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不記得從哪個一月新番推薦中看見了粗點心戰爭2,結果2沒看成,東靈卻補番了粗點心戰爭1。在這個動畫裡我知道了粗點心到底是神馬東西。

“粗點心,是廉價的零食的統稱,其中承載了無數孩子們的夢想!”

本以為是個賣零食的搞笑動畫(零嘴兒上的日本),仔細一看才知道這部作品賣零食的同時還非常賣力地賣肉。雙贏。享受福利的同時還著實懷了一把舊。支持我把第一季看完的動力不是又能看到什麼粗點心(零花錢都買水果吃了,動畫裡介紹的大部分沒見過,也沒吃過)。東靈把它看完的動力是期待看到零食背後那些似曾相識的遊戲。通過想起這些遊戲,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時光。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和如今全年齡段的電子遊戲相比,小夥們一起在空地上玩耍的那些遊戲更純粹,那些遊戲是隻屬於孩子,是大人們絕對不會觸碰的領域(哄孩子時除外)。來看看東靈在粗點心戰爭中都想起了哪些遊戲,80後(75~85這個年齡段)也許玩過,我們一起來懷舊。

口哨糖吹口哨:這個出現在“粗點心戰爭”第2話口哨糖與拍卡與…

流行的時候,吃糖是次要的,比一比誰吹的更響,時間更長,更有技巧(好像是吹氣吸氣都能響),能夠戰勝小夥伴那也是一件很榮耀的事。現如今,雖然這糖還能買到,不過少有幾人吹響它了。自己躲在某個無人的角落裡吹,唯有淚千行。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拍卡與扇毛片兒(下面改用“扇毛號兒”這個小名,大名隨著時代的變遷變味了,哈哈)

還是出現在“粗點心戰爭”第2畫,動畫裡叫拍卡,這個卡片比較大,是散開放在地上的,扇的力度也大,女主遠藤沙耶可是大大的秀了她的遊戲技巧(多少度角來著?)。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看了這個場景我就想起來小時候的毛號兒,一張卡片上剪下來好多長方形小畫片,把卡片放地上用手掌拍(也有用手掌往上zuo的),翻過來就歸為己有。和動畫裡的拍卡遊戲何其相似,不知道是誰抄襲了誰的玩法。怎麼就沒有專家去研究這個遊戲日本和中國誰抄襲誰,到底是誰先扇的?哈哈。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一幫小屁孩為了幾張卡片蹲在某個背風的角落裡大扇特扇,如同這個遊戲場景,對於這個遊戲的記憶也不知不覺地躲進了某個風吹不到的角落。若不是這動漫把它扇了出來,恐怕就再也想不起來。和誰一起玩,用的什麼卡片,我是不是個中高手,這些早已忘記,唯有那一絲絲甜美暢快的感覺猶在。如今這個扇毛號兒的遊戲算是絕跡了,有懷舊還留著此物的請舉手。

彈片與掇刀

彈片出現在粗點心戰爭第6話超Q橡皮糖與彈片與防不勝防的猜拳糖…,劇終的主角們在這個遊戲上也很投入,有沮喪的也有興奮的。小時候有沒有玩過這個遊戲記不清了,我們雖然沒有彈片但是我們有彈球,漂亮的玻璃球。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看到這一場景時,東靈倒是想到的不是彈球而是另一個遊戲,也要畫線確認是否勝利,這遊戲叫掇刀。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掇刀介紹:先用刀畫出一個方塊,然後按照遊戲人數等分。遊戲者輪流在對方的地方戳刀(我們那裡大多用的是冰棍棍上綁大頭針代替小刀,這個更安全更好用),如果沒戳上這次機會就沒了,輪到下一個繼續戳。如果戳上了就按照刀在地上的位置畫一直線至遊戲玩兒家土地的交匯處。合併新畫的土地並歸本人所有,有一方的土地面積已經小到無法下刀時,他就失去了繼續遊戲的資格。那是小“男人”搶地盤最純粹的遊戲。這遊戲有場地要求,土地要肥沃鬆軟還沒被植物覆蓋,刀或針能插進去又不倒最好。如今鋼筋水泥全覆蓋找這麼一塊地也不容易了。

翻繩

翻繩這個遊戲在粗點心戰爭裡段位提升了,人家用的是超Q橡皮糖,五顏六色,水平堪比拉麵師傅。按理說這個遊戲是小女生的最愛,可是為什麼男生對這個遊戲也記憶深刻呢?難道是對心靈手巧的嚮往?說不清道不明。記得那個時候翻繩是課間休息時室內遊戲的一個主流項目,我最拿手的花樣是“降落傘”“鳥窩”還有“警察抓小偷”,憑著這些技術,雖算不得高手,但也能在班裡排到上游水平。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女二號遠藤沙耶對於拍卡、彈片、翻繩等遊戲可以說是高手中的高手,她為什麼如此精通?東靈是這麼想的:含蓄的女孩做事會更專注,至於為什麼會專注於這些遊戲,那是因為她從小就喜歡男主鹿田九。同樣是這些遊戲女一號枝垂螢也很喜歡,但是她性格大條愛好更加廣泛,技術上就比遠藤沙耶差那麼一段。如果讀者朋友也精通某個遊戲,看看自己是不是更像遠藤沙耶一些。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以上,看了粗點心戰爭,回憶了一些童年時代的遊戲和時光,不免會有一點感悟。有些遊戲只屬於童年,玩遊戲也是存在窗口期的,過時不候。等我們不再年輕,仍然可以去打王者榮耀,玩吃雞,各種消消樂,酷跑。但是我們絕不會再玩老鷹捉小雞,翻繩,跳皮筋,塞塞塞,扇毛號兒,過家家等等。人只有童年時期才會從那些遊戲中獲得快樂,這些快樂屬於童年專有。如果童年時期錯過了,一生都不會再與這些美好的體驗相遇。

現實世界也有“遊戲戰爭”——全年齡段遊戲和個別年齡段遊戲的戰爭,勝負優劣暫且不說。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至少應該有“時間窗口”這個意識,這樣才能合理分配遊戲內容與時間。想一想某個遊戲等長大以後再玩會是個什麼樣子,它是不是隻屬於這個時候的自己一旦錯過就不再。在面對眾多遊戲時,做好取捨,童年才會留下更多更美的回憶。這些回憶有多重要?請看關注東靈聊動漫翻看舊文“閒話小林家的龍女僕,為何托爾非要讓小林吃下她的尾巴肉?”。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結尾福利:本篇按計劃是要按照東靈聊動漫一貫風格進行神轉折的,可是遇到遊戲和懷舊的事,太激動剎不住了,字太多了,下篇再繼續聊現實版粗點心戰爭。感謝閱讀,還請關注轉發。

閒話“粗點心戰爭”,那些和80後有過交集的天真遊戲,你玩過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