搭配、鮮香四溢的冒烤鴨就完成了。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這裡使孩子就學方便,區域範圍內有楊柳慈濟小學等教育機構。讓夢想在朗朗書聲中飛翔,成為楊柳最動聽的聲音吧。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楊柳的美好,容納著楊柳人的幸福,笑容洋溢在每個楊柳人的臉上。

楊柳,匯聚萬眾期待目光。

再見了,金堂楊柳橋!

城市之美,不僅在於每一天的悠閒與安寧,也在於不斷的發展與改變,無數人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再見了,記憶中的楊柳橋,期待下一次你以更嶄新的模樣與我們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