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我們為什麼要存錢?

我們為什麼要存錢?

首先看一個巴菲特的故事:

還是一個報童時,沃倫·巴菲特就開始存錢。他盡力存下每1美元。他幾乎什麼都不買,因為他幾乎看不到自己必須花錢的地方。他關心的是自己在未來擁有的財富。

他不買汽車。不是因為要花掉1萬美元,而是因為這1萬美元20年後可能的價值。

也許你會說:“太無聊了。”但你知道,無聊和刺激只是認識問題。假如你40年前將1萬美元交給沃倫·巴菲特去投資,今天就可以得到“非常刺激”的8000萬美元。(書中的時間,放到如今這個數字可能更刺激)

巴菲特富有的秘訣是:儲蓄、投資;再儲蓄、再投資。

第一步是儲蓄,那為什麼那麼多人存不下錢呢?

人們不存錢的4個理由:

1.認為來日方長,不需要現在開始存錢

2.希望現在享受生活,認為存錢很難,意味著生活要受到限制

3.認為存錢不重要,而且堅信這一點

4.認為存錢沒什麼好處(低利率、高通脹)

但是事實情況與他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我們應該把觀點改為以下4點:

1.致富不是因為收入高,是因為儲蓄

2.存錢很快樂,每個人都會

3.你的信仰和態度隨時可以改變

4.儲蓄可以使你成為百萬富翁。你可以毫不費力的獲得12%的或更高的收益。通貨膨脹甚至還會幫你的忙。

沒有人能只靠掙錢多而致富。只有當你能守住錢時,財富才會產生。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我能掙大錢,情況就會好轉。”但實際上,生活標準總是隨著收入的增長而水漲船高,你的需要總是和你的獲得差不多持平。所以,不儲蓄只能負債。

儘管收入提高了,但有兩個因素沒變:淨收入的儲蓄比例和你自己。

那麼如果你今天掙的錢不夠花,未來還是不夠,即使的你收入翻一番也一樣,因為儲蓄比例沒有改變。

存錢要從現在開始。不論你現在處於何種困境,今天都是最容易的。所以,從今天開始,把淨收入的10%儲蓄起來。

需要澄清的是要儲蓄,但是不要使用錯誤的存錢方法,使自己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整月都得勒緊褲腰帶,整理摳一點,那裡省一點,儘管如此,一個月下來仍然所剩無幾,或者因為意外的修理費、或者遺忘的賬單破壞了原定計劃。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現象,你付錢給每一個人,買麵包的時候付錢給麵包師,買肉的時候付錢給售貨員,理髮的時候付錢給理髮師,償還利息時付錢給銀行,但是你卻沒有付錢給自己,你什麼時候才能付錢給自己?

舍費爾建議我們應當首先付錢給自己,給自己發一份薪水,把每月工資的10%滑到一個獨立的賬戶上去。靠這10%你就會富裕起來。

事實上當你嘗試後會發現靠90%的錢和100%的錢過日子其中沒有多大的區別。

然後你要考這10%養大你的鵝。還記得那個下金蛋的鵝的故事嗎?

永遠不要幹殺“鵝”取卵的蠢事,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殺死你的鵝!

所以我並不建議你把你的鵝養在餘額寶裡,消費性太強了,你都不知道你的小鵝什麼時候被你拔了一屁股毛。你到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貨比基金賬戶,這跟餘額寶本質都是一樣的,收益也差不多;

我們為什麼要存錢?

銀行,當然也可以,但是存銀行基本就是儲蓄的作用了,而且在銀行裡存的時間太長了可能導致財富縮水哦;

P2P網貸也可以作為一個選擇,收益率更高,但是同樣的風險跟不確定性也更就高;

最推薦的還是基金定投,存錢與投資無縫連接,你只需要注意你現在給小鵝的每一筆飼料都是為了讓它快點長大,大到足夠為你產出金蛋,所以你不能輕易斷它糧,更不能磨刀向鵝。

存錢只是第一步,我們最終的夢想是財務自由。

不是每個人都是巴菲特,但是複利的魔法對每個人都是公平,影響複利有三大因素:

時間、利率、投入

也就是說時間越長、利率越高、投入越多,通過複利的魔法,你的財富增值就越快。而如果你已經決定開始將每個月的10%收入存起來作為你的鵝,至少你已經掌握了兩大因素,時間上此刻就是最好的開始,投入10%也不大會影響你目前的生活水平。

我們為什麼要存錢?

至於如何追求更高的利率,那是後面的課程了。可以預告一個心算複利的公式:

72÷利率=投資翻倍所需的年數


最後,我覺得我們都需要教育孩子學會先支付自己。

舍費爾分享了一個故事:他的朋友有一次決定給8歲大的女兒10馬克零花錢。他把女兒帶到當地最窮的貧民區。放眼望去灰濛濛一片,沒有綠色,有的只是垃圾和醜陋的水泥建築。他問女兒是否願意住在這樣的地方,還是願意住在他們在高檔社區的獨門別院。

他向女爾解釋說,今後的10-15年裡她會和父母住在一起,但之後就得獨立生活。那是她可能住在這樣糟糕的地方,也可能住在和他們家一樣美麗的房子裡。並且,他告訴女兒,她現在就可以做決定。

他花了半天的時間向女兒解釋儲蓄和付錢給自己的理論。他帶著女兒穿過整個貧民區,並且在一家醜陋的餐館裡吃午飯。當孩子說她真的討厭這裡時,他告訴她:“住在這裡的人總是把口袋裡的10馬克全部花光。”

回家後,他們立即制定了一個儲蓄計劃。女兒計劃把10馬克中的5馬克存起來,因為她每存1馬克,父親就許諾為她存50馬克,也就是每個月250馬克。

假設她和她的女兒堅持將計劃執行7年,然後父親停止每月250馬克的補助。即便如此,他的女兒在32歲時也將擁有超過20萬馬克,而她的父親只需投資2.1萬馬克。

更重要的是,女兒小小年紀便輕鬆地學會了金錢的概念,也許她永遠都不需要父親的錢。

只管給孩子前是不負責任的,給他們解釋金錢和財富的概念也許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我們孩子講擁有大多數人不能擁有的一個寶貴機會:他們將讓金錢發揮積極的作用,把金錢看做自然而快樂的事。事實上,只有當人們一無所有的時候,金錢才會變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為了使你的孩子不過與看重金錢,而是把富足當做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你可以做的很多。

當初看《小狗錢錢》的時候就決定,等我有了小孩,在他12歲的時候要帶著他好好閱讀錢錢的故事。我們已經錯過的事情,不能讓下一代再錯過,他們應該更早的瞭解金錢的秘密與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